资源简介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课题: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第 课时 年 月 日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能力目标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情感价值目标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众多,了解我国曾经的辉煌,增加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师提出问题:“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从而引出北京,突出北京的城市职能。师提问:“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我们的首都了解多少?”请去过北京的同学介绍一下北京的情况。◎新课讲授【政治文化中心】读图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明确北京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纬经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并且让学生结合图6.3的文字,简要评价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观察图6.3,描述一下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2)根据图中的文字提示,说一说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点。(在对外联络的问题上,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图6.3的古关口和图6.1中的铁路线,将历史和现实对比,说明北京由于自身的位置优势,始终是一个对外联系、对外发展的窗口。)读图思考:阅读图6.4,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列举北京的众多科研院校,体育场馆、艺术、博物馆等,从而归纳出北京的文化职能。依此类推,再让学生归纳出北京的其它职能)【历史悠久的古城】教师讲述: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我们的远古祖先早在约70万年前就开始在这里生活。到了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时,这里已经形成聚落中心,称为蓟,是世界最早的城市之一。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10世纪,蓟城一直是我国北方重镇。以后,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这里建都。阅图思考:读图6.7,回答下列问题。(1)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2)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启发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主要抓住关键的“水”)思考:随着新城的规模不断扩大,古城与新城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尖锐,是拆去老成建新城,还是保护老成的问题,因为老成破旧,而老成新颖繁荣。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首都北京应该怎么办。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阅读下面的建议,说一说你的看法。提高门票价格。 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提倡文明、环保行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提高与反馈:到图书馆或者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以北京名胜游、名人游、名人故居游等为题,撰写介绍材料并模拟导游讲解。教后感: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众多,了解我国曾经的辉煌,增加爱国主义情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