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赤城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统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试题卷)亲爱的考生: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卷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 选项侵华战争名称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A第一次鸦片战争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B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C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人民翻身当主人 D.民主共和观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4.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 ?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5.如今,上海已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以下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淞沪会战 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右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漫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 ①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有力牵制 ②八路军组织了百团大战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7.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旅游的财富。以下解说词正确的是 ▲ A.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以此为中心诞生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B.瑞金——有“共和国摇篮”之称,在这里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C.井冈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D.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有“革命圣地”之称 8.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利,其重大意义是 ▲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进入历史新纪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下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0.2018年是北大办学一百二十周年。下表中北大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学校名称办学地点1912年北京大学北平1937年临时大学(北大与清华、南开共同组成)长沙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A.政权更迭 B.外来侵略 C.国共合作 D.军阀割据11.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37——1945年应该填 ▲ 时期主题词1919——1927年五四风雷,开天辟地1927——1936年国共对峙,走向抗战1937——1945年1946——1949年反抗独裁,走向胜利A.自强求富,中体西用 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C.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1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D.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14.历史发展总受因果规律的支配。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爆发???②新文化运动——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③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了??④国民革命运动的迅猛开展——国共两党合作开始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15.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振兴中华”?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16.下图是1927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图。下列对图中A,B两时期党员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①A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办为我党输送了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 ②B时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我党带来重大人员伤亡? ③A时期党员人数激增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条特色革命道路? ④B时期党员人数骤减主要是因“围剿”和长征带来的损耗???????????A.①③?? ?B.②③? ? ? C.③④? ?? D.②④卷 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21.(10分)阅读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出现了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等社会生活的表征;1912一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一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材料二: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材料三: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朱德《辛亥革命杂咏》辛亥革命没有一个大的农村变动,农村没有发生真正的革命。——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进步作用。(4分)(2)材料二反映出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2分)(3)根据材料三说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和原因?(4分)22.(10分)近代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掀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党前的青年毛泽东●1919年7月,创办《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指明民众的大联合就是以农民、工人为主体的所有被压迫者的联合。●1919年12月,在北京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触,收集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书籍。●1920年11月,在长沙创建共产党主义小组。(1)从毛泽东的活动中,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成立已具备了哪些成熟条件?(3分)材料二: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著作或观点时间著作或观点1927年2月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1927年8月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1929年4月在《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1930年1月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2)结合上述著作或观点,归纳出中国革命道路的特色所在。(3分)材料三:“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列举史实论证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法宝”。(4分)2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根据“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的描述,绘制了右图。(12分)(1)【探索之路】请从A段、B段和C段中任意选两个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事例,并说明其历史意义。(4分)(2)【合作之路】C段中,初步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第二次合作期间,双方多次斗争,但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未倒,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3)【觉醒之路】上述时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的战争处于A、B、C中的哪一段?(1分)请列举两个该战争中的相关史实印证“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2分)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1915年)受到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所指的新知识分子是怎样来“唤醒国家及人民”的?(2分)材料二:1919年,到了巴黎和会,中国却被一瓢凉水浇下来。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啊!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完成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同时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注:材料“中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指新中国成立) ——改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2)请结合相关史实佐证材料中划线部分的观点。(4分) 材料三:中、美、英在二战中的伤亡损失数据对比表材料四:各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看法 [来源:学§科§网](3)有史记载,1937——1944年国际社会对中国处于“赞赏阶段”。材料三、四表明当时中国受到世界赞赏的原因是什么?(2分)(4)回望过去,历史留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记忆,更是启迪。对比中国在世届舞台上地位的变化,请你概括上述材料对今天中国发展的启迪。(2分)道德与法治 (试题卷)卷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7.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 ▲ ①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 ②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所有问题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是我国迅速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一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我国“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近年来,我国每年减贫超千万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体现了我国 ▲ ①促进协调发展,增强人们的获得感 ②坚持共享理念,全面实现了现代化③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尊重人权,保障公民发展权的实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智能机器人、VR(虚拟现实)、聪明厕所、无人超市等时下流行的科技元素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陆续亮相,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C.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我国各领域科技创新水平都领先世界20.近期,美国及其个别盟国抵制华为5G技术事件持续发酵,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华为销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给华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为应对和减少此事件的影响,华为公司启动了“备胎计划”。这启示我们 ▲ ①我国要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中心 ②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我国要不断增强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青少年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卷 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0分)25.(10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某校初三(1)班同学以“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搜集了相关资料,开展了主题研讨。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年份内容国内生产总值科技进步贡献率1978年3678亿元27.7%2018年900309亿元58.5%注: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信息并阐述其蕴含的道理。(3分)材料二: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全面”。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正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为明显,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660万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难题依然存在......结合材料,从主要矛盾的角度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视‘全面’的原因。(4分)材料三:同学们在研讨过程中,感受到国家的日益强大,作为中学生的自己也应该有所作为。于是,他们写了一份倡议书:倡议书同学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愿我们一起奋斗新时代,共创美好的明天!(3)倡议书的内容提示我们要用哪些实际行动奋斗新时代?(3分) 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深圳大疆公司的大疆无人机系列产品被《时代周刊》评为 “十大科技产品”。创新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大疆公司和客户代表对此深有体会:(1)大疆公司获奖是我国实行哪一个战略的结果?(2分)(2)根据材料归纳创新给企业和社会分别带来了哪些“回报”?(6分)(3)请你说出两个近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2分) 2019学年九年级第一次统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DCDBDA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CDBCABAB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17.(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2分)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2)反帝不彻底。 (2分)(3)表现: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彻底完成;陷入军阀割据混战局面,人民生活困苦不堪。(2分,两点即可)原因: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的参与。(2分)18.(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分)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分)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分)(2)依靠工农群众,广泛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武装夺取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基本国情出发。(3分)(3)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取得北伐胜利,基本实现全国统一;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4分,史实加影响)19.(12分)(1)本题有多种答案,学生所举事例符合主题即可,意义要与事件对应。例如:A段可选事例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等,B段可选事例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C段可选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等,历史意义略。(每个事例各1分,意义1分共4分)(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3)处于C段。(1分)史实: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在内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起反抗侵略者;最终中华民族以弱胜强,彻底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两点即可2分)20.(1)陈独秀等新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从而唤醒国家及人民。(2分)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终失败,而五四爱国运动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分)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2分)(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战略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2分)(4)解放思想(先进的思想引领);落后就要挨打;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加强国际合作等(两点,2分)25.(1)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1分)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分)道理: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点即可,1分)。(2)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分)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涉及经济,也涉及政治、文化、生态、民生等方面。(1分)我国目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不平衡、生态建设不充分等问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分)(3)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将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奉献自己的青春;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⑤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新时代建设添砖加瓦。(三点即可,围绕爱国、社会责任、学习知识、发扬精神等角度)26.(1)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分,一个即可)(2)企业:增强竞争力;增加经济收益;扩大规模;拓展市场。(3分)社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就业岗位。(3分)(3)略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社会试题.doc 社会与道法答题卷.doc 答案(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