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影响,本课首先从马克思的个人品质入手,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为人类命运思考的高贵品质,然后逐步介绍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深远意义,引用了更多现而今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和论述,进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普一诞生就直到工人运动达到一个小高潮的史实。二、课程标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及影响,能用主要史实说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理解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感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学会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感知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的理论的正确;认识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坚定共产主义 的理想信念。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难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工人运动的影响。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千年第一思想家”材料: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说“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思考:习主席为什么会强调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教师: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走进这节课的探究。(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展示:教师:请牢记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内容。马克思这些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展示: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与工人的贫富差距拉大。材料二: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需要革命理论指导。材料三:辩证法、唯物论、空想社会主义等思考:依据上述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工业革命,贫富分化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前人思想精华教师:有了条件,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3.马克思主义诞生展示: 《共产党宣言》教师:请根据教材完成下面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出版情况: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纲领时间:1848 地点:伦敦 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内容:阶级斗争;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工人阶级的现况;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教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以说是人类的福音。展示:材料: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共产党宣言》节选教师:根据材料及教材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何历史意义?学生: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创造性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3.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4.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5.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6.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教师:马克思主义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美好幻想,而是能够付诸实践的有力武器!4.马克思主义的勇敢尝试展示: 教师:根据教材及展示,马克思主义有了那些勇敢的尝试?学生:①第一国际时间:1864年前提:马克思主义诞生国籍:英法德等作为:建立支部、联合起来、进行斗争②巴黎公社背景:1870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社会矛盾激化时间:1871年3月18日起义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果: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特别强调)支持:得到第一国际的大力支持。结果: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教师: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如斯,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他们具有高贵的个人品质。5.马克思的个人品质展示:材料一:中学时代择业目标应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材料二:博士毕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多次在《莱茵报》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什么样的品质?学生:远大的理想,正义之心等教师:一个人的道路是孤独的,需要前进的辅助动力。展示: 在巴黎,马克思结识恩格斯,两人从此结下无比坚定的友谊!思考:上述材料反映说明革命道路上需要什么样的友谊?学生:伟大、纯真、志同道合。教师:马克思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著作很多。展示:《资本论》教师:马克思最后在伦敦逝世,葬于海格特公墓,每年都会有无数的人,前来缅怀。展示:材料:马克思逝世后,葬于海格特公墓。背面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教师:请同学们仔细体会最后一句话“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教师:最后我们回头来看看一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有什么认识?学生: “4个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六、课堂检测1.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输入“马克思主义”,下列选项中会首先出现的是 ( C ) A.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B.领导了欧洲工人运动 C.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D.创立了空想社会主义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是( C ) A.《人民宪章》B.《国际歌》 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宪章》3.吴老师就某一国际组织给出了以下三个提示。你认为该国际组织是( D ) A.巴黎公社 B.国际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第一国际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B ) A.俄国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英国宪章运动七、板书设计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马克思主义内容2.诞生条件3.诞生4.勇敢尝试5.个人品质八、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