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红旗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2、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聆听、模唱、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熟悉作品《红旗颂》主题旋律。 2. 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3.通过聆听、分析等音乐活动,体会相同旋律、不同速度和力度演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3、 知识与技能1.分段、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了解乐曲三部曲式结构。2.学会简单的指挥动作,并跟音乐律动。3.了解作品家吕其明及作品。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形式。教学难点:学习《红旗颂》主题旋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 导语 :1949年,开国大典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夺得冠军的时候,升起了五星国旗。每周星期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师:那么我们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应有怎样的行为习惯。生:立正、行敬注目礼、唱国歌 师:为什么要立正、行敬注目礼、唱国歌 。生:自由回答。师:谁知道国旗的意义。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红色的旗面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有一首乐曲,它表达了对红旗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这部气壮山河的不朽之作,向人们展现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它就是《红旗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交响乐《红旗颂》什么是交响乐(管弦乐):交响乐又称交响曲。人们常把它比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吕其明 (1930.5-)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为《铁道游击队》《红日》《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庐山恋》《城南旧事》等几十部电影作曲。 作品介绍:作品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2、 赏析作品。1.引子师:它和我们接触过的哪首曲子很相似?它使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场景描述:号角声声,红旗招展。2.第一部分(歌颂红旗主题)师: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两次)你能听出有什么不一样吗?小结:第一次出现主题音乐给人以辉煌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第二次出现主题音乐有似亿万人民心潮起伏澎湃,这里运用了转调。转调能使主题音乐更进一步深化发展,恰是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出示《红旗颂》歌谱。教 唱:“红旗”主题。看谱子 打拍子 哼唱主题旋律(用啦)。两遍后用跳的感觉哼唱感受音乐情绪、速度、力度的变化。3.欣赏进行性红旗主题:师:与前面的主题相比乐曲发生了哪些变化?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1.速度变快,力度变得非常的强劲有力,每一个音头都演奏得非常的清楚。音乐充满了活力,情绪激昂:体现了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2.连续的三连音和附点节奏的出现,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4、红旗主题三次重复的不同感受:第一次: 深情无限的赞美第二次:激情澎湃,峥嵘岁月 第三次:气势磅礴,强劲有力5、结合音乐视频,完整欣赏《红旗颂》音乐分析总结:《红旗颂》音乐有如一个歌颂祖国的优美故事,有它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它用它特有的音乐语言: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以各种语气告诉人们红旗的内涵。红旗颂曲式结构:引子 A B A 尾声 A.优美、深情、歌颂;B.坚定、豪迈、激昂;A.宽广、辉煌、赞颂;教师寄语: 红旗为我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号角声声催我们奋进!希望同学们能乘着这个理想的翅膀,好好学习,努力奋进,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祝福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