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测试(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测试(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试 卷 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黄河流域—甲骨文
2.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人物原型源于名著《西游记》。佛祖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指下图中的(  )

A.A B.B C.C D.D
3.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国三星堆等。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  )
A.地理环境的影响 B.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C.文明交流的结果 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②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大帝国
③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④阿育王统一印度半岛 
⑤巴比伦建造空中花园
A.②⑤③①④ B.④①②⑤③
C.②③④①⑤ D.③①②⑤④
5.“如果奴隶主在看病时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这是(   )
A.古印度的刑罚  B.古巴比伦的刑罚  C.古代中国的刑罚  D.古埃及的刑罚
6.某班同学以话剧的形式再现了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它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7. 李明向朋友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其中错误的有(  )
①国王桀残暴无度,导致西周灭亡
②周武王率兵伐纣,灭商建周
③禹继位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④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镐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8. 在甲骨文中记载有割鼻、斩首、活埋等情况,这表明在我国商朝已经有了( )
A.生产工具 B.军队 C.社会分化 D.刑法
9.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阖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0. 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有( )
①青铜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技术的推广
③铁农具的使用
④井田制的实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 “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建立县制
12.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
①齐  ②燕  ③楚  ④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B.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C.加剧了分裂,无任何进步影响 D.有利于人才的交流
14.学了《百家争鸣》后,八(1)班的同学们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③科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④历史与社会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5.假如①墨子、②老子、③孙子、④韩非子四人在一起开会,在治国策略上最易发生争吵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6.公元前490—前322年,雅典大约一半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你认为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是(  )
A.公民大会 B.陶片放逐法
C.陪审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
17.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译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18. “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里的“他”是指(   )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三藏法师
19.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②马拉松起源于古希腊
③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基础
④“哲学”一词来自罗马的拉丁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成为近代欧洲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陶片放逐法 C.罗马法 D.《十二铜表法》
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题卷
试 卷 Ⅰ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试 卷 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在《飞屋环游记》中,卡尔爷爷和小男孩拉塞尔乘坐飞屋经历了奇妙的南美洲之旅后,又沿着北纬30°开始了神秘的古代亚非之行。下面是他们在此次亚非之行中所记的日记中的部分内容。
内容一 我们看到一条长河,此时正是这条河流洪水泛滥的时期。可奇怪的是,这里的人们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反而兴高采烈……
内容二 我们看到两条并行奔腾的河流,河岸建有许多农业灌溉工程;这个国家最大的城市中,有神庙、宫殿,还有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
内容三 这个国家的人们,引水灌溉农田,种植棉花;城市中有许多寺庙……
内容四 今天,我们来到仰慕已久的国度,这里……
(1)你知道内容一中描述的是哪个国家的景象吗?为什么洪水泛滥时,这个国家的人们反而兴高采烈?(3分)
(2)内容二中提到的地区是哪一文明的发祥地?请列举两项这一地区的文明成就。(3分)
(3)内容三中记述的寺庙是哪一宗教的建筑?其创始人是谁?该国国内用于区分人等级的制度叫什么?(3分)
(4)在内容四中,他们记录下了在这个国家看到的景象。这个国家在自然环境方面与前面三则内容中提到的国家有着共同特征,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说说你的判断理由。(4分)
22.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战国策?秦策一》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该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哪家思想?(4分)
(2)概括材料一中的变法的具体措施。(4分)
(3)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有哪些。(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变法的历史作用。(3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古代希腊地图

材料二 古希腊的一位政治家发表演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三 男婴出生时,残弱的即被丢弃,健壮的7岁就开始军事训练,女孩也要练习跑步、投矛等。
(1)古代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由上图可知西方文明的发源和兴盛是以什么为依托的?(2分)
(2)材料二、三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分别在古代希腊的哪个城邦国家?(4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位政治家的演说的?(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材料二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对立双方互相转化,还主张“无为”。
材料三 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还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材料四 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刑罚镇压人民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代表人物及学派。(4分)
(3)当时各派思想家都四处游说,但大多未受到重用。写出材料四的代表人物及学派。这一流派的主张为什么受到当时一些统治者的青睐?(6分)
25.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跟随摄制组的足迹,寻找西方文明的源头,见证地中海文明的辉煌。(10分)
第一集:《辉煌的希腊文明》
材料一 如图

(1)图一中的人物当政期间,雅典出现了怎样的局面?(2分)
(2)图二中的人物有什么成就?(2分)
第二集:《跨越欧亚大陆的强国罗马》
材料二 公元前3世纪时,迦太基是地中海西部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罗马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统一意大利后,与迦太基形成对峙之势……迦太基陷落后,罗马在迦太基设置了阿非利加行省。至此,独立的迦太基国家便不复存在了。
(3)罗马打败迦太基的战争对罗马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到了2世纪,罗马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并说明罗马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5 BCADB
6-10 ACDBC
11-15 BDCBD
16-20 BDBAC
21.(1)古代埃及。原因:洪水退后留下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3分)
(2)古代西亚(或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七天一星期制度、腓尼基字母文字等。(答出两点即可)(3分)
(3)佛教。乔达摩?悉达多。种姓制度。(3分)
(4)古代中国。(2分)理由:古代中国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都邻近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2分)
22. (1) 商鞅变法;法家。(4分)
(2)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4分)
(3)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公平无私,赏罚分明。(4分)
(4) 与其他各国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3分)
23(1) 孔子。仁。(2分)
(2)材料二:老子,道家。材料三:孟子,儒家。(4分)
(3)韩非,法家。原因:当时统治者变法图强,想要强化国君权力;战争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而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需要。(6分)
24. (1) 海洋(2分)
(2)材料二:雅典;材料三:斯巴达。(4分)
(3) 这种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都没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4分)
25. (1)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古代希腊的黄金时代。(2分)
(2)加工整理了《荷马史诗》(2分)
(3)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2分)
(4)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2分)古代罗马人有尚武精神,骁勇善战,技术高超(主要依靠军事征服,军力强大,战士勇猛)。(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