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导学案+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导学案+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文字材料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重点)2、把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两面大旗及主要内容 3、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会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难点)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任务1:【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 政治混乱的局面 之中。 2.开始标志:___1915____年陈独秀在____上海_____创办《___青年杂志_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 新文化运动 的号角。 3.代表人物:____陈独秀_____、李大钊、_____胡适____、鲁迅等。 4.口号(大旗)和阵地:以“ 民主” ”和 “科学”为口号,形象地称为“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以《新青年》杂志和 北京大学 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包括:抨击__旧道德___和 旧文化 ;提倡__民主___与 科学 ;提倡___新文学_倡导白话文___。 2.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狂人日记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1917年《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___《文学改良诌议》____和陈独秀的____《文学革命论》_______。4.意义与不足: 意义:动摇了 封建道德礼教 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 一次民主与科学 的洗礼, 为随后爆发的 五四运动 起了 思想宣传和铺垫 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 思想解放 运动。不足: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务2:【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56—57页“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结合第3单元所学知识及自主任务单中材料,分析概括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政治、思想)? 问题2.观看教学视频:新文化运动,列举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 任务3:【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57—58页“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列举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的影响。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 背景: 开始标志: 兴起 : 代表人物: 口号和阵地: 新 文 内容: 化 运 意义: 动 不足: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1.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选出来(? ?C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李鸿章 D.胡适 2.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应该首选查阅的是(?D??)A.《万国公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新青年》 3.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D??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5.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D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6.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D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7.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B???)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7.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于是他们(?C??)A.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B.创办《申报》 C.掀起新文化运动 D.掀起洋务运动8.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D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课后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4张PPT)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课件
20世纪初期,在北京大学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通过文字材料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目标3:把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口号及主要内容(重点)
目标4: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会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难点)
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自主学习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1
辛亥革命后,帝制结束,民国初兴,此时,政治势力裂变纷争,思潮言论喧嚣撞击,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日渐形成一种思潮,影响日益扩大,为广大的知识分、尤其青年学生所接受。
辛亥革命后思想界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影响日益扩大。
新知讲解
背景2
1912年,袁世凯下令尊祟伦常,要“全国人民格守礼法”;
1913年,他又颁发“尊崇孔圣”的通令,孔教会联名上书众、参两院请定孔教为国教,开始把尊孔活动推向高潮;
1914年袁世凯下令全国恢复“祭孔”;
1915年又正式恢复学校的尊孔读经,并亲临孔庙祭孔……
袁世凯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尊孔复古,复辟帝制。
背景3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
阅读下列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篇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国共和国体,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
合作探究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标志、主要阵地、口号、代表人物。
时间
地点
标志
主要阵地
《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1915年
上海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新知讲解
阅读教材人物扫描:说说北京大学为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实质是让新思想能在北京大学得以传播
思想自由
鼓励新思想的倡导者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兼容并包
口号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民主 科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代表人物
先驱: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
原名乾生,安徽怀宁人。
早年参加辛亥革命。
1915年自创办的《青年杂志》。
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
在新文化运动的各阶段都发挥巨大作用。
1921年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1927年被撤销总书记职务。
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叛徒刑13年。1937年8月被释放。1942年5月27日病逝。
新文化运动期间,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
李大钊
( 1889年-1927年)
胡适
(1891年-1962年)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史家、诗人。
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授,投身新文化运动,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
鲁迅(1881-1936)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1
01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鲁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内容2
02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民主
德先生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用以反对封建专制
科学
赛先生
包含自然科学和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对事物看法的科学态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内容3
0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李商隐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蝴蝶
胡适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读完这两段材料,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更通俗易懂?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
文学革命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鲁迅的《狂人日记》
阅读课本,结合下列材料,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瑰丽的精神日出。
材料二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
材料三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知讲解
总结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特点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事件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开始
作用
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前期领导者是资产阶级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轻视乃至忽视人民群众,把运动只限制在少数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所以新文化运动没有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没有和政治运动紧密结合,这就减弱了它的实际效果。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谢谢观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1915年,为了这个大梦想(新文化—一新国民——新国家),一批文化精英开始挽袖提笔呐喊。下列哪一人物是这一时期的精英?( )
A.李鸿章 B.魏源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D
【解析】通过“1915年”、“新文化——新国民——新国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魏源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人物,都与新文化运动无关。因此,ABC均不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要求学生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信息及其代表人物。
2.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 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此文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A.李大钊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D.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故A符合题意。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都出现在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
A.民主和法制 B.民族和民权 C.民主和科学 D.民权和民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其中“德先生”(音译)即“Democracy”,意为“民主”;“赛先生”(音译)即“Science”,意为“科学”。故“两位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学,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梁启超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旧传统的新文化运动,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⑤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历程的特点。
6.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个旧刊物(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新青年》 D.《民报》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的报刊是《新青年》,C符合题意。AB项报刊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不符合题意。《民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创办的,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历史人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十月革命后,他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颂扬十月革命,最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C符合题意;章炳麟在辛亥革命时期,主张革命,没有宣传马克思主义,A不符合题意;严复生活在戊戌变法运动时期,主张救亡图存,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B不符合题意;胡适在新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民主和科学,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8.小明想详细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下面可以作为参考资料的有(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青年杂志》可知是新文化运动创办时期的杂志,③是陈独秀;④是鲁迅,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袖,①③④符合题意;《民报》是辛亥革时期宣传三民主义思想的报刊,②不符合题意,A、B和D项错误。故选C。
9.“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指( )
A.文艺复兴 B.新文化运动 C.启蒙运动 D.真理标准大讨论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B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倡导人文主义的思想,A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主张理性主义思想,C不符合题意。真理标准大讨论是文革结束后围绕两个凡是思想的讨论,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其中德先生是指民主。赛先生是科学。
10.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线索是(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B.近代化由器物阶段向政治和思想阶段发展
C.中国人民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日益深入
D.文化教育与新闻媒体逐步与世界潮流接轨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首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胜利。从此中国的革命有了新的阶级的领导,决定了中国的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的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运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选项A符合题意;近代化由器物阶段向政治和思想阶段发展,是指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下图所示刊物创办的地点是:(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汉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刊物《青年杂志》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A符合题意;《青年杂志》创办地点是上海,后来迁到北京,B不符合题意;《青年杂志》创办地点是上海,和天津无关,C不符合题意;《青年杂志》创办地点是上海,和武汉无关,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题干中刊物是解题的关键,刊物是《青年杂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为《新青年》),不久,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部迁到北京。
12.1919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1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B.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
C.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D.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二、综合题
14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答案】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人物是陈独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故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2)图二是《青年杂志》,该杂志从第二卷即改名为什么?它在这场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来从第二卷即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


(3)图三中的人物给这场运动添加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色彩,他是谁?
【答案】李大钊。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故图三人物是李大钊。




(4)从整体来说,这场运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认为主要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④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高举 “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故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是: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④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判断陈独秀发表材料一的观点时的社会背景。
【答案】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正在推行“尊孔复古”为实现独裁专制做准备。
【解析】依据材料一的“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正在推行“尊孔复古”,为实现他的独裁专制做准备。在这种背景下,陈独秀发表了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谁?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阵地是什么?
【答案】民主和科学。《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口号是民主科学,即“德先生”、“赛先生”。故材料的两位先生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故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3)材料二反映出陈独秀的什么精神?和他并肩战斗的主要战友还有谁?
【答案】追求科学和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精神。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解析】分析材料二的“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出陈独秀追求科学和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精神。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是和陈独秀并肩战斗的主要战友。



(4)为了“拥护这两位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叫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答案】新文化运动。性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积极作用:它高举的“民主”和“科学”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宣传民主和科学,陈独秀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高举 “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试卷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1915年,为了这个大梦想(新文化—一新国民——新国家),一批文化精英开始挽袖提笔呐喊。下列哪一人物是这一时期的精英?( )
A.李鸿章 B.魏源 C.孙中山 D.陈独秀
2.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 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此文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A.李大钊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D.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
A.民主和法制 B.民族和民权 C.民主和科学 D.民权和民主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梁启超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个旧刊物(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新青年》 D.《民报》
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历史人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 B. C. D.
8.小明想详细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下面可以作为参考资料的有(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指( )
A.文艺复兴 B.新文化运动 C.启蒙运动 D.真理标准大讨论
10.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线索是(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B.近代化由器物阶段向政治和思想阶段发展
C.中国人民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日益深入
D.文化教育与新闻媒体逐步与世界潮流接轨
11.下图所示刊物创办的地点是:(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汉
12.1919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
1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B.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
C.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D.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

二、综合题
14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2)图二是《青年杂志》,该杂志从第二卷即改名为什么?它在这场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3)图三中的人物给这场运动添加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色彩,他是谁?



从整体来说,这场运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认为主要产生了什么影响?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判断陈独秀发表材料一的观点时的社会背景。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谁?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阵地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陈独秀的什么精神?和他并肩战斗的主要战友还有谁?






(4)为了“拥护这两位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叫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