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年秋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阅读量6768字。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3.本试卷所有答案均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否则不予计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18分)1.阅读下面语段,并根据注音,将相应汉字用正楷依次书写在答题卷的米字格内。(4分)多想再次zhù立在夕阳下,深情 níng 望故乡,广 mào 的原野生机盎然,古朴的村庄静mì安详,劳作归来的人们扛着农具,说着笑话,乡音弥漫……如今高楼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达,故乡的风景在岁月的烟尘中渐渐远去,成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骄 嘶哑 呢喃 不二法门 B.精微 惊骇 流漓 风功伟绩 C.积攒 宽佑 困恶 言不及义 D.汲取 真言 赃物 富丽堂皇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B.营销战略过于自信自恋,自吹自擂,脱离营销环境,无法实现突围的情况极其普遍。C.市教育局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难题的不二法门。D.黎平县红色旅游与侗族文化相得益彰,吸引了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的名作。在文中,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B.《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面对学生所作的一篇演讲,同时也是一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C.句子按照结构来划分,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是一个复句,“所以”是表明因果关系的关联词。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水调歌头”是词的题目,“婵娟”本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5.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2)不应有恨, ?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3)登斯楼也,则有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4)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二、综合性学习(共12分)6.我校九(3)班将于本周五下午在班内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加(6分)(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拟写一则开场白。(50字左右)(2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自强不息的人,他们都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列举一个人物并说说他的故事。(2分)(3)小明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条件非常好,上下学都是车接车送。他认为现在条件这么好,没必要太过于自强自立,要享受生活。你作为班里的班长,应该怎样劝说他?(2分)7.目前我市已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但各种不文明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为了巩固“创文”成果,助力创卫、创森工作,学校号召同学们告别陋习,争做文明湘潭人!(1)下面是某班创办的“争创文明校园,做文明中学生”主题漫画刊中的两幅作品。 000 0000 0留下的是污损,丢掉的是 △ 0000 0000 0000 00如此“室友情”①请你用两个字把第一幅漫画的标题补充完整。(2分)②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对第二幅漫画中的同学说几句话。(2分)(2)下面例句是某同学阅读传统文化名著《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句,联想到“文明”这一话题后写下的一段话。请你阅读后面《论语》中的文句,仿照例句的句式结构,续写一段话,表明自己对“做文明湘潭人”的理解。(2分)例句:做“文明湘潭人”,就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不然的话,远大理想和抱负就会落空。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答题。(21分)(一)《敬业与乐业》(节选)(9分)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予,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2分)10.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2分)11.“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3分)(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②。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③,泫然不能自已也④。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⑤,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⑥,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注】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qiǎo)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长烟一空( ) (2)把酒临风( )(3)故楼之观( ) (4)亭午风渐劲(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14.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三)行路难(其一) 00李白(4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5.诗中分别用 、 、 、 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2分)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四)(6分)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17.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2分)0 0①啖粥而读(0000)000 0②辄以水沃面(0000) 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19. 读了短文以后,你认为我们可以从范仲淹身上学到什么?(2分)(五)最美的化学反应(10分)邓迎雪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⑤“哇——”我们惊呼连连。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⑦众人摇头。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21)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话题。(22)“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23)“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24)“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25)“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26)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27)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秋明真是好样的!(28)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29)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化学反应!(选文有改动)20.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主人公秋明的人生经历。(2分)初中时,喜欢化学,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高中时,_____________→前些年,___________→现在,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21.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初中同学“我”的眼光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2分)22.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分)(1)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23.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题目“最美的化学反应”的含意。(2分)(六)好文章是“憋”出来的(9分)①好文章都是“憋”出来的——可以说是世界上一切好文章创作的共同规律,概莫能外。所谓“憋”字,据笔者管见,至少有熬、悟、磨三层意思。②先说“熬”,任何文章创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要达到一定的度,才能出精品佳作,历史上“熬”出好作品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就是“二十年媳妇熬成婆”的道理。真正好的文章,还是要靠时间去漫漫“熬”,靠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相反,那些在文章创作上偷工减料,投机取巧,走捷径,以次充好的,都只能出次品、赝品、废品,出世快湮没也快。③“憋”字还有“悟”的意思。文章创作中的“熬”,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劳动,消耗时光;也不是一味地死熬、傻熬、硬熬;而是“熬”中有“悟”。通常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后,突然开悟、醒悟、恍然大悟,创作灵感如同春潮滚动,汹涌澎湃,好的作品,传世佳作,往往就会在这时候问世。苏轼因“乌台诗案”屡被贬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几经磨难。世态炎凉让他满腔郁闷,生活困顿让他备受煎熬,这一切都让他“憋”得受不了。这时,他来到赤壁古战场凭今吊古,看大江东去,“遥想公瑾当年”,喜怒哀乐顿时忘怀,浩然之气充沛于胸,不由豁然开朗,参透人生真谛。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喷薄而出,前后《赤壁赋》惊艳问世,他一生最好的作品就在流放地湖北黄州“憋”出来了。④“憋”字也有“磨”的意思。此处的“磨”,绝非磨磨蹭蹭之意,而是精雕细刻、反复打磨、细心修改。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道理,好的文章,也需要花时间反复修改,耐心打磨,方可大放异彩。铸剑师说“十年磨一剑”,才能有锐不可当的莫邪干将;戏剧家说“十年磨一戏”,才会有久演不衰的《茶馆》《雷雨》。著书立说也是如此,左思写《三都赋》,“磨”了十年,修改无数,殚精竭虑,苦心孤诣,结果是“文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是在“磨”,“磨”的结果,《红楼梦》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⑤“憋”,又好似酿酒厂的原料发酵,拳击手赛前的积蓄力量,军队战前的厉兵秣马,“憋”到火候了,“憋”到时间了,“憋”足气势了,后边的事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5.文章开头说:“所谓‘憋’字,据笔者管见,至少有熬、悟、磨三层意思。”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熬”“悟”“磨”的具体含义。(3分)(1)“熬”指(写文章时):(2)“悟”指(写文章时):(3)“磨”指(写文章时):26.文章在论证“熬”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结合文章内容,根据你的体验,谈谈你对写文章时要做到“熬”“悟”“磨”的感受。(可以选取一点谈感受)(2分)五、按要求作文。(50分)28.请以“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为题作文。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③不少于600字; ④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2019年下期九年级语文9月月考参考答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18分)1、伫 凝 袤0000谧2、)c 00003、D0004、D 005、(8分,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颠倒次序均不得分)(1)直挂云帆济沧海。(2)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有阴晴圆缺(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沉舟侧畔千帆过(5)人迹板桥霜(6)醉翁之意不在酒二、综合性学习(共12分)6、(1)(2分)示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继续传承这一美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本次主题班会。(2)(2分)示例:人物: 司马迁 故事: 西汉时期,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用血与泪撰写了千古流芳的《史记》。(3)(2分)示例:小明,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这个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所以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刻苦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底蕴丰厚的传统文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7、(1) ①(2分)美好、品质、道德、素养、形象、美德……(任填一词均可)②(2分)示例:同学,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的好朋友,有什么事情大家最好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你们说,怎么样? (2)(2分)示例:做“文明湘潭人”,就要宽以待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否则就无法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理解他人。三、课内阅读(共21分)(一)《敬业与乐业》(节选)(9分)8、我们要敬业9.道理论据。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意近即可)10.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11.:示例:扫大街的清洁工人,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不嫌弃这种又苦又累的职业,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重。(举例正确2分,评价合理1分)(二)(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12. 全部 持,拿,端 景观 正午13.沙鸥时面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时常有小船来往,像蝇头小字写在如白绸的小溪上。14. 滕子京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将帅;年轻时就已渐渐展示了过人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 更可贵的是,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等(政绩卓著至极)。(三)行路难(其一) 00李白(4分)15.停 投 拔 顾16.尽管前路障碍重重,我相信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四)(6分)17.①吃。 ②往往,总是,就。18.(范仲淹)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19.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发愤读书,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向命运低头,胸怀天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意思对即可)(五)最美的化学反应(10分)(二)20.(2分)(1)家庭发生变故,辍学打工供弟弟继续读书 (2)开办机械加工厂,资助许多孤残儿童读书21.(2分)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将秋明的人生阶段串联起来;②“我”是秋明人生经历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来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③直接描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22.(1)(2分)“笑”表现了秋明给我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到我们惊讶的表现时内心的高兴和得意。(2)(2分) “笑”表现了秋明回忆自己遭逢家庭变故后,化学家梦想实现不了的无奈和伤感。23、(2分)①上初中时,秋明给我们演示的化学实验很美,很有趣;②秋明没有成为化学家,却凭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资助弧残儿童,这种变化就像化学反应一样美丽。(六)好文章是“憋”出来的(9分)24.好的文章(都)是“憋”出来的。25.(1)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要达到一定的度;(2)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后,突然开悟、醒悟、恍然大悟;(3)精雕细刻、反复打磨、细心修改。26.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充分证明了“熬”在写文章时的重要性。27.略。(所谈感受有道理即可)五、作文(共50分)26、请以“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略)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