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年级 七年级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记住西汉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初步学习获取历史信息并搜集、整理的能力。 2、分析出汉高祖实行修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作用,并识记。培养合作探究,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重点、难点)3、分析出文景时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并识记。同时记住“文景之治”的表现。认识到汉初统治者实行轻摇、薄赋、宽刑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明白“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培养勤俭持家,节约爱国的高尚情操。(重点)【课堂教学流程】【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西汉建立西汉的建立:__公元前202_____年,___刘邦____(即汉高祖)建立,定都长安。社会状况: 残破荒凉 。 (1)原因:由于___秦朝____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___社会生产____遭到严重破坏。(2)表现: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物质财富缺乏,人民得不到温饱。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___社会生产____,巩固新的王朝。修养生息政策目的:___为了巩固政权____和稳定社会局势。 措施: (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___士兵____们还乡务农。(2)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___平民____,以增加___农业劳动力____。 (3)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___赋税____。 (4)相应地减免___徭役____和兵役。作用:使汉初的__经济_____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文景之治”时期:___汉文帝____和汉景帝时期。 措施:(1)政治上:注重农业生产,提倡___以农为本____,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2)经济上:进一步减轻___赋税____,把田赋降到___三十税一____。 (3)刑法上:重视 “以德化民” ,废除了严刑苛法,如“__断残肢体的肉刑_____”, (4)政策上:提倡___勤俭治国____,反对奢侈浮华。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钱粮。史称“__文景之治_____”。【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务二:【七嘴八舌】阅读“西汉的建立”课本的内容,回答“西汉建立的时间、都城、人物”。 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完成问题1,问题2,问题3,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1.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当时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2.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有哪些? 3.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作用? 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完成问题1,问题2,问题3,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1.“文景之治”时期在位的皇帝是哪两位? 2.这一时期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的措施? 3.“文景之治”局面的表现有哪些?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1.西汉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历经211年,它建立的时间是( A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2.“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C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3.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政策是( C )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4.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B ) A.文治天下 B.经济贫困 C.秦亡教训 D.人心思安 5.下列哪一项不是汉高祖为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而采取的政策( C ) A.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B.让士兵还乡务农 C.重视以德化民 D.把田赋定为“什五税一” 6.下图中的故事发生在西汉,缇萦救父的勇气感动了当朝统治者,从而废除了断残肢体的肉刑。由此判断这个故事发生在( C )A.秦二世时 B.汉高祖时 C.文景时期 D.汉武帝时 7.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道出了勤俭对于持家、兴国的重要性。下列古代帝王以“节俭”著称的是( C ) A.汉高祖 B.秦始皇 C.汉文帝 D,汉武帝【课后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课件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同学们知道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吗?汉朝建立之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新知导入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目标2:阅读教材,说出西汉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并结合材料,能够从材料中分析出汉高祖实行修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作用,并识记。培养合作探究,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重点、难点)目标3: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能够分析出文景时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并识记,同时记住“文景之治”的表现。从而认识到汉初统治者实行轻摇、薄赋、宽刑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明白“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培养勤俭持家,节约爱国的高尚情操。(重点)【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自主学习西汉的建立1.时间:都城:人物:公元前202年长安刘邦新知讲解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jin 饥荒)。……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un si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这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社会景象? 荒凉、萧条 贫困合作探究 西汉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萧条的局面?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战乱对经济造成的破坏那么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休养生息政策汉初的统治者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主观上: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吸取了秦亡的教训。休养生息政策1.汉初社会处于什么境况?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天下既定,民亡盖藏(储藏的财物),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从这两则材料中得到怎样的结论?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新知讲解2.阅读教材,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经济凋敝、土地荒芜的局面?统治者首要的任务是什么?秦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译文陆贾想让汉高祖认识到什么?只有与民休息才能恢复社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陆生在皇帝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听到这些,高帝很不高兴,就对他大骂道:“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陆生回答说:“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合作探究4.作用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文景之治”1.在位皇帝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中子,庶出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新知讲解2.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秦始皇兵马俑汉文帝陵墓比较秦始皇和汉文帝对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能得到什么启示?成由俭 败由奢合作探究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纪》材料反映了文帝、景帝的什么统治思想?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文帝二年、十二年,两次降低当年田租之半(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第二年又全免田租。文帝将算赋(人头税)由每人交纳120钱减为40钱;壮丁每年服徭役一个月改为三年服一个月。景帝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材料反映了文帝、景帝采取的什么措施?轻徭薄赋,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汉文帝时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脸上刻墨)改为髡钳城旦舂(头发剃光、脖子上套铁圈服劳役),把劓(割鼻子)改为笞三百(打三百板子),把斩左趾(斩去左脚)改为笞五百(打五百板子)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受笞者即使幸免不死,也往往落下终生残疾,因而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废除严刑苛法材料五: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思考:上述材料反映出文景二帝的什么措施? 重视“以德化民”。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òu )、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提倡勤俭治国3.“文景之治”的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百姓富裕,国库充盈,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盛世”新知讲解? ?措施 结果 汉高祖时期 ? 文景时期 共同之处 “兵皆罢归家”;种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勤俭治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重视农业生产,采取轻摇薄赋政策 楚汉战争中,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但是秦朝末年秦朝统治者残暴的统治和战乱造成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刘邦面对这种局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要采取措施。因此汉高祖刘邦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实施了一些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延续这种修养生息政策,并有所扩展,以致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也让我们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课堂总结板书设计课堂巩固【1】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C【2】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确是的 (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前后近40余年 D.“吏安其官,民乐其业”A 3、文景之治是谁统治时期(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文帝、汉景帝 D.汉景帝 4、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 ? )A.发展农业生产???B.做给农民看???? C.稳固自己的统治?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CC5、“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A谢谢观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训练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并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故A符合题意;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文景之治的识记能力。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并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A.战国三国 B.战国汉朝 C.汉朝三国 D.汉朝西晋【答案】B【解析】按照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顺序,春秋以后是战国,秦朝以后是汉朝,B选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熟记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3.下列对如图所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高祖 B.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C.标志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D.是由董仲舒提出的【答案】A【解析】西汉汉武帝时,儒家的代表董仲舒向他建议,抑制和排斥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确定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晓儒学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条件。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CD和题干材料有关,A和题干材料无关,符合题意,故选A.4.西汉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前期的这段时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A符合题意;B项是东汉时期的,CD项是唐朝时期的,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5.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答案】D【解析】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这就是纪年法。每一个世纪为100年,从理论上讲,公元1年~公元100年为一世纪,公元101年~公元200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公元前202年应属于公元前3世纪,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故属公元前3世纪末。D符合题意,故选D项。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可见德治的重要性。 追忆历史,西汉重视 “以德化民”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C.汉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著侈浮华。因此西汉重视 “以德化民”是在文景时期;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它给后世最大的启示在于(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D.兴衰纷乱,循环往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它给后世最大的启示在于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属于盛世,选项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不符合题意;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符合文景之治,之所以出现盛世是因为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D兴衰纷乱,循环往复不符合题意,文景之治后没有出现循环往复。故选:C。8.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 D.光武帝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以德化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期,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帝、景帝还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他们还重视“以德化民”,使得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时期不符合题意;故选B。9.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下列哪一措施与之无关 ( )A.减免徭役及兵役 B.下令“兵皆罢归家”C.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下令“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赋税、徭役、兵役。选项ABC与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相关,但是不符合题意;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不属于汉高祖的措施,D符合题意;因为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故选D。10.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重用人才 C.休养生息 D.严刑峻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选A。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汉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因为他们共同主张A.轻徭薄赋 B.以徳化民 C.以农为本 D.盐铁专卖【答案】C【解析】根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务民于农桑,薄赋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采纳了大臣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的建议,巩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西汉的经济,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强盛的基础,C符合题意。“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没有体现轻徭薄赋,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以徳化民、盐铁专卖,B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点。12.对文景之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B.重视“以德化民”C.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D.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按要求应选择“不正确”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汉武帝在位时期,而文景之治是文帝景帝在位时期,因此,D项对文景之治表述不正确,故选D。13.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如何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统治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C项符合题意;项羽的残余势力不足以威胁到西汉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是汉武帝大一统的目的,解除朝中大将兵权是宋太祖的举措,ABD不符合题题意,故选C。点睛: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西汉初年面临的首要问题,或分析选项中的问题所处朝代或者重要程度,结合题干排除错误项。14.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局面,史称(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大唐盛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出现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指的是汉光武帝时期的统治,大唐盛世指的是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所以答案是B。15.“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①②③④明显反映出这一原因。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 时期出现的,时间不符,故排除。所以答案选A。 二、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上(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定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用来交税),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根据官府的用度来制定农民的赋税标准)。——《汉书》材料二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造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原因。【答案】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社会极端贫困。【解析】根据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社会极端贫困。(2)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汉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出现了什么结果?【答案】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这一局面,汉高祖和他的继承者汉文帝和汉景帝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3)从材料二中可知,汉景帝非常重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答案】发展农业生产。措施: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解析】 根据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的信息可知,汉景帝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文帝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西汉初年。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因为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西汉初年,经济凋敝;(2)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农本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答案】“文景之治”。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帝、景帝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3)分析这种思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影响: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过分强调农业,不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统治者以农为本的思想,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过分强调农业,不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4)通过分析以上材料,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答案】统治者要想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一定要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解析】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统治者要想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一定要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训练试卷 (原卷版)一、选择题1.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A.战国三国 B.战国汉朝 C.汉朝三国 D.汉朝西晋3.下列对如图所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高祖 B.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C.标志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D.是由董仲舒提出的1.西汉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5.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可见德治的重要性。 追忆历史,西汉重视 “以德化民”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7.“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它给后世最大的启示在于(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D.兴衰纷乱,循环往复8.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 D.光武帝时9.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下列哪一措施与之无关 ( )A.减免徭役及兵役 B.下令“兵皆罢归家”C.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10.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重用人才 C.休养生息 D.严刑峻法1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汉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因为他们共同主张( )A.轻徭薄赋 B.以徳化民 C.以农为本 D.盐铁专卖12.对文景之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B.重视“以德化民”C.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D.西汉进入鼎盛时期13.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14.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局面,史称(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大唐盛世15.“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二、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上(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定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用来交税),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根据官府的用度来制定农民的赋税标准)。——《汉书》材料二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造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原因。(2)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汉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出现了什么结果?(3)从材料二中可知,汉景帝非常重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文帝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农本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3)分析这种思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4)通过分析以上材料,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影音资料:楚汉相争h264_720x576_800k.mp4 教学视频:文景之治h264_1280x720_1400k.mp4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训练(原卷版).doc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训练(解析版).doc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doc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