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讲解: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一、知识讲解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位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代表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代表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河流 水量较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 水量大、汛期长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二、跟踪训练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2.读下面两幅“南方民居”和“北方四合院”景观图,四合院占地规模大而方正,南方民居则占地少,一般有二、三层楼房,其主要原因是( )A.南方雨水多,多层建筑利于排水B.北方比较寒冷,房子大有利于保暖C.北方平原多,地面平坦,南方人多地少,人口稠密D.南方是水田耕作,北方是旱地耕作3.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1)中①②③与图(2)中的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C.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4.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B.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C.丙: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D.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5.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中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有关摄制组的拍摄记录,错误的是( )A.线路①,从南方的粤菜、湘菜到北方的鲁菜B.线路②,从滇菜、川菜到奶茶和烤全羊C.线路③,从牦牛肉、青稞酒到米粉、椰子汁D.线路④,各种香甜的瓜果和美味孜然羊肉串6.图对话是家住湖南某地的小明与好友小亮的QQ聊天记录。小明的家乡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7.划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C.洋流因素 D.气温和降水8.珠江三角洲和东北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但地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 )A.季风强弱不同 B.湿润程度不同C.热量的南北差异 D.海拔高低悬殊9.“除夕夜,北方包饺迎新年,南方年糕扑鼻香”,我国南北方地理差异显著。据此回答: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A.南岭 B.秦岭—淮河C.长江 D.长城10.“除夕夜,北方包饺迎新年,南方年糕扑鼻香”,我国南北方地理差异显著。据此回答:关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作物熟制多为两年三熟C.长江沿岸耕地以旱地为主 D.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苹果等11.长春的学生寒假时间较长,而杭州学生暑假时间较长,其原因是( )A.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 B.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C.教育主要部门统一规定 D.使用教材不一样12.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华北平原属于( )A.自然区域B.经济区域C.行政区域D.工业区域13.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不同,我国大致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4.在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处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5.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16.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图中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了这一地区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C.炎热多雨的地区 D.地势高峻的高原17.下列山脉不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 B.阿尔金山C.祁连山 D.横断山1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各具特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B.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C.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D.青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以种植青稞等粮食作物为主19.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个区域(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20.下列描述与该区域不相符的是( )A.雪峰连绵,冰川广布B.有“高原之舟”牦牛C.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D.城镇呈点状、带状分布在绿洲上21.以下是四个同学外出旅行日记摘录,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四个同学的见闻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南方地区──四季有花常见雨B.青藏地区──高寒缺氧植被稀C.西北地区──大漠黄沙驼铃响D.北方地区──青稞美酒锅庄舞22.科学家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含量较低,下列地区中,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西北地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其显著特征,牧区多见蒙古包B.乙是南方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C.丙是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D.丁是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城镇多见平顶碉房24.读我国四大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武夷山脉所在的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甜菜B.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坡,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因而降水非常丰富C.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D.大兴安岭大致位于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上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根据题意,C正确。2.答案:C解析:在我国,南北地形差别很大,北方有大面积的平原,南方则多为山地环绕。北方因平原多,地面平坦,耕地多,选择做房子时,一般无需考虑土地的稀缺,因此都做的比较大;而南方则不同,土地十分有限,十分珍惜稀少的耕地,人口又多,加上南方较潮湿,低层房子不易储存货物,所以在小面积的地方做房子,只有往上做,一般选择做二、三层楼房。3.答案:D解析:①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可以判定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丙南方地区;②地年降水总量少,在40﹣50之间,我国甲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③地海拔在5000﹣5050米之间,乙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4.答案:D解析: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可以看到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可以看到沙漠之舟骆驼,高原之舟牦牛;四地降水最多的是南方地区;我国的热带雨林景观位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故看不到。5.答案:C解析:读图分析可得:路线①从广东省经过湖南省,最后到达山东省,故A叙述正确;路线②从云南省、经过四川省,到达内蒙古自治区,故B叙述正确;路线③从西藏自治区、经过青海省、最后到达山西省,山西省位于北方地区,故C叙述错误;路线④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瓜果特别甜,还有美味孜然羊肉串,故D叙述正确。6.答案:A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油料作物是油菜;东北平原的油料作物是大豆;华北平原的油料作物是花生;黄土高原的油料作物是黄芥,故选A符合题意。7.答案:D解析:划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即气候因素,其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故选:D。8.答案:C解析:珠江三角洲和东北平原地势都较低,两者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差异大,导致了热量不同。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地理差异相关知识。我国南北方地区受纬度因素的不同,气候差异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由题目可知,我国南北方地理差异明显,南北方地区地理界线大致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该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B正确。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相关知识。关于南方农业的叙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A正确;热量充足,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两熟或三熟,B错误;长江耕地是以水田为主,C错误;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等,苹果是北方水果,D错误。故选A。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地理差异相关知识。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冬季时间越长,越往南夏季时间越长。长春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长,所以寒假时间长,杭州位于南方地区,所以是气候的影响造成的,B正确。12.答案:A解析: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原因形成的区域,如珠江三角洲、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华北平原是自然区域。按省、市、县等形成区划划分的区域,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川省、天津市是行政区域,经济相互协作分工,联系比较紧密,形成一个相对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深圳经济特区、京津唐工业区、环渤海经济带等是经济区域。13.答案:C解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面积不同,北方地区占全国的20%;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都占25%,西北地区面积最大,占30%。甲图为西北地区;乙图为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丙图为北方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丁图为青藏地区,其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地理分区相关知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分析选项青藏地区位于地势的第一阶梯上,D正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上,A、B错误;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上,C错误。故选D。15.答案:C解析:本题以景观图的形式来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由景观图可知,此地区多河流,降水丰富,应为南方地区。16.答案:C解析:由图中可知,本地区房屋屋顶坡度较陡,反映了当地炎热多雨的特征。17.答案:D解析: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18.答案:C解析: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二熟;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到三熟;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以种植青稞等粮食作物为主。根据题意,故选:C。19.答案:D解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如果说“金色中国”代表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西北地区,那么“黄色中国”代表黄土遍布的北方地区,“绿色中国”代表郁郁葱葱的南方地区,“银色中国”则代表了终年积雪,冰川纵横的青藏地区。20.答案:D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为青藏地区;青藏高原地势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其景观是雪峰连绵,冰川广布;青藏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新疆地区的城镇呈点状、带状分布在绿洲上;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称,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21.答案:D解析: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四季有花常见雨,西北地区大漠黄沙驼铃响,青藏地区高寒缺氧植被稀,青藏地区青稞美酒锅庄舞。22.答案:B解析:我国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科学家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含量较低,可以判定南方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23.答案:D解析:据图知,甲是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显著特征,A错;乙是南方地区,位于降水多,民居屋顶坡度较大,以利于排水,B错;丙是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降水少,所以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以利于冬季保温,C错;丁是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为了保温,城镇多见平顶碉房,D正确,故本题选D。24.答案:B解析:A、武夷山脉所在的南方地区为亚热带,主要种植水稻、故错误。B、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坡,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因而降水非常丰富,故正确,C、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故错误。D、秦岭大致位于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上,故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