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道法质量调研(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1.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由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愈来愈多的沿线国家的欢迎,沿线国家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本也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②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第一大经济体③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④“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优势互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某校举办以“学习2019‘两会’,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林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我们家勤劳致富,科技致富。”下列最适合作为他演讲的标题是( )A.改革开放富民路,生活水平大提高 B. 改革开放强国路,创造奇迹心自豪C.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已实现 D.多种经济齐发展,同步富裕促和谐3. 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_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说明改革开放是( )①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②实现同等富裕的最佳选择③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论断。下列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达正确的是( )A.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之间的矛盾B.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上述两则古语对我国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启示是( )①着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②党和政府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③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保障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央视网2019年4月16日消息称,在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我国仍然保持了对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样做有利于( )消除城乡差异,维护社会公平 B.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C.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D.全面建成小康,主导世界事务7.2019年4月4日,首届“中国制造强国(邵东)高峰论坛”在湖南省邵东县举行,论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主题演讲、圆桌论坛、闭门沙龙、交流参观等形式,探讨在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助力邵东创新发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论坛主题,说明了( )生活处处有创新 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D.创新始终贯穿人类文明史 8.2019年1月24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北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无人驾驶电动轮矿车成功下线,进入调试阶段。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3个涉足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国家。这说明我国( )A.已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B.已成为最大的发达国家C.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D.社会主要矛盾不复存在9. 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18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颁发奖章和证书。这充分表明( )①科技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②科学技术研究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③党和政府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0. “高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我国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B.自主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D.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11.近年来,美国商务部先后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华为公司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让中兴通讯、华为公司进入休克状态。上述的“空芯之痛”表明( )①我国要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中心 ②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我国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我国已成为创新型国家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2.2018年8月28曰,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获悉,201 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4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53%用于义务教育。之所以如此加大教育投入( )①教育是立国之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对漫画中的举措,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所在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③有利于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④我国正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4. 6月5日以后,上海很多行业的工人,陆续罢工。商人也相继罢市,大小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贴,连理发店门上也贴着“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诸君不必光顾”的告白。上述情景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15.下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6. 1913年,某身着西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中华民国当时还未建立 17.孙中山被誉为“中华民国之父”,他对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贡献是( )①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 ②建立中华民国③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18.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中华民国( )①提倡男女平等 ②讽刺女性地位 ③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④强调妇女社会责任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9.双十节是台湾地区的法定假日之一,台湾“中央政府”亦每年举行庆典,“总统府”广场前会举办升旗典礼及“国庆”庆祝大会。这一节日主要是为纪念( )A.武昌起义 B.孙中山逝世 C.保路运动 D.北伐战争20.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①共产国际努力促成国共两党合作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③抗日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合作的步伐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1.“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孙中山)遗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设法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实行城市暴动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 23.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④颁布《临时约法》A.②④ B.②③ C. ①④ D.①③ 24.我们对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耳熟能详,而五四运动又有哪些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发扬?( )①爱国 ②民主 ③罢学 ④追求真理 ⑤思想解放 ⑥科学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⑥ D.①②③⑤⑥25.“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失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红军长征?③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④不抵抗政策—南京沦陷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②③2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 A.辛亥革命胜利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新中国成立二、非选择题(共48分)27.(12分)材料一:观察漫画,回答问题。材料二: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1)两幅漫画分别启示我们要弘扬的精神是:(2分)(2)请任选其中一幅漫画,说明我们弘扬这一精神的必要性。(6分)(3)根据材料二,说一说改革开放为什么能谱写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分)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安徽省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1)谈谈你对共享发展的认识。(4分)材料二 在教育部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安徽省三所高校入榜。其中,中国科技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A类院校,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各有一个专业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2)建设“双一流”大学符合教材上的哪些观点?(4分)(3)生活在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4分)29、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说:“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贵;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4分)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2)材料二中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大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3分)材料三:这些知识分子们认为辛亥革命所以不能成功,共和制度所以没有巩固,是因为国民没有觉悟起来,而国民不觉悟,是由于国民愚昧落后;国民愚昧落后,又是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和迷信思想毒害的结果。于是,他们决定从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旧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教育,改造国民性,铸造"新青年"和"新社会"入手,开辟一条新的救国之路。材料三中这些知识分子认为辛亥革命不能成功,共和制度没有巩固的根源是什么?为此他们开辟哪条“新的救国之路”,这一救国道路高举什么旗帜?“新的救国之路”的性质?(5分)3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各种不平等条约并没有被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 一”的理解(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4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历程的认识。(4分) 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道法质量调研(一)题号12345678910选项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题号212223242526选项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48分)27.(12分)(1)(2分)(6分)(3)(4分)28.(12分)(1)(4分)(2)(4分)(3)(4分)29.(12分)(1)(4分)(2)(3分)(3)(5分)30.(共12分)(1)(2分)(2)(2分)(3)(4分)(4)(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社治.doc 九社治答题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