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资源简介

乐亭二中高二年级思想政治学科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 课时 2 主备人 王小伟 组长签字 王金锁 制作日期 2019.10.21 使用日期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学习目标】
1. 记住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理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2.能分清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感受到不同的哲学思想的存在。
【重点难点】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几种形态。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之处与局限性: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之处与局限性:



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 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


2.客观唯心主义内容



3.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什么?

【易混易错】
1、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
2、只要是唯物主义的就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 )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4、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
【合作探究】
有人说,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⑵追求物质满足不一定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满足,就是唯心主义。追求精神满足也不一定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文明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恰恰是辩正唯物主义的表现。
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当堂检测】
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2.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不唯心、不唯上、要唯实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4.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曾提出172个“天问”。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④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 )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正确地揭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的有 (  )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著名的“心外无物”。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 )
(1)我思故我在 (2)气者,理之依也 (3)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5)存在即被感知 (6)物是观念的集合
A、(1)(2)(3)(4) B、(1)(2)(4)(5)
C、(2)(4)(5)(6) D、(1)(3)(5)(6)
8.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船长大声喊到:“谁会祷告?”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的角度,船长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 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嘲讽
9.“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正确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0.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1.B 2.A 3.B 4.B 5.B 6.D 7.C 8.C 9.A 10.A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④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 )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正确地揭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的有 (  )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著名的“心外无物”。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 )
(1)我思故我在 (2)气者,理之依也 (3)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5)存在即被感知 (6)物是观念的集合
A、(1)(2)(3)(4) B、(1)(2)(4)(5)
C、(2)(4)(5)(6) D、(1)(3)(5)(6)
8.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船长大声喊到:“谁会祷告?”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的角度,船长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 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嘲讽
9.“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正确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0.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1.B 2.A 3.B 4.B 5.B 6.D 7.C 8.C 9.A 10.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