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一 丰富的社会生活基础知识1.感受社会生活2.合理利用网络 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 1)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2)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① 献计献策( 4) 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重点难点传播网络正能量亲社会行为重点难点知识三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基础知识1.社会秩序知识二 网络生活新空间基础知识2.社会规则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③ 默契与共识 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容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道德、④ 纪律 、法律等作用( 1)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⑤ 承担责任 ,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2)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重点难点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与改进规则知识四 社会生活讲道德基础知识文明有礼的要求( 1)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⑧ 用语文明( 2)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要从小事做起, 从细节做起, 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3.诚实守信重点难点诚信的智慧2.以礼待人(1)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 诚信是高尚的品德,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 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求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 说些“ 善意的谎言”, 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 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3) 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知识五 做守法的公民3.善用法律基础知识续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原因( 1)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 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 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 要学会用智慧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正确做法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 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 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2)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3) 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类型概念事例区别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侵犯他人的继承权、肖像权、生命权的行为;等较轻民法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 为: 谎 报 险情、 破 坏 公 共 设施、殴打他人较轻行政法行政制裁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 故 意 杀 人 的行为严重刑法刑事责任易错 1 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不受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观点错误。(1)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其建立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不损害他人的自由和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从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保障人们真正享有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2) 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自由是社会规则之内的自由。 违反规则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无规则,失自由;守规则,得自由。 因此,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易错 2 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观点错误。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而严重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大,属于犯罪行为。易错 3 “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就不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观点错误。 →( 1) 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二 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许多犯罪行为都是从小毛病开始的,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终滑入犯罪的深渊。(2) 这种思想是危险的。 小错是大错的开始,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发展起来的。 一个人如果不加强道德修养,不注意防 ↓思维训练微杜渐,就有可能从犯小错发展到违法犯罪。 教 (3) 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律 材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识有纪律的好公民。易错 4 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是丢脸的事,不应该打官司观点错误。这是一种封建的落后思想,是没有法律意识的表现。( 1) 打官司指的是诉讼。 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 命 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不 题仅有利于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而且有利于维护他人的 角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2) 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在生活中从道德角度互谅互让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热点材料材料一 《王者荣耀》 是娱乐大众还是“ 陷害” 人生?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地释放负能量信息 ① 。 从数据看其累计注册用户超 2 亿,日活跃用户超 8000余万,每 7 个中国人就有 1 个人在玩,其中“00 后” 用户占比超过 20%。 然而,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却不断上演:13 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 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 10 余万元,17 岁少年狂打游戏 40 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 游戏是娱乐了大众,还是“ 陷害” 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材料二 当前青少年沉迷网络,特别是沉迷网络游戏,不仅影响其学业成绩的提升,更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信息② 。 为此,教育部办公厅于 2018 年 4 月印发了一份《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中小学生家长,要求中小学校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以更大力度、更实举 措,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信息③ 。材料三 2018 年 5 月 30 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联合主办的“ 安全上网,守护健康———青少年网游沉迷危害与对策” 研讨会在京召开。 研讨会针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危害与对策进行研讨,旨在形成家、校、社合力, 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游戏监管力度,促使游戏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信息④ 。运用提升例 材料一 殴打、往身上浇开水、在网上传播他人隐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017 年11 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明确界定了学生欺凌的界限,并对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的各方责任给予了明确规定,为防范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提供了长期有效的综合治理机制。材料二 《方案》指出: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 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内外、学生之间,一方( 个体或群体) 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 个体或群体) 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明确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网络欺凌都属于欺凌;明确学校在防范学生欺凌中的主要责任;明确提出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对实施欺凌的学生可以转送工读学校;等。“ 防范侵害,你我共行动” 主题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 请分析《 方案》 的发布对防范学生欺凌的积极意义。( 两个方面即可,4 分)(2)请你对防范学生欺凌提出一些建议。 (三个方面即可,6 分)解题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