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斜面的作用》一、学科:科学二、课例名称:斜面的作用六、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七、内容分析:在前面一系列简单机械原理及作用研究的帮助下,通过认识斜面,提出“斜面是否省力”的科学问题,设计出简单的对比实验并进行研究,在实验中对比测量直接提升物体与用斜面提升物体用力的大小,并更深入地对比研究同一重物在不同坡度斜面提升的用力情况,获得对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省力原理的认识。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技能: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用实验证据说明斜面省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生活观察能力。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试验,尊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去其他现象的兴趣。3、科学知识:经历“斜面省力”研究活动,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省力越小的原理,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二)教学重点:斜面是否省力的研究(三)教学难点:分析数据发现斜面省力的原理(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与小组合作的方法(七)教学手段:录象激趣法 实物操作法(八)板书设计:斜面的作用↓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九)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一桶水 一块木板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罗纹疏密不同的螺丝钉及演示材料 斜面作用实验数据统计表 2、小组活动:斜面演示仪 测力计 六个钩码 一个盒子 研究计划表 实验记录表3、电教准备:录像 实物投影九、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1、组织学生看录象后交流:都看到了什么现象看录象,思考:怎样的现象发言2、教师小结:人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这里面可能也隐藏着一些科学道理,我们一起来研究。观看图片听老师讲解思考。3、出示一桶水让学生想办法并尝试搬上桌子。学生思考发言体验搬水桶4、提问:你们用两种方法把这桶水搬到了同样的高度,有什么感受?小结并板书:省力回忆,说出自己的感受。5、介绍斜面引入并板书课题。认真听,了解什么是斜面。探究活动一:斜面的作用1、收集研究方法并组织学生讨论(1)怎样做 (2)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思考发言,明确实验4、组织学生制定实验计划: 思考、讨论、制定计划5、交流研究计划。以一个小组的计划为例,组织学生讨论汇报研究计划;比较异同提出建议。6、分发材料,组织实验并对个别小组进行指导领取材料开始实验填写记录表分析得出结论7、组织学生汇报实验情况并对各组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报实验情况比较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和别的组有什么异同8、分析数据,得出使用斜面省力的原理,完成板书。比较每个组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和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发现斜面省力的原理。探究活动二:不同坡度的斜面1、分析这些数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找原因:读数不准、操作不当都可能带来误差 但误差都很小,比如直接提起的力;数据相差很大,就不仅仅是误差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可能性最大的是受斜面坡度大小的影响。分析数据,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倾听别人的发言: 2、讨论研究方法(1)怎样做(2)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思考、发言。明确实验方法: 3、组织学生演示;坡度大小怎样改变观看演示并发言。5、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对个别小组进行指导。实验并填写记录表。6、汇报实验情况,根据学生的结论,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都是省力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并完成板书。汇报实验情况并和本小组的记录比较异同。 拓展与运用解释现象(出示课件中的图)并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斜面观察 思考 发言2、比较疏密不同的螺丝钉回忆 发言 倾听。3、回忆我们最近都认识和研究了哪些简单机械,课后调查,在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简单机械,并自己设计一份调查表。发言。接受课后调查任务。教学反思本课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是用科学的实验来说明斜面的作用及坡度的大小与用力的关系。学生已有斜面省力的感性经验。为了凭借实验数据来判断这种想法,着重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从而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研究斜面的作用是研究不同物体在同一斜面上提升的用力情况。初次试上,发现比较多的问题是,测量物体沿斜面提升的用力时,坡度的大小也在改变。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对比实验的要求以及这个实验要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以及怎样对比,在做计划的注意事项中学生就能够从这个方面去考虑。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研究,有了前面的基础,难度不大,但在搭建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时,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斜面演示仪有两个支撑板,一块较长,一块较短,学生很容易认为长的搭的坡度就一定比短的大,所以在初次试讲时,个别小组发现坡度越小用力越大了;二是学生搭的坡度大小差别不大,测力计测出的力几乎没有差别。为了突破这些问题,在实验前,老师就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表,坡度1、2、3是怎样变化的,引导他们认识到是从小到大的,再让一个学生演示怎样搭三个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引导学生分析,为了便于比较,三个坡度的差别要大些。上其他的班就没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学生在得出实验结论时,很多组认为斜面越小越省力,越大越费力(越不省力)。这不是和前面的研究出现矛盾了吗?于是我就让学生观察记录表,提问:越费力(不省力)吗?和什么比?这样,让学生又去分析数据,发现和比它小的坡度比,是费力(不省力)的,和直接提升比,还是省力的,从而得出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都是省力的。只是坡度越小省的力就多,坡度越大省的力就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