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藏地区[上学期]

资源简介

青藏地区(青、臧)
1、 知识整理:(一)自然地理特征:: 高, 丰富。
1、地形:以 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 、 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藏南地壳活跃,为 板块和 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 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
2、气候:(1)气候类型: 。
(2)气候特征: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气温低,气温的日较差 ,年较差 。
迎风坡降水多, 降水少;拉萨有“ ”之称。
3、河流和湖泊:(1) 、 等大河的发源地, 为我国最大的湖泊。
(2)水文特征: 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 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 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4、植被:主要以 为主,藏北有大片 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5、土壤:主要为 土和 土。
(二)工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① 强,日照时间 ,昼夜温差 ,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 ,有水灌溉。② 广阔, 宜农荒地多。
(2)不利条件: 高,气温 ,无霜期 。
2、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 区和 区。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 基地( 、 )。
4、主要农产品:种植业- (春小麦)、小麦、 。
畜牧业- 、 、 。
5、主要的农业区:
6、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 。
交通运输- 。
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
(三)青藏铁路: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市,西至拉萨,其中西宁—格尔木一段早已建成通车,而格尔木—拉萨段已经开工修建。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高原严寒缺氧,不仅对人体生理和机械设备使用带来不利影响,而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青藏铁路沿线地质十分复杂,穿过冻土区有550公里,实际上真正的冻土地段不到400公里,而在这400公里中,属于较不稳定多年冻土地区不会超过190公里,其中极不稳定的高温冻土地段在100公里内,所以青藏铁路的成败决定于路基,而路基最大的问题就是多年冻土,目前已有多种技术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另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具有原始、独特、敏感、脆弱的特点。如何有效保护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野生动植物、江河水质、湿地环境及自然景观等免遭人为破坏,国人关注,世界瞩目,也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家已提出要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环保铁路。
(四)练习: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1—6题。
1.解放后建成的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干线主要有
①川藏 ②肯藏 ③新藏 ④滇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西藏蕴藏较丰富,且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是
A.水能、太阳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地热能、天然气 D.风能、煤
3.关于西藏农业特色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农业 B.高寒农业 C.阳光农业 D.绿洲农业
4.本地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
B.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C.雨量适当
D.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5.青藏铁路修建中会遇到多年冻土问题,是因为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冰川影响大 D.纬度高,气温低
6.铁路通车后,若乘火车由北京至拉萨,沿途依次出现的地理事物排列正确的是
A.铁路线和城市:北京——京九线——商丘——陇海线——兰州——兰青线——西宁——格尔木——青藏线——拉萨
B.旅游景点:长城——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
C.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地区——湿润区
D.地形区:华北平原——渭河平源——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7.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2分)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2分)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2分)
(4)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2分35.(1)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1分);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1分);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1分)
(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2分)
(3)砍伐森林1分);大规模的工程活动(1分);
(4)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4分)(答出任两点给全分)
PAGE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