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年级 七年级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记住东汉建立的时间、都城、人物;结合材料及教材能够概括出汉光武帝采取措施的内容。通过回顾文景之治,能够总结出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表现。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重点)2、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的出现。分析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对东汉政局的影响。认识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难点)3、知道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背景、人物、结局、影响。【课堂教学流程】【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光武中兴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____王莽____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 (1)背景:王莽施政加剧社会动荡,引发农民起义。 (2)建立: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___洛阳_____,史称东汉,他就是___光武帝_____。3.光武中兴: (1)目的: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 (2)措施。 ①下令释放___奴婢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表现: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光武中兴_____”。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开始时间:东汉中期以后。2.原因:继位皇帝年幼,太后主持朝政,重用自己的亲戚,___外戚_____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依赖____身边宦官____除掉外戚,宦官由此把持朝政。3.影响: (1)导致政治腐败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黄巾起义1.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 2.概况:创立太平道的___张角_____于184年领导的一场___有组织、有准备_____的农民大起义。3.口号:苍天已死,____黄天当立____,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结果:在__东汉统治者调集______军队的残酷镇压下,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5.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___东汉_____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58—59页“光武中兴”的内容(包括教材插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分组回答,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问题1.派代表讲述王莽代汉建新的故事?(历史事件:背景、时间、过程、结果影响) 问题2.东汉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问题3.光武帝统治初期面临的问题? 问题4.光武帝统治的措施、结果? 任务三:【小组探究】结合课本60页材料研读,相关史事,61页课后活动1与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掌握以下问题。 问题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 问题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 任务四:【小组探究】观看微课:黄巾起义。并结合课本60页“黄巾起义”子目内容与61页知识拓展,回答以下问题,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问题1.黄巾起义的背景?(政治、天灾) 问题2.黄巾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特点、结果? 问题3.黄巾起义被镇压,是否说明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呢,黄巾起义对东汉政局的影响?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1.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B )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 2.襄阳人杰地灵,许多名人作出过杰出贡献。刘秀的贡献是( C ) A.匡扶汉室,建立蜀国 B.积极改革,富国强兵 C.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D.辅佐吴国,春秋争霸 3.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下列帝王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D ) A.汉武帝 B.王莽 C.汉景帝 D.光武帝 4.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A )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②减轻刑法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5.东汉中期以后,交替专权的是( A ) A.外戚和宦官 B.外戚和将军 C.将军和宦官 D.将军和地方官【课后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课件右图刘秀公园 ,又名“千秋台” ,河北省高邑县地标。设立该公园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刘秀登基”。据史料记载,公元25年,刘秀于此千秋台登基称帝,欲开创其千秋霸业,故曰:千秋台。那么刘秀建立东汉后,是怎样巩固其千秋霸业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新知导入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目标2:阅读教材,记住东汉建立的时间、都城、人物;结合材料及教材能够概括出汉光武帝采取措施的内容。通过回顾文景之治,能够总结出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表现。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及观察图片,通过看图讲故事,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分析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对东汉政局的影响。认识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难点)目标4:观看微课及阅读教材知道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背景、人物、结局、影响。学习目标【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记录反馈老师。自主学习光武中兴西汉灭亡王莽时间:公元9年事件:王莽建立新朝新知讲解问题1:阅读教材及材料,分析光武帝统治初期面临的问题? “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huì ”,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冯衍列传》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人们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王莽建新代汉及改制失败,造成社会混乱,矛盾加剧;东汉初年社会满目疮痍。如果你是刘秀,面临如此困境,你会怎么做?合作探究【小组探究】问题2:光武帝统治的措施?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律。”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材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回家;在逃犯,政府公告免罪, 放心回家。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材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以贪污罪处死贪赃 1000多万钱的大司徒,杀死河南尹及郡太守10余人。材料五:将南匈奴、乌桓等民族整体迁入内地;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首领迁入内地。【小组探究】问题2:光武帝统治的措施?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汉光武帝采取的上述措施,有何作用?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东汉全盛图东汉集市画像砖 弋射收获画像砖 探究:回顾“文景之治”,说出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表现是什么?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共同表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共同原因: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提倡节俭;获得民心;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合作探究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东汉王朝走向衰败平均年龄9.5,平均寿命24。即位的皇帝比较年幼。新知讲解皇帝早逝幼主继位外戚专权皇帝长大诛杀外戚宦官得宠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表现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利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便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危害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黄巾起义的背景?黄巾起义政治:东汉外戚宦官专政导致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天灾: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民无法忍受黑暗统治,出现反抗情绪。新知讲解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东汉名存实亡黄巾起义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黄巾起义的时间、特点、结果 时间:184年领导人:张角特点:创立太平道,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结果:历时9个月被镇压,失败【小组探究】黄巾起义被镇压,是否说明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呢,黄巾起义对东汉政局的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合作探究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曾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他在位时,以柔术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东汉王朝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是之后的皇帝大都由于幼年即位,大权由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以至于使东汉的朝政越来越腐败,人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终于爆发了东汉末年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虽被镇压,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课堂总结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建立东汉的衰败建立:措施:结果: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板书设计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 ) A.农民起义 B.世袭继承 C.谋权纂位 D.联盟征战A课堂巩固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结合所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原因应该是(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D3.“光武中兴”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接关系(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明帝C谢谢观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训练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公元 26 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B符合题意;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文帝、景帝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7年【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西汉是公元前202年建立的,而刘秀称帝是在公元25年,也就是公元后的25年,按公元前202至公元前1年计算是201年,公元后是25年,加起来是226年。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根据题干“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是信息提示,关键词是“共同原因”。据所学可知,“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5.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委奴国王”金印是汉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见证,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题干三幅图片和甲骨文无关,故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的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的高超技术。“汉并天下”瓦当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能印证西汉的建立和统一。“汉委奴国王”金印是汉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见证。故题干三幅图片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司母戊鼎出现在商朝,那时还未创立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上的字是金文,不是隶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首先因汉字演变顺序的不完整排除A,然后根据司母戊鼎的所处朝代排除C,根据司母戊鼎的文字排除D。6.我国古代历史上,许多统治者在位期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下列局面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汉武帝大一统 D.光武中兴【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D项符合题意;AC两项出现在西汉时期;B项出现在唐朝。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7.刘秀是一代明君,下列局面属于刘秀统治时期的是( )A.文景之治 B.汉武帝大一统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D项符合题意;A项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出现的局面;B项汉武帝大一统是汉武帝在位时出现的局面;C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在位时出现的局面;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8.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外戚、宦官的权力的起伏消长。因为皇帝年幼登基后,一般由皇太后主持朝政,太后依靠父兄辅政,久而久之形成了外戚专权。而皇帝成年后,又结纳身边的宦官开始争夺大权,这样又导致了宦官专权。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9.东汉走向衰亡的政治原因不包括( )A.黄巾起义的打击 B.外企宦官专权 C.自然灾害频繁 D.皇帝年幼昏庸【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不属于东汉走向衰亡的政治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朋党之争,又由于皇帝年幼昏庸,加上黄巾起义的打击,东汉走向衰亡的,这些属于政治原因;而选项C自然灾害频繁,只是自然灾害,不属于政治因素;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0.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向官僚地主阶级发动了猛烈攻击。材料描述的这次起义是( )A.黄巾起义 B.国人暴动 C.牧野大战 D.巨鹿之战【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选项A符合题意;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选项B不符合题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选项C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07年项羽在渡过漳水后,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最终在巨鹿将秦军主力歼灭,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是指东汉(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由于继位的皇帝年幼,无法主政,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选项C符合题意;地方豪强独霸一方,属于汉初现象,选项A不符合题意;朝中大将篡夺皇位,是五代十国的特征,选项B不符合题意;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每个朝代都有,不属于典型特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新朝。建立“新朝”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A.刘秀 B.王莽 C.张角 D.陈胜【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年,外戚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因此建立“新朝”的历史人物应该是王莽。选项B符合题意;刘秀建立东汉;张角是领导黄巾起义;陈胜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13.东汉末年,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后率众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张角 D.刘秀【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AB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D刘秀为东汉开创者。故选择C。14.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存续时间很短,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新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9年-23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D项符合题意;A项夏朝的起止时间是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与题干“存续时间很短”信息不符;B项商朝的起止时间是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与题干“存续时间很短”信息不符;C项秦朝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存在时间很短,但与题干“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信息不符。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新朝的建立和灭亡过程。王莽通过夺权建立的新朝,社会动荡不安,最后被农民起义推翻。新朝把汉朝分隔成西汉和东汉。其中干扰项是秦朝,它也是个短暂的王朝,但没有把汉朝分隔成两个朝代。解题时,需仔细甄别。15.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是一次以宗教为外衣的农民起义C.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D.是一次沉重打击封建政权的农民起义【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A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材料二(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答案】信息:秦朝徭役、兵役繁重。后果:成千上万的衣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秦朝社会经齐遭到严重破坏。【解析】根据材料一“秦朝的赋税很重”,“繁重的徭役”,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秦朝的赋税、徭役很重。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成千上万的衣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秦朝社会经齐遭到严重破坏。(2)材料二中的人物在关注民生方面有哪些相同的举措?为此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答案】举拾措: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都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都减轻刑罚减免徭役或兵役。局面: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比较安定的社会局面。【解析】根据材料二“汉高祖”、“光武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和光武帝都是汉朝的皇帝,他们在关注民生方面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都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都减轻刑罚减免徭役或兵役。这些措施都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比较安定的社会局面。(3)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发挥历史的借鉴功能。从上述不同结果中你得出怎样的启示? 【答案】关注民生,爱惜民力,王朝强盛;不恤民情,滥用民力,王朝衰亡(或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实行“仁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赋税、徭役很重,导致农民起义,秦朝灭亡;而汉高祖和光武帝都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王朝强盛。采取不同措施,出现不同的结果,给我们的的启示是,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实行“仁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17.阅读下列材料: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口号请回答:(1)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答案】公元184年。【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84年,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杆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2)“苍天”和“黄天”各代表什么?【答案】“苍天”指东汉政权,“黄天”指太平道的天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中的“苍天”代表的是东汉政权,“黄天”代表的是太平道的天下,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答案】张角。【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角是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领导了黄巾起义。(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答案】这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农民起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之乱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它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逐步导致了东汉的灭亡与三国时期的到来。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教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成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材料二跋扈将军材料一中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建武盛世”的另一个名号是什么? 【答案】释放奴婢;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光武中兴”。【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成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可知,刘秀在位时期释放奴婢;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建武盛世”的另一个名号是“光武中兴”。(2)材料二中的跋扈将军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了怎样的恶果?【答案】说明外戚专权严重。导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解析】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跋扈将军说明了外戚专权严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训练试卷 (原卷版)一、选择题1.“公元 26 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2.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3.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7年4.“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5.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6.我国古代历史上,许多统治者在位期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下列局面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汉武帝大一统 D.光武中兴7.刘秀是一代明君,下列局面属于刘秀统治时期的是( )A.文景之治 B.汉武帝大一统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8.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9.东汉走向衰亡的政治原因不包括( )A.黄巾起义的打击 B.外企宦官专权 C.自然灾害频繁 D.皇帝年幼昏庸10.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向官僚地主阶级发动了猛烈攻击。材料描述的这次起义是( )A.黄巾起义 B.国人暴动 C.牧野大战 D.巨鹿之战11.“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是指东汉(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2.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新朝。建立“新朝”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A.刘秀 B.王莽 C.张角 D.陈胜13.东汉末年,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后率众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张角 D.刘秀14.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存续时间很短,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新朝15.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是一次以宗教为外衣的农民起义C.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D.是一次沉重打击封建政权的农民起义二、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材料二(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人物在关注民生方面有哪些相同的举措?为此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3)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发挥历史的借鉴功能。从上述不同结果中你得出怎样的启示? 17.阅读下列材料: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口号请回答:(1)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苍天”和“黄天”各代表什么?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教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成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材料二跋扈将军材料一中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建武盛世”的另一个名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跋扈将军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了怎样的恶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mp4 教学视频:东汉的速亡h264_720x576_800k.mp4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训练(原卷版).doc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训练(解析版).doc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导学案.doc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