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新知导入 西汉时有一位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了一奏本,这个奏本用了三千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该故事发生在何时? 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战国时代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古埃及的书写材料:纸草、泥版古代欧洲的书写材料:羊皮纸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书写不方便、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 据说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一、秦汉文化的表现造纸术 资料: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且麻纸制作流程较为复杂。其原料为价格较高的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西汉早期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1、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上述图文材料说明西汉时期的纸并未得到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什么?一、秦汉文化的表现造纸术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2)这种纸有什么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2、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注:不能说蔡伦发明造纸术)(3)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有什么影响? 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使纸的使用逐渐普及起来。。捣碎蒸煮抄成纸张晒干洗切整理(4)造纸的流程特点: 较为简洁,便于操作公元4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9世纪公元16世纪公元13世纪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5)造纸术的传播及意义: 成书于西汉,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这是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它说明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勾股定律,比西方早500年。《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 分9类,共200多题,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一、秦汉文化的表现数学《黄帝内经》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什么影响?内容: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影响: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一、秦汉文化的表现医学1.《黄帝内经》医学1.《黄帝内经》________著名的医学家。著有 ________ ,全面阐述了 ________________ ,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________。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一、秦汉文化的表现医学2.张仲景(医圣) ________著名的医学家。(1)擅长________和________;(2)制成全身麻醉药剂________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3)创编________ 。东汉末年针灸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一、秦汉文化的表现医学3.华佗(神医) 《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资料: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朝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少年受业——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 壮年游历——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部巨著? 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寻访史迹,坚忍不拔一、秦汉文化的表现史学《史记》司马迁2、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体裁: 《史记》全书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本纪:按年计述帝王之事,为全书之纲;世家:叙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权和诸侯王的历史事迹;列传:记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隐士、说客、名医、刺客等的事迹。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书:对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等进行专门记载和论述。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贡献——《史记》材料一:《史记》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材料二: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3、结合材料和书本知识分析《史记》的特点: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叙事简洁,文笔生动,鲁迅称赞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首创纪传体,是此后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范例。2、体例完善,史料翔实,秉笔直书,实事求是。 即是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产生地古印度传入时间西汉末年1、佛教传入一、秦汉文化的表现宗教1、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方求佛法,佛教僧侣陆续到达中国。2、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为东汉明帝所建。寺名源自“白马驮经”的故事。发展1、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2、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欲望,摆脱痛苦的道路只有消灭欲望,并忍受现世的痛苦。3、虔诚信佛、坚持磨练、积德行善,死后才能够进入无苦的境界,获得来世的幸福。佛教教义 结合佛教教义,分析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有哪些?2、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1、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兴起时间创始人教 主老子(太上老君)张陵塑像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2、道教兴起道教基本主张 1、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那么提倡和扶植道教?1、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2、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材料二: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食。 ——《史记·食货志 》材料三: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秦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材料一:汉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通过一系列措施,西汉王朝在武帝时出现了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的局面。二、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 小结:我国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1、国家大一统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社会稳定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3、经济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4、民族融合促进文化进一步;5、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与非凡的创造力等课堂练习1.发明“五禽戏”这套医疗体操的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扁鹊 C.李时珍 D.华佗2.中国最早的寺庙白马寺,建造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时期在民间兴起。(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DCD板书设计昌盛的秦汉文化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科技医学文学宗教佛教国家大一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人民智慧···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