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浅析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上学期]

资源简介

浅析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1.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
在世界文明的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等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光热条件好,大河冲积平原上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自古以来,这些地方,农业耕作业发展十分理想,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世界早期城市临河分布,也是因为用水、运输方便。
下表反映了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的差异及其影响
?
年降水量
?
水资源数量与农业生产
水资源数量与交通运输
气候
水稻种植规模
河流径流情况
内河运输
南方
800毫米以上?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
?大
?发达
北方
?800毫米以下
?温带季风气候
?以小麦为主
?小
?不发达
世界上早期的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德国的鲁尔区、英国的中部工业区、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等。
2.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我国的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东北平原的黑土,适宜大豆生长等。
饮料厂要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直接影响饮料生产的经济效益。
西欧和中欧的一些地区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对西欧形成发达的乳畜业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而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具有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因此水稻种植业发达。
3.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早期的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因素,靠近大煤田,如德国的鲁尔区。20世纪初,随着冶金技术的改进,炼焦煤量大幅下降,钢铁工业改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因素,靠近大铁矿,如我国的包钢、武钢等。二战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原料的使用量大幅降低,随着巨型运输船只的出现,钢铁工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如上海宝钢、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而且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这些措施使人类可以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增加到90000亿立方米。人类还修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大型蓄水工程,来缓解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矛盾。这些措施大大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色列人应用科学技术,开源节流,使水资源以“少”变“多”,硬是在沙漠里发展起来了现代化的农业,粮食不仅能自给,还能大量出口。
4.合理利用资源。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首先强调的是适度开发,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其次,人类要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第三,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第四,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本文发表于《考试报》2006-2007高一地理(新课标版)19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