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科学探究目标 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了解台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教学难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多种天气现象的PPT。【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指导要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5分钟)1、出示PPT: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2、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4、教师小结:“天气”,出示概念。5、图中各种符号表示什么意思?6、出示天气符号图片(2张):我们能把这些天气现象分类吗?观察图片。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大声朗读。学生自由表达。学生组内交流、汇报。学生观看天气预报图,了解学生知道的天气现象。学生通过分类加深对天气的认识。二、聚焦(5分钟)聚焦:大家回顾并学习了常见的天气现象,那你们能从云量、降雨量、风向、风速、气温等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描述吗?学生结合聚焦的问题自由回答。预设:生1:今天有风。生2:今天有云。生3:今天会不会下雨呢?生4:天气有点热。……通过对当天天气的的观察和描述,让学生知道对天气的描述应从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气温等方面进行描述。三、探索(30分钟)过渡语:刚刚我们认识了许多天气现象,也能用这些天气现象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接下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天气知识以及天气给我们带来的灾害。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天气?3、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的图片:说说这些天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4、出示幻灯片,观察思考:图片中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天气?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一样吗?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一样吗?5、出示“大气圈”图片,教师讲解: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6、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比较缓慢,有时比较迅速,幻灯片示图:台风、暴雨,说一说这两种天气带来的灾害?7、教师小结:科学家就是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8、布置任务:试着用简单的文字、简图记录当天的天气。出示活动手册中的“天气日历”,要求:从当天起,学着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形成我们自己的天气日历。 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汇报。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汇报。学生观察交流、汇报结果。学生倾听。学生组内交流汇报。让学生知道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复杂性,体会天气的多样性。让学生意识到了解天气变化的重要性,要时刻关心天气变化。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