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气候与自然带.doc(江西省宜春地区高安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四 气候与自然带.doc(江西省宜春地区高安市)

资源简介

专题四 气候与自然带
知识纲要
历年高考中,对大气环境有关内容的考查一直是重中之重,出现率为百分之百,特别是设涉及到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有关问题。考查的方法与途径很多,主要有:①通过相关的曲线图或柱状图、点状图、坐标系图考查气候类型;②通过经纬线、海陆轮廓、等值线构成的区域图来判断气候类型、自然环境特征;③通过某地典型的风土人情、物产、植被、工业布局特点、农业结构来判断气候类型等。
气候的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

2、海陆位置

3、洋流
4、大气环流

5、下垫面状况
6、人类活动
二、世界气候类型与植被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
植被带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3°26′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23°26′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3°26′~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0°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降水少
温带草原带与温带荒漠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西欧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比较均匀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极地气团控制
终年严寒
苔原带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地区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干燥
冰原带
高山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区
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垂直自然带)
三、气候类型的判定---“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首先,根据气温月份分配图判读半球位置。
一般地将,根据南北半球最高、最低温出现的月份,来判断所在半球。若最高气温出现在七八月,最低温出现在一二月,就可判定是在北半球;南半球反之。
2、其次,根据图中气温数值特征,判定其所处温度带。
  
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亚寒带型
寒带型
气温指标
最冷月气温>15℃
最冷月气温0℃~15℃
最冷月气温<0℃,最热月气温>18℃
最热月气温10℃左右
最热月气温<5℃
气温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冷夏热
冬寒夏凉
终年严寒
最后,根据降水资料判断其气候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
年雨型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2000;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冬雨稍多)
夏雨型
夏季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1500;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地中海气候300~1000
少雨型
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50
四、常见气候资料的图(表)示类型
1、系统的气候类型资料:如下表给出了系统的气候资料(每个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22
26
30
50
132
164
191
126
76
41
38
40
气温(℃)
26
23
18
13
7
8
4
9
13
19
23
24
2、典型代表的气候资料:如下表给出了代表性的气候资料(1、4、7、10四个月)
月份
1
4
7
10
全年
甲地
气温(℃)
28
29
26
27
27
降水(㎜)
5
107
136
101
982
乙地
气温(℃)
25
25.5
25.9
25.5
25.6
降水(㎜)
314
268
154
197
2716
3、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例】(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据此回答(1)~(4)题。
(1)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热带气候,其气温终年在20℃以上,且季节变化较小。四幅图中,只有第④幅图完全符合条件。
(2)南半球地区,其最低月气温出现在7月前后,四幅图中,只有第③幅图完全符合条件。
(3)世界的所有气候类型中,只有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最值是相反的,四幅图中,第②③幅图完全符合条件。
(4)中高纬度地区大陆的东岸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显著特征为“雨热同期”,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较大,且最低月气温<0℃。图①中的地点,其降水分配较均匀,且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说明该地区的气候深受海洋影响,海洋性较强,温差较小、降水较均匀,如日本。
[答案](1)D (2)C (3)B (4)A
4、直角坐标系图
【例】读右图,据此回答(1)~(3)题。
(1)、若X轴表示降水量(a=1200mm),y轴表示蒸发量(b=1200mm),则图中四地径流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X轴表示降水量(a=400mm),y轴表示温度
(b=30℃),③、④分别表示1月和7月,判断该地所属半球和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     B、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3)、若①地处北半球且气温的垂直分布状况逐渐由甲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台风过境,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     B、冷空气南下,连续阴雨
C、晴朗无云,冷空气南下         D、暖锋过境,连续阴雨
[答案]B B C
5、方格坐标系图
【例】读下面四种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四种气候类型在中国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代表性的城市依次是??? ????????????????????????????????? ( )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罗马、纽约、东京、上海??? ?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3).最适宜发展畜牧业和适宜种植水稻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D B
6、正午太阳高度和月均降水量年变化图
7、气温降水玫瑰图
【例】(1)、下列两种气候图分别表示的气
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C、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下列分布有甲图气候类型的一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 B、南非、智利
C、澳大利亚、新西兰 D、印度、泰国
[答案]D B
8、局部地区图
【例】(1)、读图甲,a区域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b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①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②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③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④沿岸有寒流流经⑤沿岸有暖流流经⑤位于低纬地区,终年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③⑤  D.⑤⑥

(3)、影响图乙所示气候类型与a区域气候类型共同的大气环流形势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信风带
(4)、下列哪地气候与图乙所示气候类型相同
A 悉尼 B 圣地亚哥 C 巴黎 D 基多
[答案] C C C B
9、其他类型
如自然景观图、气候特征图,可根据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来确定气候类型等等
【例】读下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大陆自然带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不同 B.水分不同 C.海拔不同 D.纬度不同
(2).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 )
A.均为地中海气候
B.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3).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B.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C.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
D.①自然带深居内陆,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
[答案]B C D
典型例题
【例1】图(1)是“北半球气候类型(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图(2)表示在不同纬度的四地垂直树立高度相同的旗杆,正午时旗杆影长的顶点周年变化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填图中字母),它们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由气压带或风带交替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填图中字母),它们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
(2)图(1)中,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图(2)中①地位于图(1)中 地区,③可能位于图(1)中的 地区,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 。图(2)中 可能位于图(1)中的b、c、m、r或s地区。
(4)图(2)中①、②、③、④四地在图(1)中不存在的是 (提示:由影子方向判断),若该地又位于大陆东岸,其可能的气候类型有
[答案](1)a、b、d、n;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小;c、e;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气压带和风带被分割,大陆东西岸受不同的大气环流系统控制;西岸受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影响,东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因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3)n;d、t;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④。
(4)②;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例2](2005年江苏卷)图甲、乙和丙分别表示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三个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代号是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
(2)a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城市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C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城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最适宜修建滑雪游览中心的城市代号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_。
[解析](1)从前两幅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b城市1月均温在-10℃~0℃,7月均温为20℃,温差接近30℃。因为b城市距海洋远,属于大陆性气候。
(2)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由于a城市位于美国西海岸且最冷月均温在0℃~10℃,所以a为地中海气候。C城市位于墨西哥湾沿岸且最冷月均温在10℃~20℃,所以c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a、b、c三城市中只有b的最冷月均在0℃以下,适宜建滑雪中心。
[答案](1)b 深居内陆(2)地中海气候 夏季凉爽(温和)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b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降雪较多,地处山区
专题四 气候与自然带能力训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
读“香港、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和重庆五城市的气候资料表”,回答1-3题。
1.6月中下旬,我国的雨带一般位于





年降水量(毫米)
338
2100
1700
276
1088
最热月平均温(℃)
22
28
28
26
29
最冷月平均温(℃)
-7
15
13
-15
8
A.②城市附近 B.③城市附近 C.①城市附近 D.⑤城市附近
2.棉纺织工业和毛纺织工业都较发达的城市
A.④城市 B.③城市 C.①城市 D.⑤城市
3.城市②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B.季风环流的影响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读下面①(105°E,26°N)、②(128°E,42。N)、③(90°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
5.影响①与②两地、②与③两地山地针阔混交林出现高差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降水、热量 B.热量、降水
C.降水、降水 D.热量、热量
读下侧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分析并回答6—9题。
6.下列各地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
A.H为热带雨林气候 B.I为热带沙漠气候
C.J为热带草原气候 D.K为地中海气候
7.H地气候类型在当地的分布与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正常分布,
在纬度位置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该地这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
因主要有 ( )
①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②常年受高气压的控制
③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湿润气流受到抬升
④常年被热带大陆气团控制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图示南部的国家农牧业较为发达,但下列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中,该国不具备的是
( )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种植业
9.图中大陆分布典型动物主要有 ( )
A.孔雀、大象 B.猩猩、河马
C.袋鼠、鸸鹋 D.黄羊、早獭
右图示意的是我国某平原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显示1960年—1990年该平原地区
A.年降水量逐渐增大B.地下水位逐渐降低
C.年均温逐渐降低 D.年温差逐渐变小
1.该平原地区有可能分布在
A.华北平原中南部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东北平原的北部    D.珠江三角洲地区
12.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不利的条件是
A.多酸性土壤 B.冻土和沼泽
C.多盐碱地 D.梅雨和伏旱
二、综合题
13、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和⑤地降水状况的分别是  图和  图。

(2)列表比较⑥地与⑦地气候的差异。

地点
气候类型
特征
形成原因
⑥地
⑦地
(3) 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试分析其成因。
14.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6月下旬以来,重庆市大部和四川省东部持续高温少雨,千万人饮水困难,经济损失惨重。8月9日下午,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首次发布了干旱红色一级预警,据称,在全国也属首次。
材料二: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三: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四: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材料五:我国某区域图
(1)简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6分)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危害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多发的季节及原因。(12分)

(3)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旱情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旱情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
(4)依据材料分析材料五中区域2006年特大干旱的成因。(8分)
专题四 气候与自然带能力训练(二)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山区若有永久积雪,其雪线最低的地方海拔约为
A.6000米 B.3000米 C.4000米 D.5000米
2.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M地区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一温暖一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一暖湿一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一干冷一湿冷交替变化
4.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5.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读某地(60°N,80°E)静风林区CO2浓度(单位:ppm)时空分布图,回答6-8题。
6.该地地带性森林类型及这种森林类型在全球最大分布区分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欧大陆东部 B.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美大陆
C.亚寒带针叶林 南美大陆 D.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大陆
7.mn表示当地0时、6时、12时、18时中连续的两个时间,据图中信息判断,则mn的时间分别为
A.0时、6时 B.6时、12时 C.12时、18时 D.18时、0时
8.在正常年份,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航行的船只逆风逆水 B.莱茵河流域河水大面积结冰
C.阿尔卑斯山雪线位置较高 D.寒潮影响我国许多地区
甲图中MC、MD分别为某棵树一年中正午时刻最长和最短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甲图中C所在河岸比BE岸冲刷严重。乙图中两曲线A、B分别代表甲图中中A、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9~11题
9、关于甲图中河流的正确判断是
A.该河流位于热带地区        B.该河流有凌汛现象
C.该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候     D.该河流AB段自东向西流
10、根据上题答案,该地纬度约是
A.150 37′20″N B.460 52′N C.500 56′40″N D.500 56′40″S
11、若该河的流量大小与树影长短呈负相关,则该地气候类型可以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类型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判断12~13题。
12.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13.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二、综合题
14.图10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
图,回答: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本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 ,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4)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主要的水果有 (至少写两个)。
(5)若本图表示亚欧非大陆,乙附近是 、 (洋流)交汇形成的 渔场。
15.下图为“某大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能表示图中的①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 图(填字母)。2005年夏秋季节,给该气候区的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灾害性天气是 ,该天气系统产生破坏性现象是由 和 所造成的。
(2)能表示图中②地气候类型是 图(填字母),②气候类型在本洲分布最广,试从地形分布与地势起伏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①
;②
专题四 气候与自然带能力训练(三)
一、单项选择题
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1~3题
1.若此山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
A.a B.b C.c D.d
.此处有森林带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
A.蒸发小,湿度大
B.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
C.位于冬季风背风坡,生长期长
D.海拔高,人类活动影响小
.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
读“月气温实测资料统计图”,回答4~5题。
4、如果分别表示甲和乙二城市1月的逐日最高温及最低温,二城市最可能是( )
A、惠灵顿、伦敦 B、悉尼、上海C、华盛顿、新加坡 D、鹿特丹、开普敦
5、该气候条件下,最适合发展( )
A、果品园艺业 B、水稻种植业 C、 乳肉畜牧业 D、谷物种植业
下图为沿赤道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数字序号所示自然带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7.①②两地自然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 B. 洋流性质
C. 地形地势 D. 大气环境
图5是“甲、乙、丙、丁四地1月、7月气温和7月、全年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
8.与图中四地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甲——莫斯科、乙——伦敦、丙——新加坡、丁——罗马
B.甲——北京、乙——鹿特丹、丙——巴西利亚、丁——开普敦
C.甲——莫斯科、乙——伦敦、丙——新加坡、丁——上海
D.甲——北京、乙——鹿特丹、丙——孟买、丁——开普敦
9.四地中最适宜发展乳畜业和水稻种植业的分别是
A.甲地和乙地 B.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 D.甲地和丙地
读下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①湖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湖泊是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 B. ①湖泊周围为茂密的热带雨林
C. 7月,①湖泊周围水草丰美 D. ①湖泊西侧的河流为世界第一长河
11.②、③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12. ②湖泊与④湖泊比较( )
A. 两个湖泊都位于降水较少的地区,且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也相似
B. 两个湖泊都位于降水较少的地区,但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不同
C. 两个湖泊都位于降水较多的地区,但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也相似
D. 两个湖泊都位于降水较多的地区,但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不同
二、综合题
1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两图中地峡的东、西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经过甲图中的海峡和乙图中的运河输往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分别是___、__;说出乙图图示范围内的板块界线类型及板块名称。
(3) ②、③海域相比,盐度较高的是哪个,为什么?
(4) 通常情况下④海域比③海域水面高出数米,试简要分析原因?
(5)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区位。
14.读下图,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回答(1)~(3)题:
据图分析回答三地的气候类型:(a)_________________是气候,(b)_________________是气候,(c)_________________是气候。
属于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___图环流形势与其他的不同,此环流系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图示3种气候类型中,对种植业发展更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对畜牧业发展更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四 气候与自然带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D 2、A 3、B 4、A 5、B 6、A 7、C 8、D 9、C 10、B 11、A 12、C
二、综合题
13、(1)丁、乙;(2)(从左到右)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终年受副高和秘鲁寒流影响。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3)④地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⑤地处于安地斯山背风坡,降水稀少成为荒漠带。
14、(1)东南多西北少(或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南方多北方少),夏秋多冬春少,年内、年际变化大。
(2)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3)①地石灰岩分布广泛,多喀斯特karst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降水季节变化较大。②为海南岛,地形中部为山地,地势中央高四周低,河短流急,降水季节变化较大,使当地地表水缺乏。
(4)原因:川渝等地的干旱高温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出现的一次极端气候事件。一是入夏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异常偏强,脊点偏西,脊线位置偏北,重庆市受副高压系统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降雨异常偏少,气温异常偏高,易出现持续干旱。二是冷空气活动比常年弱,影响不到重庆,易出现持续性少雨天气。 三是高原积雪偏少,热状况偏强,自2005年冬天到今年春天,青藏高原积雪偏少,造成高原热力作用显著,从而有利于夏季风偏强,雨带位置偏北。
(二)
一、选择题
1、D 2、C 3、B4、C5、C6、D 7、B 8、D 9、D 10、C 11、A 12、A 13、D
二、综合题
13、(1)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答副高与信风、或答副高或信风)
(3)热带雨林;由赤道向两极
(4)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柑橘、无花果、油橄榄、葡萄、柠檬等(任写两个)
(5)千岛寒流、日本暖流;北海道
14、(1)D; 飓风;暴雨;大风(或风暴潮)
(2)C ;①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太平洋吹来的西风,使其受海洋
的影响较小;
②东、西部的地势均较高,中部低,使冬季的冷空气长驱南下,而夏季的暖气流则沿平原北上,造成冬冷夏热,大陆性显著。
(三)
一、选择题
1、B 2、A 3、A 4、A 5、C 6、B 7、C 8、D 9、B 10、A 11、A 12、D
二、综合题
13、 (1)甲图东坡降水少于西坡,因为甲图地峡的西侧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乙图东坡降水多于西坡,因为乙图地峡的东侧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2) 石油、铁矿石;消亡边界,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③ ; ②处于赤道,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③处于副热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4)该海域较封闭;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在此汇集;东北信风吹拂带来大量海水。
(5)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劳动力廉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热带经济作物为工业原料。
14、(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2)b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a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