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3.1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导 学 案课型:新授课 班级: 组号: 姓名: 整理栏:一、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测量长度工具,学会长度单位及其换算。2、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在测量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养成对微小事物累积测量的过程3、学会用图表表示水的各种分类的比例。4、熟悉刻度尺上的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知道测量有误差,介绍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学会用累积法测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二、课前尝试:【试读】(先认真研读学习目标,再试读教材P11—13,在课本中划出重要的概念和主要知识点。)【试练】1.用 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是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是指刻度尺中最小格所代表的长度,也叫 。2. 你见到过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4.长度单位的换算1km=____ ___m 1m= ___ ×__ = ___ ___cm 1μm=____ __m 1dm=_______m1mm=__ ________m 1nm=_______ __m① 500m=__ _____μm ②32.5cm=___ ___m ③42cm=___ ____nm④76000000nm= μm= cm5.物体的真实长度是唯一确定的,即真实值只有一个。不同的人使用同一测量工具,或同一个人使用不同工具测量,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即测量值是不确定的。因此误差是 和 之间存在差异。误差的产生跟 、 以及 都有关系。6.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对于测量的人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这种误差;②对于测量的工具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这种误差。【试评】组内互查、组长批改、评价评价:优( ) 良( ) 合格( )三、课内对话:(一)长度单位 ①活动1 : 感受长度大小请你填入单位:a、某同学身高16.0 、 b、教室的长度约为8 、 c、1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 d、乒乓球的直径4 (二)活动2: 使用刻度尺 ① “看”: ②“放”:A.使刻度尺 一边紧靠 ,放正尺的位置 B.刻度尺的 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③“读”:A.读数时,视线与 垂直; B.测量值估读到 的下一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和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练一练:下图是使用厚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的一些操作,请你指出哪一个正确,其它错哪?A: B: C: D: 思考: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线磨损了,测量长度时该如何做? 练一练: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厚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43 cm、18.42 cm、18.40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木块的厚度应记作_________cm。当堂检测班级 姓名 1.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3.7米=3.7×1000毫米=3700毫米B.3.7米=3.7米×1000=3700毫米C.3.7米=3.7米×1000毫米=3700毫米D.3.7米=3.7×1000=3700毫米2.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 )A.测量者决定 B.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C.由测量工具的量程决定 D.由测量者、测量工具共同决定3.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23.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063厘米。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 ( )A、甲 B、乙 C、都符合 D、都不符合4. 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5.完成下列换算 : ①880毫米= 米= 微米 ②10纳米= 米= 厘米6.一位同学说他的身高是155,这样说对吗? ,他的身高是 。7.测量误差是指测量值与 之间的差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因 而造成的误差。8.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_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 9、如右上图,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mm。10.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厚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1.32 cm、11.32 cm、11.30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木块的厚度应记作_________cm。11.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错误的是 ,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选做题:12:现在能为你提供以下器材:粗细均匀的圆形铅笔、一段长14cm左右的细铜丝、一把学生用的直尺(量程15cm,分度值1mm)和两把学生用的三角板,你能测量哪些长度?《0.3.2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导 学 案课型:新授课 班级: 组号: 姓名: 整理栏:一、学习目标:1、了解磅秤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磅秤的使用方法。2、知道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3、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和温度计的原理。4、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了解温度计有许多种类。5、观察体温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和单位,观察不同的温度计的构造。6、了解心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二、课前尝试:【试读】(先认真研读学习目标,再试读教材P14—18,在课本中划出重要的概念和主要知识点。)【试练】1.使用磅秤前指针应该指在 。2.实验 准备三杯水:温水、热水、冷水。 把两个手指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浸一下,然后同时把两个手指放人温水中,这时放在热水中的手指感到 ,放在冷水中的手指感到 。 实验说明单纯凭感觉往往 (填“能”或“不能”)客观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3.温度表示物体的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符号为 。23℃,读作 ;—37℃,读作 。正常人的体温是 。4.在标准气压下,把 , 。将0oC到100oC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份就是 。5.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制成的。6.温度计的使用步骤。① 待测物的温度,选择一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温度计的 应与被测液体 (不能和容器壁或底接触),待 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应与 ,(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④记录测量结果⑤最后,取出温度计。6.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吗?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分度值) 。7.心率是指心脏或脉搏 。测量心率可以用 工具。8.时间的意义:一是只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是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长短,如上午8时上班到12时下班,上午上班4小时,4小时就是指 (填“时间间隔”或“时刻”,下同)。二是指瞬时时间中的某一点,如如现在是9时30分,9时30分就是 。9.时间的国际单位 ,符号是 。①1小时= 分= 秒②2.5分= 秒。10.测量时间的计时器常有 和 。【试评】组内互查、组长批改、评价评价:优( ) 良( ) 合格( )三、课内对话:探究 温度计的怎样使用? 练一练: 下图是使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时的一些操作,请你指出哪一个正确,其它错哪?A: B: C: D: ②A的示数: ,读作 B的示数: ,读作 ③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决定了液体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当温度计玻璃管内的液体状态变化以后就无法再进行测量了。例如,在温度低于—39℃的时候,水银就会凝固为固体,所以水银温度计无法测量低于 的温度,同理,酒精的在温度超过78℃的时候,就会转变为酒精蒸汽,因此,酒精温度计无法测量高于 的温度。④酒精在-117℃会变成固体,水银在-39℃会变成固体,酒精在78℃会变成气体,水银在357℃才会变成气体。如果南极科考人员在南极(一般温度在-50℃以下)测量温度,应该选择( )温度计,如果测量沸水的温度(达到100℃左右),应该选择( )温度计。探究 测量你的体温(2)我们去医院测量体温要用到什么?结构怎样?有什么作用? 测量范围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 (3)体温计和一般温度计的比较:测量仪器测量范围准确值读数情况使用注意点温度计体温计当堂检测班级 姓名 1.关于0℃的水和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B.0℃的冰比0℃的水温度高C.0℃的冰与0℃的水温度一样高D.状态不同,无法比较2.把手指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 A.75℃ B.55℃ C.35℃ D.15℃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4. 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B.体温计的玻璃泡内装的是水银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5.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为 ( )A.0.8秒 B.0.08秒 C.0.6秒 D.1.33秒6.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依次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 )A.只有甲正确 B.只有乙正确 C.只有丙正确 D.乙肯定正确,甲和丙也可能正确7. 有两支温度计,它们下段玻璃泡的容积相同,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当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 ( )A.内径粗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B.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C.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D.内径细得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相同8.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 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符号用 表示。其规定是,把 的温度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100℃,在0℃至100℃之间分为100份,每一份就是1℃。9.人体正常的温度是 。测量人体温度的仪器是 ,其测量范围为 至 ,最小刻度为 。《0.3.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导 学 案课型:新授课 班级: 组号: 姓名: 整理栏: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及格式;2.了解测量的一般知识,认识刻度尺,并学习使用刻度尺;3.练习根据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4.学会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测不同形状物体的长度;实验器材:刻度尺、三角板(2块)、卷尺(皮尺)、《科学》课本、硬币二、课前尝试:【试读】(先认真研读学习目标,再试读教材P13—14,在课本中划出重要的概念和主要知识点。)【试练】1.用 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是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是指刻度尺中最小格所代表的长度,也叫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为 。3. 使用刻度尺 ① “看”: ②“放”:A.使刻度尺 一边紧靠 ,放正尺的位置 B.刻度尺的 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如果0刻度磨损,那么 。③“读”:A.读数时,视线与 垂直; B.测量值估读到 的下一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和 。4.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对于测量的人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这种误差;②对于测量的工具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这种误差。【试评】组内互查、组长批改、评价评价:优( ) 良( ) 合格( )三、课内对话:步骤和记录:(1)、刻度尺的检查每次实验前都应先坚持检查测量工具并逐步养成习惯。使用刻度尺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点:1.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2.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3.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即弄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1.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使用工具:表格及数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长度/cm宽度/cm厚度/cm3.测量硬币的直径测量示意图:(画图)表格及数据:问题讨论:(实验中我发现哪些问题及我的看法)进一步地研究:1.下面有一段曲线,用什么辅助方法可以测量曲线的长?2.在只有米尺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量出操场的长度?[探索过程]1.测课本纸张的厚度: 纸张的总厚度为 ,每张纸的平均厚度为 。2.测金属丝的直径: 根金属丝紧密平绕的总宽度为 ,每根金属丝的平均直径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3.1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导学案+当堂检测(无答案).doc 0.3.2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导学案+当堂检测(无答案).doc 0.3.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导学案(无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