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饮料瓶的知识累计课时数33-34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了解饮料瓶的构成和作用及材料的性质。2、使学生会用废旧饮料瓶创作作品。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饮料瓶的构成和多种用途。教学难点:用废饮料瓶制作出新颖实用的作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刀、钳子等工具;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饮料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当炎热的夏天到来时,各种饮料开始畅销,你最喜欢喝什么饮料?谁能说一句经典的饮料广告词?、、、、、、 2、大家知道得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有关饮料瓶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引导生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观察大家带来的饮料瓶,你想提什么问题?(指名提问题)(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三)师梳理归纳生所提问题,出示自探提示:1、饮料瓶上的图案和文字分别告诉我门哪些知识和信息?2、这些饮料瓶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不同材料各有什么特点?3、饮料瓶除了装饮料,还有哪些用途?(四)生自学课本,自主探究。二、解疑合探(15分钟)1、生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自探未能解决的,小组合作讨论探究。3、师生共同归纳小结:(1)饮料瓶上的图案文字告诉我们饮料的名称、商标、净含量、配料、生产厂家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环保标志等。(2)饮料瓶主要是用塑料、纸、玻璃、金属等材料做的。(3)饮料瓶还可以装水、装洗衣粉、回收再利用、制作手工艺品等。师应鼓励生大胆想象和表达,畅所预言,尽可能多的说出饮料瓶的其他用途。4、回顾所设疑问。三、质疑再探(5分钟)关于本节课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我当小老师:自编题目考考同桌,展示有价值的题目,让大家共同练习。2、师预设习题,在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1)饮料瓶上的文字一般包括哪些内容?(2)饮料瓶还有哪些用途?3、拓展活动:引导学生从饮料瓶的材料、颜色、硬度、形状等方面考虑,用废旧饮料瓶开展小制作或小实验,制作好后在全班展示交流,请优秀创作者说说制作过程和作品的用途。4、自主阅读77页“补充阅读”内容,指名说说为什么用塑料饮料瓶盛酒、醋等不好?5、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6、 1饮料瓶的知识图案文字:商标、 净含量、 生产厂家、 生产日期、环保标志等材料: 塑料、 纸、 玻璃、 金属用途: 装水、 回收利用、制作小工艺品等教后反思: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