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和培养地理学习的动机湖北宜昌夷陵区樟村坪中学 屈刚 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调动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一般来说,地理学习动机越明确,越强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动机不纯或不强烈,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学习的效果就差。中考推行发展性评价制度,中考积分以语、数、外、物、化的等级分之和为升学录取的依据,而史、地、生和政治只分E和F两个等级,且只作录取参考依据。从而使学生潜意识地认为不需在地理学科上多“浪费”时间。许多学生说,“老师!我们知道地理学习可丰富我们的人生,但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升入重点高中……”学生现在是想学而没法去学,造成了优生不愿优,差生不想学。由此而来,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由于没有主动学习地理的动机,这些学生并不能从地理知识中找到快乐。结果,学生感觉地理课难受,教师感觉地理课难教。 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呢?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引发学生求知需要 明确地理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地理,明确学习地理的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是为了开阔视野、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和适应生成。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在经济知识的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地理知识和地理素养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地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从而使学生把地理学习当成自身的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二、认识教学活动的主客体,培养学生主动意识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地理学习是学生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地理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地理知识的过程。因而,地理学习不是从外向内不断被动填入新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我在地理教学中总是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习惯。并侧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情商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我在地理教学中加强了与学生感情的交流,与学生建立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生活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我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和亲近感,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我所教的地理课了。同时,我在师生情感交流中,让我的意志、品德和胸襟等优良素养融入学生的血肉,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商。 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会地理知识价值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地理教学的新理念要贯穿地理课堂。地理教学中只要发挥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就会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学习地图知识后,我指导学生先画出自己的家庭和学校的平面图;学习“中国的地形”后,我让学生用地形知识分析自己家乡地形特点……等等。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动机。 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习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地理教师利用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多媒体地理课件、网络等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学习“滚滚长江”这节时,我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色粉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直观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地理教学中利用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多种渠道收集地理资源,自制多媒体地理课件并用于教学中,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地理学习的效果。 六、灵活巧妙运用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插叙,古诗、歌诀、谚语、顺口溜、谜语等的巧用都会使地理课堂增辉添彩,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我在讲“货运选择原则”时,编成顺口溜: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顺口溜朗朗上口,充满情趣,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货运选择的原则。讲“气候”时我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等诗歌导入。学生从诗歌中形象的体会到春夏秋冬的不同气候特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气候的兴趣。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地理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地理学习动力的源泉。而后,是激发地理学习动机的艺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一句话,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培养地理学习兴趣为核心,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本身的优势特点,全方位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动机,定会让学生发挥潜质,提高地理学习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