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历史与社会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⒈旗帜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它可以代表国家,也可以代表一种力量。今年的国庆70周年阅兵新增一项仪式:即国家主席向党旗、国旗、军旗行注目礼。下列历史事件和党旗的诞生有关的分别是( )A. 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C.中共一大 D.秋收起义⒉朱偰先生曾言“此四都(长安、洛阳、金陵、燕京)之中……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金陵即南京)为最。”20世纪初,在民族危难之际,下列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是( )A.同盟会建立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创办黄埔军校⒊1915年9月,某杂志的发刊词《敬告青年》发出了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呼声:向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该杂志是( )A B C D⒋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国依次经历了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其中向法国学习“民主”、“自由”等思想的革命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⒌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和会的签字现场,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团的席位上空无一人。拒绝签字,向列强说“不”。这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B. 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C.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D.五四运动迫使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⒍20世纪以来,中国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三民主义②联俄、联共、扶助农工③马克思主义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⒎1922年9月,陈独秀在《造国论》中提出“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统一中国为中华民国⒏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国民党继承其遗志,由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北伐。其结果是(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废除了封建制度C.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D.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⒐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右表归纳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中国共产党的两个重要阶段,其中1927-1936年①②对应“主题词”应该填( )A.①开天辟地②五四风雷B.①开天辟地②转危为安C.①五四风雷②民族独立D.①五四风雷②转危为安⒑该油画名《北大钟声》,反映的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聘请倡导新文化的人物和主张旧学的人物同时讲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这幅油画突出的主题思想是( )A.民主科学 B.自由平等 C.兼容并包 D.人性解放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30分)⒒(12分)20世纪初,以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革命的旗帜,为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于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下受命于天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1)比较材料一、二,辛亥革命前后,你认为思想观念有什么变化?(6分)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中国分裂因素反因清政府的推翻和革命的失败公开化了,北洋军阀和各地大小军阀的分裂割据与混战局面就此形成。”(2)根据材料并结合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分析北洋时期军阀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6分)①“清政府的推翻”是指辛亥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革命的失败”是指辛亥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⒓(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初生】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材料一某学生用知识结构图展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总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便焕然一新了。(2)根据材料一、二,说说你如何理解“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新”的含义。(2分)【成长】20世纪第三个十年,当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国内政治局势陡然逆转、革命进入低潮期等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新抉择——开辟革命新道路。材料三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3)三大法宝中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根据所学知识,仿照例句,说明革命新道路的开辟。(6分)例句:统一战线第一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中共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武装斗争第一枪——①______________,中共②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个——③_________________;中共④______________。材料四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加深对这一论断的理解,需要回溯历史,看一看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中创立的,又是怎样的一批人建立了这样一个党,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个党。(4)从历史的视角,概括人民领袖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从【初生】到【成长】所作的贡献。(6分,要求:不得与12⑶的答案重复)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⒈C ⒉B ⒊C ⒋B ⒌C ⒍B ⒎A ⒏C ⒐B ⒑C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30分) 评分建议:在非选择题的阅卷评分标准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⒒(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君主专制(2分)到人民主权或民主(2分)、自由或平等(2分)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2分)②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③北洋军阀实力强大或资产阶级革命派妥协退让……。(2分,该题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是符合事实的都可)⒓(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①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分)②马克思主义(2分)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革命依靠力量——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有了新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补充: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或明确提出了奋斗目标(2分,写出一点即可)①南昌起义(1分),②中共领导独立武装的开始(2分)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④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分)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是中共一大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遵义会议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领导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6分,写出三点即可。写“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不给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共4页 第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