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开放课堂 无限惊喜——地理课堂剪辑湖北宜昌夷陵区樟村坪中学 小溪期中考试的八年级地理试题已不能再简单了,可整个年级的合格率不到百分之三十。如此的结果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课堂。可是以后的课堂涛声依旧,学生还是规规矩矩,我讲他听,我问他答,我布置任务他按时完成,可从他们的脸上很难看到成功的喜悦和奋发的激情,就连我运用优美的课件上课,他们也是满脸的漠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教育报上看到了一则关于杜郎口中学教学经验的报道。他们的“10+35”的教学模式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决定尝试这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让学生搬走了讲桌,放开了课堂,把35分钟还给了学生,把讲台让给了学生。这一尝试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学生。下面是我的一段课堂剪辑,你会从中感受到开放课堂的魅力,你会看到个性张扬的一个个学生,你会为我的学生喝彩!课堂剪辑:《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2分钟)一阵掌声,两位漂亮的女生走上了讲台。深深的一躬。合唱:“对面的朋友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地理知识很精彩,千万不要不理不睬。”南:我来自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南方。北:我来自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惊喜,握手)合:啊!你好,你好!北:我的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南:嘻嘻……我们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占全国的55%。北:哼,这有什么了不起!让你见识见识俺们的陕北腰鼓。一片掌声,两个身穿羊毛马甲的女生,腰里挂着用两个“来一桶”自制的腰鼓,手执两支画水彩的排笔,舞开了!(仙鹤展翅 拜四方 蛟龙行空 斗鸡 蝴蝶单飞 碧波荡漾)又是掌声一片。南:那我们就来个以柔克刚,派上我们的美丽小孔雀。两只小孔雀飞上来了,飞絮一般的轻柔,或上或下,或前或后,时起时卧,姿态婀娜多姿,充分展示了南方水乡的特色。南:下面是插播广告时间。北:广告同样精彩。南:千万别走开哟!广告(四个男孩):看南方的果树,硕果累累;看北方的大雪,满天飞飞。南北都是好地方,有南北,祖国更美丽。耶!广告后有一外国女士登场。外:中国真是好地方,鱼米之乡,北大仓,旅游资源太丰富了,我到底去哪儿呢?南:到我那,我那有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北:到我那,中国的行政中心在我那儿。外:要不这样,我暑假去北方避暑,寒假去南方过冬。南北:不行不行,你还是看了下面的快板表演再作决定吧!五个小演员手持“快板”(小硬面抄的前后封皮翻过来既成),走上了讲台。北方演员(两人):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咱夸一夸,俺们北方资源多丰富啊!咱那黄土高原已以满目青翠了。林茂粮丰,摆脱贫困了。还有农耕要地华北平原,人口,城镇,工矿耕地多密集。南方演员(三人):还有些啥?北方演员:大庆、胜利、辽河、华北大油田,哼(叉腰)南方演员:那有什么!我们有袁隆平培植的超级杂交稻,湖南锡矿山,常宁水口山,云南东川,还有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同仁的汞矿。外:可是,我还是觉得南北都好,叫我怎么决定啊!北:既然决定不了,那再看看下面的歌舞剧吧!南:对,看歌舞剧。南方和北方各派上两名演员。北方演员:嗨!俺们东北有三宝咧,依儿哟喂(唱)南方演员:是不是大宝、二宝、三宝哦?(白,讽刺的语气)北方演员:嗨!那是人参、貂皮和鹿茸,依儿哟喂(唱,得意)南方演员:还有什么?(白)北方演员:还有牡丹,白兰瓜咧,还有煤铁和石油咧,嗨!你们那里有什么咧?没我们多吧!(唱)南方演员:唱山歌咧,夸南方,金鸡纳霜特效药咧,依儿哟喂。天然橡胶,战略物资,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还有水产咧。(唱)外:我喜欢探险,喜欢在大河里游泳,所以你们给我介绍介绍你们那儿的著名河流吧!南:这还不简单,我们那有中国的母亲河----长江。北:你想破坏中外友好关系吗!那可是中国第一大河!把人家害死了怎么办?还是去我们松花江吧!南:你才想把别人害死呢!小心冻得人家鸡皮疙瘩掉一地。还是到我们洞庭湖吧,那里湖光山色遥相映,真是美不胜收。合:到我那,到我那!(争吵)外:你们别吵了!别吵了!别吵了!我已决定了。合:去哪儿?外:哪都去!合:啊!白忙了!合: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去哪儿?为什么?同学们争着谈想去的地方,课堂热烈非凡。这只是我地理课的一个片段。自从我尝试“10+35”教学模式后,每节课都会给我惊喜,让我激动不已。我甚至对每节地理课都有一种期待,希望和他们在一起。我常常抑制不住向我的同事讲我课堂的精彩情景。我的教学反思再也不是无话可说了。我从此还养成了写教学日记的习惯。每当我走进教室时,看到他们洋溢在脸上的兴奋,我就觉得无比的亲近。当我欣赏他们精彩的表演,略带童稚的解说,自创的歌谣、剧本、地图和漫画时,常常被他们的创造力所折服。看到我的学生能在快乐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我由衷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近两个月的开放式教学尝试,让我感悟到教师只有放下僵化的书本,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己去写,而不是强行灌输,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