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和地图知识梳理1、 地球(一)形状和大小1. 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2.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3.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二)纬线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特点:形状都是圆圈;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北极点;指示东西方向。(三)纬度1.划分:赤道为00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0;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2.表示符号:北纬用字母N表示,如300N,南纬用字母S表示,如600S。3.重要纬线:①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②回归线:23.50N(S),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线。③极圈:66.50N(S),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最北界线。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300纬线是低纬地区和中纬地区的分界线,600纬线是中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分界线。(四)经线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2.特点:形状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五)经度1.划分:从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0;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2.表示符号:东经用字母E表示,如1200E;西经用字母W表示,如200W。3.重要经线:①本初子午线:即0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划分界线。②1800经线:既是1800E,也是1800W,习惯上称作1800经线。③200W和1600E经线:200W和16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0W、<1600E,西半球的范围是>200W、>1600E。(六)经纬网1.特点:经线、纬线互相垂直相交;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2.用途:①定位置: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如北京(400N,1160E);②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2、 地球的运动(1) 自转1.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2.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3. 周期:一天(或约24小时)4. 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差。1. 公转2. 定义:地球绕着太阳地旋转运动。3.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4. 周期:一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5. 地理现象: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 五带1. 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2.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3.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北温带、南温带),四季分明。4. 寒带:极圈以内的地区(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3、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 比例尺1.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2. 表示方式:①数字式:用分数表示,如1/1000000、一百万分之一、1:1000000;②直线式:0 10千米;③文字式: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3. 大小判断:比例尺实际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2) 方向:1. 普通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所给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3.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 图例和注记:被称为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颜色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4) 等高线地形图:1. 等高线:①定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②特点: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等高线密集处,坡陡;等高线稀疏处,坡缓。2. 不同地形部位:①山顶:山地的最高处,一般用“▲”;②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最大处的连线,是山地比较高的部分,一般作为河流的分水岭;③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最大处的连线,一般发育有河流;④鞍部:相邻的两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⑤陡崖:等高线重合处。(5) 地形剖面图1. 作用: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2. 绘制方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着某个方向画一直线,然后将该直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一一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等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最后把这些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六)如何选择正确的地图:1。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2。根据查找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