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内容包括第二节、第三节、单元检测题)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复习要点重难点一: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西向东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重难点二: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重难点三:五带的划分。地球五带是对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同步练习一、基础闯关(一)填空题。1、除了 ,地球上其他地方一年中都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2、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 。3、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 。4、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是 。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二)选择题。1、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准确说法是( )A. 顺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2、下列有关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向不同 B、周期相同C、都是围绕太阳转 D、四季变化是公转的结果3、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北半球的哪个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我们身边很多现象,如果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他们是有规律的,如一天内物影长度的变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物影长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短→长→短 B、长→短→长C、长→再长→更长 D、短→再短→更短5、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6、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地球上,一年中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以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除北极点) D.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8、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9、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二月 B、一月 C、八月 D、七月10、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二、图文地理(一)图表综合题1、读右边的地球上的昼和夜示意图(图6),回答:(1)图中A、B两地中,处于白天的是 。(2)由图可知,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象。(3)此时为北半球的 (夏、冬)季,太阳光直射在 线上,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称日。图62、.读下图(图7),完成有关要求。图7⑴A点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⑵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地,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地。⑶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带,②地属于___带。⑷判断:③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方向。(二)材料综合题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七律《送瘟神》材料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8)地球公转示意图(图8)问题:(1)“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 (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 的周长。(2)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当地球公转到位首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3)地球从位置②—③—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自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 到 ;地球从位置④一①-②的运动过程中,武汉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 A.正向南移 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5)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武汉市一中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A.①—② B.②—③ C.⑧—④ D.④—①三、归纳探究(一)动手试试看。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方向会有差异。如果你是有机会飞上北极或南极的上空,俯视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会怎样?你不妨随意找个物体当地球,动手试试:在北极上空看是 (顺或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看是 时针方向。2、做做、想想: (1) 你玩过手电筒吗?当如箭头“↓”和“↙”摆放手电筒时,你发觉手电筒的亮光有什么变化? 。想一想:早上和中午的阳光哪时更猛烈? 。同样是中午时的太阳,冬天和夏天哪时更猛烈? 。图9 图10(2)上图(图9、图10)是“某地冬季和夏季的日照状况图”,认真观察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图9、图10两图哪一个是夏季? ,理由是 。(二)当导游你知道吗?在广东从化的太平镇有一个北回归线公园,里面有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现在,你们社区小学有个班想请你去当导游,游览这个北回归线公园。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做一回“导游”。1、好多小朋友不大清楚 “北回归线”是什么,你能告诉他们吗? ;它的纬度是 度。2、有的小朋友问,如果在这个公园里沿着这条“线”走,会朝哪两个方向走呢?3、你告诉他们回归线是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有个小朋友把双脚跨过这条“线”,这时,高兴的喊着,我现在脚跨 带和 带。4、一天很快过去了,有的小朋友还想下次再来,他们问你在一年中哪一天来这最好?5、有小朋友问你太阳是不是每天都是在同一时间升起?如果不是,你能说说太阳在一年里升起时间的规律吗?四、中考链接(广东省中考题)读下面一段话:儿子骄傲地对他父亲说,他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父亲说,这不稀奇,我已经绕太阳转60圈了,我还准备转几十圈呢!请你回答:1、儿子的职业可能是 。2、父亲的话是真的吗? 。为什么? 。3、一般来说,我们绕太阳转一圈需要的时间是 。走南闯北为什么一分钟会有六十一秒 众所周知,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每分钟为60秒,所以一天有86400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1985年8月1日上午7点59分有61秒钟,所以这一天也比平时多1秒——有86401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我们的地球并不是一个绝对匀速自转的刚性实体,大气层、海洋和液态内核都有相对于地球整体的“独立运动”,这些运动造成的摩擦力会干扰地球自转;有时对地球有“刹车”作用,使转速变慢,有时也会推动地球加速。所以国际时间局(BIH)规定,每当地球自转变化的累积值接近1秒钟时,就要在这一年国际标准时间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钟末尾增加或减去这1秒,称为“跳秒”。换成北京时间,则是在7月1日或第二年1月1日上午7点钟最后一分跳秒。 跳秒有两种,需要额外加上1秒的称为“正跳秒”,其计时程序为:58秒,59秒,60秒,61秒(即0秒),1秒,2秒……。另一种情况是减去1秒,称为“负跳秒”,这时1分钟只有59秒,程序是:……58秒,59秒(0秒),1秒,2秒……。由于近期地球自转有变慢趋势,因此这几年基本上都是正跳秒,1980年在1月2日跳,81、82、83年在7月1日跳,但84年没有跳。据国际时间局通知,今年仍定在北京时间7月1日进行正跳秒,所以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日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接收天文台发播的短波时号,听一听有61个滴答”的1分钟。 摘自:张伟锷等《中国·世界·宇宙——地理文摘精萃》参考答案:一、(一)1、南北极 2、热带;南寒带 3、24小时 4、一年 5、昼夜更替(二)1、D 2、D 3、B 4、B 5、B 6、B 7、C 8、C 9、B 10、A二、(一)1、(1)A ⑵昼夜更替 ⑶夏;北回归线;6月22日;夏至2、(1)90 E;60 N ⑵①;④ ⑶北寒带;北温带 ⑷正北;西北(二)(1)自转 赤道 (2)春分日 赤道 夏至日 北回归线 (3)赤道南回归线 (4)昼越长、夜越短 (5)BD (6)C三、(一)1、顺;逆 2、(1)垂直摆放更亮;中午的;夏天的 (2)图9;太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地上,图9的更小,说明太阳光更接近直射,就是夏季。(二)1、这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这一天这里能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23°26′N(23.5°N)2、东或西 3、热带;北温带 4、每年的6月22日;这天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正在北回归线上,一年中这一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5、不是,每年冬至起(12月22日左右),太阳一天比一天升起的早,只到夏至(6月22日)。然后一天又一天比一天短,只到冬至。四、1、宇航员。2、真的,因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父亲活了60岁,所以说绕地球转了60圈。3、一年第三节 地图复习要点重难点一: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重难点二:地图上的比例尺。关于比例尺,我们要掌握四点。一、比例尺的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二、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三、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四、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重难点三:地图上的方向。我们看地图时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是:一般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北方。经纬网定向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读图,判读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 A.正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东南方向解析: 1、通过读图分析,明确 A、B两地各自的地理坐标。左图从标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入手,明确其是一幅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方位投影图,图中的纬线呈同心圆,纬线间隔30度;经线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射线,经线间隔45度;根据A点在图中经纬网的位置,判定A点的地理坐标是:135度E和赤道的交点上。2、该题提供的图中的右图,从图中标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入手,明确其是一幅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方位投影图,图中的纬线呈中心圆,纬线间隔为30度;经线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射线,经线间隔为45度;根据B点在图中经纬网上的位置,判定B点的地理坐标是:45度E和15度N的交点上。3、第二,再明确A、B两点的地理坐标的基础上,再运用所学过的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断事物的一般方法,把A、B两地点的地理坐标转换在同一幅经纬网的图上,去认定A、B两地点的彼此方位。答案:D同步练习一、基础闯关(一)填空题。1、地图的三要素是: 、方向和图例。2、有的地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用“ ,”定方向。3、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称为海拔。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5、五种基本地形是:高原、 、丘陵、 、盆地。(二)选择题。1、在一幅比例尺为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直线距离为4㎝,则这两个城市的实地距离为( )A、10㎞ B、100㎞ C、1000㎞ D、25㎞2、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是( )A.1∶10000000 B.1∶100 C.1∶1000000 D.1∶100000 3、某校园长为300米、宽为200米,若将该校园平面图绘制在35×25厘米的纸上,你认为要选多大的比例尺较好( ) A.1:1 000 000 B.1:100 000 C.1:1 000 D.1:104、正确表示地图方向的是( )A、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对应为南 B、北极地区逆时针方向是西C、经线指东西,纬线指南北 D、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东右西。5、在点A(0度;0度)正西方向的是( ) A.0度,30度E B. 90度S,30度E C.10度N,0度 D.0度,40度W6、关于图例和注记叙述正确的是( )A、地图上的文字叫图例 B、地图上的数字叫图例C、图例就是注记 D、地图上的符号叫图例7、在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绿色通常表示的是( )A、高山 B、平原 C、丘陵 D、海洋8、读等高线地形图(图11),正确的说法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图119、如果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在某个地方重合在一起,则该部位地形是( )A.鞍部 B.陡崖 C.洼地 D.山峰10、甲地海拔400米,乙地海拔200米,则甲乙两地相对高度:( )A、400米 B、200米 C、600米 D、4000米二、图文地理(一)图表综合题1、读等高线地形图(图12),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①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②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___方向。③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图122、读下面某地的等高线图(图13),回答:(1)山顶B 的海拔在______米以上,山顶A在B的_________方向。(2)为了防止公路两侧山体滑坡,下列措施有效的是:①植树造林;②控制车流量;③整理加固裸露岩体;④修筑梯田(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高速公路的走向是_________。(4)高速公路选择图中地形部位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图13(二)材料综合题材料1: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媚尼风景区”旅游。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图14)。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4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 。(填数码)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 理由是: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 4、C处的地形是 ,该处的海拔高度为 。5、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6、尼湖风光、媚河漂流探险、古寺探幽、山顶观日出等媚尼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 ,理由是:三、归纳探究(一)探究比例尺的相关内容。(表现、作用、大小的判断以及比例尺的大小与反映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问题1: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 问题2: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问题3: 以“北京市地图”(图15)和“中国地图”(图16)为例,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哪些方面的表现不同?通过探究,能得出什么结论。填写下表: 图15 图16问题 答案北京市地图 中国地图两幅图表示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 两幅图所表示的北京的地理事物,哪幅图详细?哪幅图简单? 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哪个小? 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得出的关于比例尺特性的结论是:(二)根据暑假某一天自己的外出活动(可以是去某地或某景点旅游、去亲戚家、去同学家外出办事等)画一张暑假一天的行程图要求:1.图的图幅一样大,都用A4纸,自己定出比例尺。2.以某一点(家或某建筑物)为中心点,确定方向3.按时间顺序,画出自己的走过的路线图,并注明街道、主要建筑物,主要交通站点。4.根据所看到的景物不同,自己设计图例方法:1.确定自己的外出路线(外地、本地、附近街道),估算外出某点距出发点的最长的距离,确定比例尺。(可查阅有关地图,在图上量测两点的直线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2.确定方向时,可参照地图上的方向,确定所去的不同地点的相互关系。3.可参照地图,根据自己的活动范围,进行取舍、概括,变成自己的行程图。四、中考链接1、(威海市)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8 000 000 B. 0 800 1600千米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千米 D.1:8 000走南闯北沧桑变迁话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各种不同的文字、符号和颜色,将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缩小概括而成的图。其大致可分为:政区图、旅游图、交通图、军事图和信息图等等。 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3800年一幅描绘流经北曼斯波德·米亚的幼发拉底河的粘土片。而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地图则是公元1115年的中国西部地图,即宋杨甲编著的《六经图》中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而世界上最大的地图则是美国人鲁本.霍尔于二十世纪初绘制的。这个被世人称为"天堂全景图"的巨图最后定名为《加利福尼亚模型巨图》。该图长137.2米,宽5.5米,重达43吨。 1975年在河北省平山县发掘的战国中山国墓中出土了一幅公元前310年刻在铜板上的《兆域图》,此图长96cm,宽48cm,厚0.9cm,重达29.5公斤,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平面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比例的铜板建筑平面图。 一张地图看似普通,实则聚集了数学、地理、测绘、色彩和符号等多门学科,以精湛的造纸、印刷、编排、摄影和化工等技术,翔实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地理概况、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及综合信息,所以,每张地图都具有了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经济价值。据报载,一本吉德斯.曼柯特的1571年欧洲地图册,在伦敦沙斯比拍卖时最高卖价为70万美元。 目前中外地图的种类已超过了3个亿,这其中既有古代及近现代省市县的区域图、交通图、导游图、战事图、形势图,也有较为专业的水文、气象、人口、海运、产业、信息、商贸示意图。地图的材质除了普通用纸外,还有金、银、铜、铁、铝、牛皮、羊皮及丝绸、麻布、石头。在花样品种上,除了平面地图之外,还有立体地图、折扇地图,邮品、火花、手绢、名片、箱包等形式的地图。参考答案一、(一)1、比例尺 2、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垂直距离 4、密集;稀疏 5、山地;平原(二)1、B 2、A 3、C 4、A 5、D 6、D 7、B 8、D 9、B 10、B二、(一)1、鞍部;山谷;陡崖(1)400米以上(2)西南(3)B处 2、(1)300;西北(2)B (3)东北西南 (4)此处为山的鞍部,从此处通过既节省距离,又便于施工,使公路不需要爬很高的坡度。(二)1、① 2、从A到B快;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4、山顶;900多米 5、② 6、山顶观日出;该地区的最高山顶不足1000米,难以观赏到好的日出效果。(其它答案只要解释合理也可)三、(一)1、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2、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3、(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2)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二)略。四、B地球和地球仪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3.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 B.二个C.三个 D.四个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 )A.160°W B.20°WC.160°E D.20°E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B.66.5°N,180°C.66.5°S,20°WD.66.5°S,160°E7.图17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图17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不停地自转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9.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B.该地处于北半球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C.南极有极昼现象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11.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D.九月十日教师节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0 50D.1/50000的比例尺比 千米的比例尺小13.在1:1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A.62000千米 B.620千米C.620000千米 D.6200千米14.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 B.1/100000C.1:10000000 D.1/100000015.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16.关于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绘制学校平面图宜采用小比例尺B.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辨方向C.在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D.各种彩色地图上的绿色部分都表示平原17.关于图例和注记的解释,正确的是( )A.图例是用来表示各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B.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符号C.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D.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是用一样的符号18.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A.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19.将1:3000000的原图比例尺放大或缩小一倍,则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上一厘米各代表的实际距离是( )A.60千米和15千米B.15千米和60千米C.30千米和60千米D.15千米和30千米图1820.图18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二、综合题(共计60分)21.读图19回答下列问题:(1-4题每空1分,5、6题每题2分,共计12分)图19(1)这幅图表示的是_____月_____日太阳光照射情况,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纬______度。(2)A点的昼长_____小时,B点的昼长_____小时,C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3)这一天,你家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南、北半球哪个半球得到的光热多?答:________。(5)南、北半球各进入什么季节?答:___________________。22.读图20填下表:(每空0.5分,共10分)图20A B C D经度纬度所在半球 东西南北所在温度带23.读图21完成下列要求:(第5小题2分,其它题每空1分,共14分)图21(1)图上比例尺为1: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千米。(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方向。(3)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厘米,而实地距离是_______米;(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高度,表示高出______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5)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6)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第一小题4分,其他每小题2分,共14分)材料1:深秋的星期天,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家住美丽小城滨湖的小明、小红、小华的好心情,他们相约去湖滨公园划船。材料2:“滨湖市区”略图(图22)图2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处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华的家,你能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描述一下它们的具体位置吗 (2)图中铁路的走向大致是 方向。火车站在宾馆的 方向。(3)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汇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 。(4)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5)如果三位同学划船保持每分钟20米的速度从A处到B处需要多少时间 。(6)小明他们下个星期天计划去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他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25.地球上分为哪五带?五带以什么为分界线?(10分)附:参考答案一、1、B 2、D 3、D 4、C 5、A 6、C 7、D 8、B 9、C 10、A 11、C 12、B 13、D 14、D 15、C 16、C 17、C 18、D 19、B 20、A二、21(1)6 22 北 23.5(2)24 12 0(3)(北半球)昼长夜短(4)北半球(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则进入冬季22.见下表A B C D经度 140°E 170°E 160°W 150°W纬度 80°S 50°S 20°N 70°S所在半球 东西 东 西 西 西南北 西 南 北 南所在温度带 南寒带 南温带 热带 南寒带23.(1)50000;0.5(2)西南(3)1.5;750(4)海拔;海平面;4.8(5)F(6)鞍部;山脊;山谷24.(1)可以根据与火车站、运动场、湖滨公园等标志性建筑的相对方位来描述、(略) (2)南北 西南 (3)a运动场 (4)逆风 (5)45分钟 (6)地形图25.地球表面根据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为下列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3.5°N和23.5°S是热带的分界线;23.5°N和66.5°N是北温带的分界线;23.5°S和66.5°S是南温带的分界线;66.5°N是北寒带的分界线;66.5°S是南寒带的分界线。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