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篇 人际你我他 方案十四 理解父母(二) 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篇 人际你我他 方案十四 理解父母(二) 通用版

资源简介

方案十四 理解父母(二)
一、辅导目标
1.学生能够加深对自己父母的了解,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思。
2.愿意以真诚的态度和父母沟通交流,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二、辅导准备
1.预先同家长联系,邀请家长同孩子一起参加辅导(爸和妈至少来一位),并向家长说明辅导目标和注意事项。
2.建立家长联系名单,眼罩1个/人,歌曲《感恩的心》、《感谢你》,
问卷1张/人。
三、辅导过程
(一)我所了解的父母
1.请所有学生和家长围圈而坐,请部分家长介绍一下自己孩子的格。
2.教师导入:在座的每个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都了如指掌,询问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看谁最了解自己的父母。
3.为每位学生分发一张问卷《我所了解的父母》,并播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请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写出相应内容。
我所了解的父母
妈妈生日
妈妈最喜欢吃的食品
妈妈所穿鞋子的尺码
妈妈的兴趣爱好
妈妈年轻时的理想
妈妈最得意的一件事
妈妈最后悔的一件事
妈妈的最大优点
妈妈对我的期望
爸爸生日
爸爸最喜欢吃的食品
爸爸所穿鞋子的尺码
爸爸的兴趣爱好
爸爸年轻时的理想
爸爸最得意的一件事
爸爸最后悔的一件事
爸爸的最大优点
爸爸对我的期望
4.学生填写完后,请部分同学分享他(她)对父母的了解。
5.教师简单总结并提示不了解自己父母的学生要多和父母交流沟通。
二、爱之寻找
1.教师宣布活动内容和规则每个学生在戴着眼罩的状态下寻找自己
的父母,当找到后要拥抱自己的父母。
(1)请所有学生集中在教室中央,助教为其分发眼罩,在统一的时间里带好。
(2)请所有家长朋友在教室四周围成一个圆圈站好,左右间隔一定的距离。
(3)学生带好眼罩后,请学生原地转三圈,整个过程中不能动眼罩。
(4)请家长朋友一起沿着同一个方向走动几步后在原地站好等待被寻找,不能用任何方式提示自己的孩子。
(5)整个过程中所有人不得讲话,要注重内心体验。
2.第一轮活动开始,孩子寻找自己的父母,父母在原地静静等待孩子的找寻,直至所有孩子找到自己的父母时结束。
3.第二轮活动,请“孩子”和“父母”变换角色体验活动,同样的规则,请父母戴上眼罩来找自己的孩子,找到后拥抱自己的孩子。
4.教师引导:(请所有人轻轻闭上眼睛)当我们最初戴眼罩的时候,我
们是怎样的心情?当我们蹒跚学步般地去寻找我们最爱的人——爸爸、妈妈或是孩子的时候,是否浮现出他们清晰的轮廓?这让我们的内心想到了什么?我们又是如何找到了我们最爱的人?这个活动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5.分享阶段:请孩子和父母挨着,全班围坐成一个大的圆圈进行交流
分享。
6.教师总结我们感受到丝丝不断的亲情,拥有亲情的我们备感幸福,但很多时候,亲情也是互相维护的,作为孩子的我们也许很多时候,很多话却不愿意给爸妈去说,也许在某些事情和观点上与爸妈的意见不一致,也许对于爸妈对自己的要求不理解或排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理解自己的父母,更要记得多和父母去沟通。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要宽容他们成长中所犯的“非原则性”错误,因为他们需要你们的帮助和支持……
(三)爱之表达
L.教师导入“爱”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我想,此时很多同学一定有很多“爱和感谢”要表达给我们的父母,下面就有请部分同学协同你的父母上台来进行分享。
2.学生带领父母上台进行分享,助教播放背景音乐《感谢你》。
3.教师针对现场生成效果做恰当的总结,并宣布辅导结束。
建议与说明
1.我所了解的父母。活动中,向学生说明要本着真诚的态度。对于有
些问题,个别同学不愿意回答时,教师不要强求学生回答。
2.在“爱之寻找”活动中,学生寻找到自己的父母后,若学生不能开
放地表达,助教可示意其拥抱,拥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