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3章)生物练习题(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3章)生物练习题(一)

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生物练习题(一)
(第五单元第一至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把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生活在水里 C.有口无肛门 D.背腹扁平
2.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A.口、触手、咽 B.口、咽、消化腔
C.口、咽、肠、肛门 D.口、咽、肠
3.下列是蚯蚓身体结构特点及其作用或意义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一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
B.体壁分泌黏液,且密布毛细血管一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C.身体腹面有许多刚毛一配合体壁发达的肌肉使身体蠕动
D.身体前端有环带_灵敏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4.小军在做“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实验时,把刚从土里挖出的蚯蚓洗干净后放在干燥的纸盒里,结果第二天做实验时发现蚯蚓全死了.请你分析蚯蚓死亡的原因
A.皮肤干燥,无法呼吸 B.纸盒里缺少空气
C.纸盒里缺少食物 D.纸盒里缺少空气、食物
5.下列各项中,区分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是否有口 B.是否有肛门
C.是否自由生活 D.身体是否分节
6.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7.下列动物中,不具有外骨骼的是
A.蜗牛 B.蜘蛛 C.蝗虫 D.蜈蚣
8.有关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B.果蝇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节肢动物的数量最多,软体动物的种类最多
D.蜗牛的运动器官是足
9.如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蝗虫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③腹部
B.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蝗虫的足和触角分节
D.蜘蛛不是昆虫,但它和蝗虫都是节肢动物
10.珍珠贝和三角帆蚌常被人们用来人工培育珍珠,珍珠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结构有关
A.贝壳 B.外套膜 C.鳃 D.斧足
11.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①卵生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12.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主要是完成
A.取食 B.排便 C.呼吸
13.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对大鲵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D.排出口腔中污物
C.成体可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游泳
D.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14.很多爬行动物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性个体还是雌性个体,与孵化时温度有关。下表为不同温度下三种爬行动物雄性个体出现的百分率,其中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是
A.密西西比鳄 B.红海龟
C.绿草蜥 D.密西西比鳄和红海龟
15.下列关于鸟类特征的叙述中与飞行无关的是
A. 前肢变为翼 B.身体呈 D.流线型,体表被羽毛
B.含量大,消化能力强 D.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有壳保护
16.鸟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A.肺 B.气囊 C.气管 D.箨和气囊
1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体温恒定,生存环境扩大 B.神经系统发达,反应灵敏
C.胎生提高了产仔率,扩大了后代数量 D.哺乳行为,增加了后代的存活率
18.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杂食性生活相适应
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胎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9.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
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C.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
D.人体的运动可以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而不是必须
20.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寻觅食物 B.有利于逃避天敌
C.为了产生动物的行为 D.有利于争夺栖息地和进行繁殖
21.下列关于骨骼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运动中起着动力的作用 B-能接受神经的刺激产生收缩
C.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 D.每块骨骼肌必须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22.下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C.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23.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做实验可以用手直接移动桥
D.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可以避免偶然性
24.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
①蚂蚁觅食②蜘蛛结网③工蜂采蜜④老马识途⑤鹦鹉学舌⑥大象骑车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25.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以控制蛾蝶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直接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A.信息交流 B.交配 C.运动 D.摄食
26.下列动物中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A.蜜蜂 B.家猫 C.大熊猫 D.华南虎
2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一群工蚁在筑巢 B.一只工蜂在巢前跳“8’’字摆尾舞
C.一群飞向灯火的飞蛾 D.一群大斑马围成圈保护3匹小斑马
28.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B.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年长者是“首领”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
D.失去雏鸟的红雀在育雏期间给鱼喂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29.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关系韵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体内,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农牧业生产
B.扁形动物中的蚯蚓既能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净化环境的作用 。
C.许多软体动物的贝壳是重要的中药材
D.腔肠动物中的海蜇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30,对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与植物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B.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D.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 0分,共.40分).
31.实验探究(10分) 。
某同学想探宄“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这个问题,以下是他的设计思路与实验装置,请你帮他完成这个探究:

(l)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2)制订计划: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要控制 ,他必须设计 实验,才更具有说 服力。
在这个实验中 是变量。
实验步骤:
①备一个盒子,以盒子的中线为界,A侧在底部铺上一层湿土,B侧在底部铺上一层 ;
②在A和B的中央各放入数量、形态、大小、活力都 的蚯蚓,盖上盒盖;
③实验过程中,保证盒子两侧蚯蚓所需的其他条件要 ;
④观察,记录:几分钟后观察盒子两侧蚯蚓的生活情况。
(3)实验结果:
大多数蚯蚓从 爬向 (填“A’’或“B’’)。得出结论:
32.读图理解(10分)
根据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 】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能增强关节的特性。
(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____,此结构能增强关节的 特性。
(3)图中【 】____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4)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 】从【 】中脱落出来现象,造成脱臼。
33.资料分析(10分)
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
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资料三:蚯蚓和小白鼠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l)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 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
(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 。
(3)资料三中,蚯蚓走‘个形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蚯蚓属于 动物(选填“无脊椎’'或“脊椎”),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兴趣小组训练蚯蚓走“T形迷宫,采用 的研究方法是 。(填“实验法,或“观察法”)
34.综合应用(10分)
提起法布尔的《昆虫记》,你或许会想起“迁徙的蜘蛛”、“会唱歌的蟋蟀”、还有“勤劳的蜜蜂”等十分有趣的故 ……请回答:
(1)法布尔记录的动物体内均无脊柱,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2)蟋蟀唱歌是为了吸引异性,此时起信息传递作用的是. 。
(3)蜜蜂在采集花蜜的同时,也会帮助植物 ,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体现了蜜蜂和植物之间__的关系。像蜜蜂一样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 。
(4)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这体现了社会行为的哪种特征?
(5)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被更快分解,说明动物能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练习题
生物(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请把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D A D A A C A B C C B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A C D B C C A A C B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1)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
(2)单一变量或变量唯一 对照 土壤的湿度 干土 相似 一致
(3) B A
(4)蚯蚓喜欢在土壤潮湿的地方生活
32. (1)⑤关节软骨 灵活性
(2)②关节囊 牢固性
(3)③关节腔
(4)① ④
33. (1)先天性 学习
(2)遗传物质 遗传 环境 适应复杂的环境
(3)学习 无脊椎 小白鼠 实验法
34.(1)无脊椎 蜘蛛
(2)声音
(3)传粉 合作 白蚁
(4)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5)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