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理)
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保存好,答题卡收回。
一、单选题(25道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发离
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3.下列关于显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杂合子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
4.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  )
A.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 B.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
C.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 D.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
5.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与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为(  )
A.3∶1 B.15∶7 C.9∶7 D.15∶9
6.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
7.科研人员为探究某种鲤鱼体色的遗传,做了如下实验:用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F1全为黑鲤,F1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杂交组
F2总数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黑鲤
红鲤
黑鲤
红鲤
黑鲤∶红鲤
1
1 699
1 592
107
14.88∶1
2
1 546
1 450
96
15.10∶1
A.鲤鱼体色中的黑色是显性性状
B.鲤鱼的体色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
C.鲤鱼体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F1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1∶1
8.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当R、C基因(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黑色∶白色=3∶1 B.黑色∶棕色∶白色=1∶2∶1
C.黑色∶棕色∶白色=9∶3∶4 D.黑色∶棕色∶白色=9∶6∶1
9.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10.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11.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12.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13.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14.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15.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16、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17.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比为(  )
A.4∶1 B.2∶1 C.1∶2 D.1∶1
18.从某动物产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个,经测定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
B.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19.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②→③过程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C.细胞③中有1个四分体,4条染色单体
D.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
20、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21、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2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RNA是遗传物质 D.DNA是遗传物质
23.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死亡的小鼠体内只存在着S型活细菌
B.死亡的小鼠体内只存在着R型活细菌
C.死亡的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的出现是两种细菌细胞融合的结果
D.死亡的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的出现是R型活细菌转化的结果
24.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5.将含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液中,连续繁殖三代后,将其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的结果如图甲所示。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层中的DNA只含15N标记
B.M层与N层的DNA数之比是3 : 1
C.N'层中的DNA单链只含15N标记
D.M'层与N'层中的DNA单链数之比是7 : 1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8分)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填个体编号)。
27.(14分)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8.(10分)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___。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29、(18分)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DACDC 6-10 CDCCB 11-15 BDCAC 16-20 ADBDD 21-25 ADDCA
26.(1) 隐性  (2) Ⅲ1、Ⅲ3和Ⅲ4
(3) Ⅰ2、Ⅱ2、Ⅱ4  Ⅲ2
27.(1) 绿色 aabb
(2) AaBb 4
(3) 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
28.(1)显性性状
(2)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29.(1) 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2) 乙、丙; 甲 
(3) 8;1: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