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学案导学第二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习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学习重、难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3、季风环流基础知识梳理三圈环流: 、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气压带:有 个高气压带,有 个低气压带风带:地球上有 个风带,他们是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着 的季节移动而移动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高低气压相间分布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被切断的气压带1月7月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呈带状分布三、季风环流1、形成原因 : 、成因:2、东亚季风风向:夏季盛行 、冬季盛行夏季风:成因:3、南亚季风 冬季风:风向:夏季盛行 、冬季盛行巩固训练一、 单项选择题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空气压高,近地面气压低的地方空气就会做垂直下沉运动B.各环流的位置是常年不动的C.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D.大气环流又分为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两部分2.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作上升运动,气压较低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3.图2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 )4.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5.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 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C .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6.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 ( )A.东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右图是“北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圈”,读图回答7-8题7.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8.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图4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回答9.b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二、双项选择题10.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洋流影响. D.台风11.由于热力原因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12.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C.大气运动只表现为水平运动B.大气受热上升后地面可形成高气压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右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一⑧是在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13~14题。1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 ( )A.② B.⑥ C.⑦ D.⑧1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A.② B.③ C.⑥ D.⑦三、综台题15.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并完成下列习题:(1)标出图左侧三圈环流的气流运动方向。准确表示出三圈环流。(2)在圈中相应位置用箭头绘出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3)图中各字母表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 B C(4)图中各数码所代表的风是:① ② ③(5)在地球上哪些气压带、风带的控制下是多雨的 。其理由是16.读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据图分析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 季节。(2)图中气压中心名称B是 ,C是 。造成海陆气压分布差异的原因是 。由于大陆上形成气压中心B,从而切断了 气压带。(3)此时D地盛行 风向的风,E地盛行 风。(4)E地此时盛行风的成因主要是 。(5)E、D两处季风的成因是否相同 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为 月图,B为 月图,理由是(2)A图中高气压的位置在 带,如无海陆热力差异,在其纬度上分布着带,高压的形成原因是(3)①为 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 季,原因是 。(4)②为 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 季。(5)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 ,原因为 。冬季气候特征为 ,理由是 。参考答案1、C 2、B 3、A 4、C 5、A 6、D 7、D 8、A 9、A10、AB 11、AD 12、AD 13、BC 14、BD15、(1)(2)略 (3)副极地低气压带 赤道地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4)中伟西风 低纬信风 低纬信风(5)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赤道地气压带 上升气流16、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热带高压 东南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不同17、1 7 A图大陆形成高气压,气温低 ;B图大陆形成低气压,气温高蒙古-西伯利亚 副极地低气压 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空气下层东北 旱 受蒙古高气压带影响西南 雨 高温多雨 东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寒冷干燥 西北季风来自较高伟大陆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