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期中作业检测社会法治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②三国同盟形成 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④波兰等国独立A. ①②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④②2.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 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 均有损中国主权C. 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该规定颠覆了( )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也” B. “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天下为主,君为客”4.右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介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A.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B.发表《新纪元》一文,歌颂十月革命 C.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D.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5.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A. 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 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 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 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6.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是(? )①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③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④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新学期伊始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以下是纪念长征胜利的部分邮票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 A.胜利会师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过雪山草地9.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下诗句可以印证这一思想的是( )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B.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C.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0.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初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 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B. 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1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D1938年,台儿庄战役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12.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②经济危机使日本走向侵略扩张道路③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④中共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华人华所归国参战 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最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库尔斯克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列宁格勒战役15.下列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转战陕北 ②三大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挺进大别山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③② D. ①④②③16.关于三大战役的伟大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B.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C. 为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D.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7.对下面历史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C.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D. 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的历程18.毛泽东曾就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说过:“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有马列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北伐战争遵义会议一届人大 B. 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三大战役 C.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D. 武昌起义南昌起义十一届三中全会19.如图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C. 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 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民主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2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的理解。(2分)材料二:漫画(右图所示)材料三: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海关如数摊还。三、所有洋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2)指出材料二中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析该事件与材料一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3)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没能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原因。(4分)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止夺取山东的是我们的仇敌,这强盗世界中的一切强盗团体,秘密外交这一类的一切强盗行为,都是我们的仇敌啊!我们若是没有民族自决、世界改造的精神,把这强盗世界推翻,单是打死几个人,开几个公民大会,也还是没有效果。我们的三大信誉是: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1919年5月18日材料二: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材料三: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想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1)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孙中山作了什么军事准备?孙中山逝世后,同志们继承孙中同的遗志,发动了什么军事行动?(2分)(2)结合材料一、三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国际背景及其他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李大钊及材料三中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主张的落实有利于维护全民族利益。(6分)(3)从材料中人物的主张中归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2分)23.(10分)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 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一中的“学生领袖”到“民间去”的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材料二: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材料三: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版)(2)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有哪些?指出毛泽东要去“当山大王”的地方。(3分)(3)结合材料二、三归纳“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3分)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侵占太平洋地区示意图》(右图所示)指出右图中A、B两处在二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其对当时的世界战争形势不同影响。(4分)材料二:抗日战争简表消灭日军军民伤亡经济损失(按 1937 年比值折算)150 多万人3500 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 多亿美元材料三:……20 世纪世界秩序的变动与重建中,中国逐渐主动参与,成为新的世界秩序的受益者。……二战,中国则从世界政治舞台的边缘跃入中心地带,抓住了机遇,参与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并在其中获得了重要地位。——摘编自王建朗《从世界秩序的变迁中观察中国》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请列举能证明这一结论相关史实两例。(2分)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2分)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晨8时,约毛泽东早餐后,余再与之恳切对谈,阐明数次谈论要旨,明告其所谓解放区问题,政府决不能再有迁就,否则不成其为国家之意,坚决表示望其了解也。 ——蒋介石日记? 1945年10月11日材料二: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意义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艾奇逊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结果如何?(2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西方观察家们眼中的国民政府的形象。并说明尽管如此,还要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的目的。(4分) (3)艾奇逊写这封信时,中国局势如何?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原因。 (4分) 九年级期中作业检测社会法治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21.(10分)(1)(2分)(2)(4分)(3)(4分)22.(10分)(1)(2分)(2)(6分)(3)(2分)23.(10分)(1)(4分)(2)(3分)(3)(3分)24.(10分)(1)(4分)(6分)25.(10分)(1)(2分)(2)(4分)(3)(4分)九年级期中作业检测社会法治试题卷参考答案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5.CCABD 6-10.DCBBC 11-15.DDDAD 16-20.CCCDC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21.(1)“至为完美的国家”是指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2)辛亥革命(2分)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3)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依然强大 (2分);中国资产阶级软弱,三民主义是一个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成功(2分)。22.(1)创办黄埔军校,北伐战争;(2分)(2)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爆发了五四运动。在各界群众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维护了国家的尊严;(3分)东北沦陷后,日本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张、杨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归祖国。(3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分,反帝反封建也给分)23.(1)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4分)(2)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坚持武装斗争(2分);井冈山。(1分,湘赣边境也给分) (3)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 (3分,写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给2分)24.(10分)(1)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2分)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标志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2分)(2)二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2分);史实:中、美、苏、英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美英召开开罗会议,会后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中苏美英等国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2分,两例即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 25.(1)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但解放区政权问题等未达成协议(2分)。(2)政治腐败;一党专政(独裁);争权夺利;目的:维护美国在华利益(4分)。(3)局势: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国民党统治已被推翻)(2分)。原因:通过土地改革,解放军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共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