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三 大气圈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经典例题1] 地球大气中,下列变化是上升趋势的有 ( )A.水气和固体杂质的含量随高度增加的变化B.对流层的高度由高纬向低纬的变化C.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的变化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答案】D2.大气的垂直分层各部分大气层的基本特点: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例题] 图5-2表示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①一③题。①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②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③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大气层 ( )A.气温在—50℃~20℃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答案】①B ②D ③C(4)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①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图5-3表明了这种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二是冷空气下沉(地形逆温)。在山谷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会沿斜坡流人低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失。三是空气平流(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②危害: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例题] 图5-4中图甲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m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图5-4中图乙),回答:(1)若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 时。(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 时以后。【答案】(1)10 8 (2)10(2008.省沭中3月)7.从烟囱排出的烟流的扩散的形状与大气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风速较小、地面平坦的地区,可以通过观察烟尘的扩散方式确定大气的稳定程度,观察下面一种烟尘的扩散方式,与之对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d读图2和资料,回答9—10题。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9.冻雨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10.当某地区出现冻雨现象时,该地区 ( )A.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 B.上空有逆温层存在C.正值春秋季节 D.地下潜水位迅速上升(06江苏地理)图4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5“该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10.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CA.50米 B.75米 C.100米 D.150米5.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单位:℃)(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 。风向(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____;气象原因是____;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②,②处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2)工厂排放大量煤烟、粉尘,汽车排放的尾气,使凝结核增多,烟雾弥漫;②处的气温下部低于上部即逆温的存在,抑制了气流的上升,不利于扩散,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商业居民区位于低洼地,气流不易扩散,加重了污染程度。(3)近郊工业区二、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2、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3、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4、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5、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6、气温的水平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7、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例题] 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D.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答案】AD[例题]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答案】(1)C (2)B二、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4.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下图是“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有关。(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相关。(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这种趋势带来的具体危害是 。【答案】1-511.(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4)大气中C02等温室气体增加 引起海平面上升,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三、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如图6-1)3、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4、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1.冷热不均与气压分布[例题]读图6-2 , 判断正确的叙述。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答案】C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见下图6-3);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见下图6-4),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见下图6-5)。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见下图6-6)。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例题] 读图6-7,回答(1)~(3)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a>b>c>dB.气压:d>a>b>c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答案】(1)C (2)B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2、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4.等压线图的判读(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2)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3)判读规律: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2.三圈环流:(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2)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3)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4)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例外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5)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例题]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问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2)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交角的存在,导致 的回归运动。(3)此时A、B、C、D中 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 点;气压较低的是 、两点;气压较高的是 、 两点。【答案】(1)BD(2)黄赤 太阳直射点 (3)B A A CB D四、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1)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2.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例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三个字母所处的气压带应为_______________,如果此时该气压带被切断,使其成为块状气压中心保留在海洋上,其气压中心之一留在E岛附近,另一气压中心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各题均在这一假设条件之下)(2)此时北京日出于___________(方向),日落于___________(方向);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____。半年后,北京日出于___________(方向),日落于___________(方向)。(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时开普敦港温和多雨 ②我国塔里木河正值水量最大的季节③我国北方地区常出现沙尘暴天气 ④罗马此时温和多雨(4)此时一艘轮船从英国开往波斯湾,请问它经过哪些重要的海峡、运河?沿途它的航向与洋流和风向的关系如何?【解析】从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图可知这是北极附近地区,A、B、C处在北纬60o 附近,当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割裂成块状时北半球正处于冬季,陆地形成高气压中心,北印度洋海区为逆时针洋流。【答案】(1)副极地低气压带 阿留申低压 (2)东南 西南 昼短夜长 东北 西北。(3)④ (4)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及苏伊士运河 逆风顺流 顺风顺流 逆流 逆风逆流3.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例题]读图6—16,回答下列问题。(1)东亚夏季风来自 ;南亚夏季风来自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 。(2)C处夏季既能受到 季风影响,也能受到 季风影响,形成 气候;D处属 气候,夏季仅能受到 季风的影响,形成 季。【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别,进而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比较判断能力等。此题的关键是搞清东亚和南亚在夏季的气流运动情况,准确判断出C、D处的地理位置,然后分析出风向及所属气候类型。【答案】(1)太平洋 印度洋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到北半球,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印度低压的吸引,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2)东南 西南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东南雨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概 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主要区别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移动方向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锋面力度 较大 较小 小雨区位置 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主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 小 中 大图示 锋图简图天气图雨区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二、低压、高压与天气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气流方 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水平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天气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对我国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示意图(北半球) HYPERLINK "http:///gb/earth/weather/vary/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HYPERLINK "http:///gb/earth/weather/vary/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gb/earth/weather/vary/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HYPERLINK "http:///gb/earth/weather/vary/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例题]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图7-1),完成1--3题。1.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 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2.在图中②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3.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寒潮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C.丙------台风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答案】1.C 2.B 3.B[例题]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A城市目前是12时,回答下列问题:(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 锋天气图。(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3)这种锋面夏季在我国北方可能位于下列气压场中的 (代号)位置。(4)该锋面将于 (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5)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答案】(1)冷 (2)寒潮 (3)a (4)次日上午8时 (5)前20小时,锋面逐渐向该城市移动,出现较大的风,云层逐渐增厚,并可能出现雨雪天气;以后锋面继续向东前进,冷空气占据城市上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三、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是冷暖气流交锋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锋面活动非常活跃。而且由于锋面在我国东部有规律的南北移动,使降水有规律的南北变动。某些年份的异常会导致东部的旱涝灾害,因此是我国季风区的重要大气系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1.锋面的移动:2.锋面雨带移动的结果(1)正常年份,锋面雨带的移动是北进慢、南撤快,所以造成:①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②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因锋面雨带的徘徊停留出现梅雨;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又因雨带北进出现伏旱。(2)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北旱。[例题]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7-4),回答(1)~(2)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答案】(1)B (2)C[例题]读北半球某区域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此时,B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 地;甲地比乙地 (选择填空)。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3)近日,将有 锋从④地过境。 说明①地在锋面过境后,天气将会出现哪些变化。(4)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 (上升,下降)运动。在②④两地的暖空气中,被迫抬升的是 地。(5)受图中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北方这一时期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答案](1)高(1分) 干冷(晴朗)(1分) (2)c(1分,多选不得分) B(1分,多选不得分)(3)冷(1分)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4)上升(1分) ④(1分) (5)沙尘暴(或寒潮)(1分)(江苏省徐州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例题]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08年12月5日6时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东移南下强冷空气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华北大部、东北地区、黄淮、江淮将有5~7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可超过14℃。材料二:2008年12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15)图15⑴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是由 ▲ 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主要是▲ 。⑵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 ▲ 地,依据是 ▲ 。⑶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⑷此次寒潮产生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 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答案]27.(12分)⑴冷锋 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3分)⑵乙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略 (3分)⑶A (2分)⑷危害:①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强烈降温;②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大风;(2分)措施:①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水产养殖品种应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②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③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④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⑤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⑥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⑦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任答2点,2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四、气候的形成1.影响气候的因素2.气候类型分布及形成示意图3.判断世界气候类型:(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3)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4.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 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丰富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这里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4)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例题]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题。城市 ① ② ③平均气温 (℃) 1月 5 11 2l7月 29 27 26平均降水量(mm) 1月 47 75 57月 150 5 610(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上海 罗马 孟买C.北京 罗马 雅加达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3)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1)B (2)A (3)D大气圈之气候分布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2题。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元/千克)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19~23 1.20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A.30°N~40°N西海岸 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09.淮安)阅读下面的气候资料,回答3~5题。地区 气候资料1月均温 7月均温 12-2月降水量 6-8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① 26℃ 26.5℃ 643 612 2480② -10.7℃ 24.8℃ 45 321 680③ 8℃ 25℃ 345 32 740④ 6.4℃ 27.5℃ 105 425 10153.气候资料中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玉米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②冬小麦③葡萄④水稻C.①椰子②甜菜③油橄榄④甘蔗 D.①甘蔗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柑橘4.表中气候资料与国家主要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A.①英国 B.②中国 C.③智利 D.④美国5.表中四个气候区荒漠化现象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6、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1)说明200C等温线西半段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析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3)试说明PQ两地的气候差别。7.图18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图19是两幅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从图18的信息判断:该地区东南部的地形是 ,判断理由是 。(3分)(2)图19的两幅气候统计图中,反映图18所示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图。(1分)(3)从水系、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该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原因。(3分)(4)试评价影响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6分)[答案]1-5ACCBB6、(1)西半段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由于西侧海洋为秘鲁寒流经过地区,温度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2)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经营;距海港近,有利于商品经营。(3)P点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由于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年降水丰富。而Q点地处大陆东岸,形成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7(1)平原(1分) 海拔在200米以下(1分),河流曲折,村落较多(1分)(2)①(1分)(3)支流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地势平坦;降水集中(共3分、各1分)21世纪教育网(4)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东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共3分、各1分)不利条件:有寒潮、台风、旱涝等自然灾害;土壤贫瘠、酸性强;西部丘陵地带的陡坡不宜发展种植业www.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80 C -50 C -10 C 20 C 温度/ C20 C20 C20 C20 C5012高度/Km图5-1A甲散射吸收太阳辐射B地面吸收乙C大气吸收大气辐射丙D冷却高 低 高低 高 低等压面(线)受热受热图6-1图6-8图6-10图6-11“南亚撇 东亚捺”① ② ③ 日期气压(hpa)甲乙丙丁图7-1干冷 冬季风湿热 夏季风年降水量递减4、5月 华南地区6、7月 江淮地区7、8月 北方地区雨带位置图7-3图16(单位:百帕)纬度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纬度不同、热量不同)大气环流季风环流洋流因素陆海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比夏季温度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同纬度海洋比陆地冬季气温高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暖流: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图18图19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