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地球运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二 地球运动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二 地球运动专题
从宇宙看地球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如撒哈拉沙漠太阳能丰富。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赤道地区多对流雨,阴天多,太阳辐射少;台湾岛、海南岛东南部为迎风坡,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而西北部为山脉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故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
11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②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例题] 下列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 ( ) 【答案】B
A.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 B.卫星C.吉林1号陨石 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例题] 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D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例题] 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 )
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
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答案】C
[例题] 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迅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
【答案】A
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例题]图1-2中,三点的地理位置分别是:A点经度 、纬度 ;B点为经度 、纬度 ;C点经度 、纬度 。
【答案】
A(10°E,23°26′N) B(90°E,赤道) C(45°W,66°34′)
(2)空间定位(3)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南极点出来全是北,从北极点出来全是南。
②两之间的方向是东西和南北的叠加;③按照劣弧判断方向.
[例题]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答案】D
(4)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所示范围大小
①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
②赤道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cos该地纬度
③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④图幅相同的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例题]图1-3是“我国某区域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2)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 )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3)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答案】(1)B (2)B (3)C
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
1. 时区和区时
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例题]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答案】C
北京时间: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注意在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题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时。
世界时:即格林威治时间,零度经线的地方时。
2.地方时:(1)概念: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
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
(4)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例题]一艘轮船,于2004年1月25日上午10点从,上海港起航,经过90整天后越过太平洋到达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西八区),问到达地是几月几日几点钟
【答案】2004年4月23日18时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选择题答题表中。
(06重庆文综)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2006年4月18日10时50分左右(以10时50分计)到达西雅图(西八区。当地采用夏令时,即比区时提早1小时的时间),开始了为期12天的对美国等国的国事访问。据此回答1~2题。
考点:区时计算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4月18日1时50分B.4月18日18时50分C.4月19日1时50分 D.4月19日2时50分
考点:赤道是昼夜平分的;东半球的范围;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西雅图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
A.20°W向东到2°30′E B.20°W向东到92°30′E
C.2°30′E向东到92°30′E D.92°30′E向东到160°E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3~4题。
考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
3.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考点: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一条是180度经线,一条是零时所在的经线。
4下面四幅图中(中心是极点,箭头指示地球自转方向),当斜线区为3月21日、北京为3月22日晨6时,正确的示意图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考点:晨昏线的特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5.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则甲地为
A.7日4时 B.8日8时C.7日8时 D.8日4时
二、综合题
考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夜半球的分界线为0时。
6.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回答下列问题:
⑴此日,当a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
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9点 B.图中a、b两点经度相差90°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为90°
1-5CABDB6.⑴19:00 ⑵B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
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经典例题1]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26′
C.A在B的东南方向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二、地球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例题] 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一月初
C.地球从A点出发到A点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
【答案】D
三、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3、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例题] 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公转共同产生的【答案】B
(4)常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
(5)常见日照图的判读
①确定南、北极:在侧视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者为北极,顺时针自转者为南极。
②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
③确定特殊点的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此正相对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④确定太阳出没时刻:某地日出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没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在极昼、极夜的区域则没有日出、日落现象。
⑤确定昼夜长短:由晨昏线分割的同一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可以通过读经度差数进行判断。
⑥确定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度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
[例题]读图4-7,回答:
(l)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由是 。
(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3)当AC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 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4)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 线。
(5)当H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 、 。
【答案】(1)12月22日 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
(2)23°26′N (3)夏至 冬至 春分或秋分 (4)20点 晨线 (5)DF AC
2.地方时
[例题] 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量北极星的高度(如图4-9)。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36°34′N,90°E B.60°N,150°E C.30°N,90°E D.53°26′N,150°E
【答案】C
[例题]图4-10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3)A地地方时应为________时________分至________时________分之间。
【答案】(1)A点位于图中20°W~0°之间的赤道上
(2)7;1 (3)10;40;12;0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1)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如图4-11)
(2)意义: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
四、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例题] 读图4-15(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
①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东经70° B.东经90°C.西经70° D.西经110°
②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答案】①A ②C
[例题] 如果地球的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变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京与纽约的昼夜长短一样 B.广东地区的四季更加分明
C.北半球中纬度7月份气温将变高 D.大气环境将改变,两极变暖
【答案】A
五、主要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3、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4、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例题]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①~③题。
①该地的经度约为 ( )
A.120°E B.125°E C.115°E D. 110°E
②该日可能在 ( )
A.11月 B. 9月 C.7月 D.5月
③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    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答案】①B ②A ③A
[例题] 如图是整个昼半球俯视图,C点昼长为8小时。
①此日正确的叙述 ( )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表示春、秋分
C.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D.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
②关于D点正确的叙述是 ( )
A.经度为20°W B.昼长小于12小时
C.位于昏线上D.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大于B点
③关于E点的正确叙述是 ( )
A.位于澳大利亚大陆 B.位于开普敦的西南
C.位于北美洲 D.位于马来群岛上
④B、E两点的昼长分别是 、 。
【答案】 ①D ②C ③D ④24小时 12小时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例题]图4-21是我国北京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_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
(2)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京日出时刻太阳在________方向,日落时刻太阳在________方向。
(4)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阴影朝向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3)东北;西北 (4)都朝正北方
②楼房间距的问题: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时,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楼高的关系如图4-22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等于h·cotH。
③热水器的角度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图4-23所示,α+H=90°时效果最佳。
[例题]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条件显著改善。请读下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
冬半年取负值。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了两幢商品住宅楼(上图),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楼一层的一套房子。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9个月
(2)为避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阳光直接照射。那么在两幢楼房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A 20米 B 30米C 40米 D 50米
【答案】(1)C (2)B 21世纪教育网
补充: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相关变式圈
A.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B.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C.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4.四季更替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www.
60 N
90 E
140 E
图1-3
图1-6
加一天
减一天
今天
(7月7日)
昨天
(7月6日)
0时经线
(自然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界线)
昨天
(7月6日)
180°
(向东)
北极
图4-3
图4-5
图4-9
图4-10
图4-11
图4-18
图4-2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