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山东郓城一中2009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难点突破区位类型难点概述“区位”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贯穿高中地理教材的始终,尤其是人文地理部分。地理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的空间联系。“区位”和“布局”意思相近,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客观存在,后者强调主观安排;前者强调微观(如某个农场,某个工厂,某个城市区位),后者强调宏观(如农业、工业、城市的总体布局)。因此“区位和布局”是指人类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如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和布局、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和布局、城市的区位和布局、交通的区位和布局等,这部分内容是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运用这些理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加强这部分的考查,印证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新课改理念,所以该知识点已成为近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教师在进行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必须对此类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知识整合】复习时在掌握以上知识框架时,再把各类区位因素横向比较,找出共性:即都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三大因素影响。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技术条件是保障,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同时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不一致,其影响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农业的劳动对象是动植物,因此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的影响较突出。工业的成本高,污染重,故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和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更明显。城市是人类的居住地,并逐渐形成和演化,所以适合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影响因素不断变化是其特征。交通线的建设目的性强,并要安全、省工、高效,所以社会经济因素对其线路选择的决定性更突出,同时直接受自然条件中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的影响,技术的保障作用也很明显。2.重视分析过程,构建思维模式在构建了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思考区位布局类问题时应重视以下问题分析过程,在构建了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思考区位布局类问题时应重视以下问题分析过程,从而构建思维模式。下面以农业为例说明该类问题的思考过程:第一步:全面性。分析一地的区位因素时,一定要有综合的思维、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如在分析有关农业区位布局类问题前应先回顾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框架。第二步:主导性。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上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该区域不可能全部具有,所以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如农业区位布局类问题,区域不同,其主导因素也各不相同:东北大豆种植、江南丘陵茶叶——土壤;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热量;河西走廊粮棉生产、南疆商品棉种植——水源;云贵高原梯田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地形。第三步:动态性。区位因素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例如,某个工业地域的繁荣、衰弱等皆是由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综合延伸】区位问题答题要点区位优选的核心是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说明主体区位需求的满足程度。(一)、城市发展的区位分析1、城市新区的发展区位选择——从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分析比较城市各个方向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重点方向。(大比例尺的平面图上)例:分析浦东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应从上海市的城市发展需求出发来分析,上海城市在扩张、“退二进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成服务型、信息化、国际化大都市。故扩大其中心商务区的功能是关键。可答为:①紧邻外滩老商务区,历史基础好;②、与老城隔江相望,易发展成一个整体;③、地势低平、水源方便;④、老城区人口、工业、商业活动高度集中,环境问题重,急需减压。⑤、滨江临海,交通方便。2、城市 “点状”的区位分析(小比例尺的平面图上)。多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形成多与自然条件相关——气候优越、地形平坦、水运、水源便利、矿产丰富。发展多与经济壮大有关,如交通的发展、经济的开发有关。如重庆市的形成和发展区位:①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②直辖市。③西南重要的工业基地。(二)、某工业部门设置地理位置的选择1、国内两地或多地的比较区位优势(1)、(小比例尺图上)例:A、分析为什么“东风二汽”总公司要由十堰迁往武汉?——从汽车的生产和营销的需求条件来分析比较省会武汉和山区市十堰相比的优势。可答为:①、武汉地处省会,市场更广阔,信息更灵便;②、武汉“九省通衢”。,交通更便利;③、依托华中科技大等,技术更有优势;④、经济基础更好,协作条件更好;⑤、省会城市,资金更易得到;⑥、省会城市,劳力素质更高。B、又如:试分析唐山成为“京津唐地区”钢铁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从大北京的发展需求和唐山发展钢铁产业的条件来分析 答:①、北京作为首都、天津作为物流中心均不适宜发展钢铁工业;②、唐山临海、京沈铁路通过,交通便利;③、处于高速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市场广阔;④、依托首都,技术有依赖。⑤、处于京津唐地区盛行风的下风向,污染较少。⑥、附近有丰富的煤和铁,进口也容易。2、国内两地或多地的比较区位优势(小比例尺的平面图上)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例如:在中部崛起中江西省的区位优势有哪些?——应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换代(退二进三)的要求出发,分析江西省的位置和资源状况能满足的条件,即江西省为工业化的发展能提供的条件是什么?应强调江西工业生产的低成本优势和其它不可替代的经济资源优势。 分析回答为:①、劳动力更廉价 ②、矿产、原材料更丰富 ③、农产品更丰富 ④、旅游资源更丰富。沿海经济发展与内地优势互补:沿海的优势是①、海运方便,处贸发达②、技术先进,宜“高、精、尖”产品;③、信息灵便,宜发展金融业④、发展较早,经济基础较好。注意两地区位优势综合对比。应突出地方的特别优势。 如 珠三角与北京相比的主要区位是邻近港澳,面向东南亚,有众多的华侨外援。故企业以外向型、中小型,民用轻工业为主。北京市与广州市相比的工业区位优势是人才、知识、技术,政策信息和政府强大的采购力故企业以技术密集型、大型企业,I T产业为优势产业。3、工业类:(大比例尺图上——城市平面布置)从“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角度采点“风“——应保证有污染的废气物不吹向居民区。注意图中风向条件。 ②“水”——应保证有污染的废水物不流向居民区,把它放在下游。注意河流的流向。③“宝”——有好的经济效益。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要素的特殊需求,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力,接近科研中心等。④“地”——地域空间联系和地形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三)、农产品生产的区位选择(1)、在小比例尺平面图上—从农产品的生产特点、质量要要求和营销的特殊需求条件来分析A、米袋子问题。——从要商品粮(余粮)多来分析。例如:试分析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条件?——余粮多,稻米生产的特殊需求来分析。①地势平坦,易机耕。②气候优越,水热丰富,单产高。③劳力充足而廉价。④国家政策扶持。B、菜蓝子问题。例如:珠江三角洲(市郊地区)花卉、蔬菜生产区位分析。——花卉、蔬菜的生产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另处花卉、蔬菜对鲜度要求高,种菜如锈花。分析回答为:①、市场广阔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面向港澳、东南亚。②、交通方便;③、水源方便;④、劳力廉价。⑤、保鲜技术先进。⑥、地势低平,土地肥沃。C、钱袋子问题 例如:分析陕西中部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产的区位优势条件——苹果是非主食,是辅助食品——市场要好;质地要求“脆”——水份适中、“甜”——昼夜温差大、“色丽”——光照充足;施肥、整枝、疏花、护果——耗劳多;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当栽培有中长期的收益 故答为:①、品质优良,市场广阔;②、地处我国平原向高原、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适中,品质甜、脆、粉红、个大;③、劳力廉价,土地低廉,成本低;④、土疏松肥沃;⑤、符合“退耕还林”工程需求,有国家政策、资金扶持;⑥、有利于水土保持。(2)、大比例尺内平面图上的区位选择。有种两类型A、图上的城市是面状分布的,商品农业是为城市服务的。依据农业的单位土地利用产值和对市场要求的急近程度,从远到近,依序布置——①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园、②乳肉畜蛋区、③蔬菜区、花卉临河、水产靠水;④粮食产区、⑤水果产区。B、图上的城市是点,有等高线的,商品农业多考虑为发达地区服务。农业区域开发利用方向以土地的生态条件特点为思维重点。山区的高坡及水源区以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为主;山区的缓坡以水果栽培为主。高原、南方草山草坡以畜牧业为主。平原以种粮为主。国道两旁以商品蔬菜为主。(3)、认识区位分析的主体对区位分析特别重要性,主体对区位的需求主要包含两方面:主体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主体对社会环境的需求。如:乳畜业一为对市场的需求,二为对多汁牧草的需求。茶叶生产一为对多云雾的需求,二为对酸性土壤的需求。旅游休闲业一为对环境的需求,二为对市场信息的需求。(四)。交通线的区位应从“两头地域、沿线区域”建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要条件来分析。从自然条件、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采点。1、在小比例尺图上,多为分析铁路线的区位 如: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①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安全。②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③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④技术上克服了冻土的难关2、在大比例尺图上,多为分析高速公路线区位、干线和城市的关系。(1)、高速公路线区位——属于出口通道建设,线路较直,心联接大地理区域工业区为主。 (2)、干线和城市的关系区位——多从城市的边缘通过,以维护城市的环境为目的,减轻城区的压力。(五)商业区位——物流、人流往来方便是基础。1、点的城市商业区位 如上海市成为全国商业中心的条件。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经济腹地大。③上海本身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2、面的城市商业区位 商业街的区位 ①是城市的几何中心或对外交通中心。②市内交通中心,人流、物流往来方便典例调研【调研1】如图所示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棉花 ②甜菜 ③垂直农业 ④区域专业化B.①甜菜 ②棉花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C.①棉花 ②甜菜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D.①甜菜 ②垂直农业 ③棉花 ④区域专业化【解析】 我国南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影响这里绿洲地区种植业(包括棉花在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灌溉水源,即图①应该是我国南疆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甜菜喜温凉,适合生长在热量较少的北方,即图②应是松嫩平原甜菜生产的主导因素。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是由于海拔不同,引起热量分布的垂直变化,进而使不同的海拔高度的农作物品种也明显不同的结果,所以图④的地形因素应该是垂直农业形成的主导因素。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出现的一种农业生产专业化方式。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是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故图③的农业技术改革应该是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的主导因素。【答案】 C【误点警示】 不能准确判断以上四种农业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出错的原因。【调研2】读我国华北地区某城镇工业区位图,拟在A、B、C、D四处布置自来水厂、电镀厂、水泥厂、面包厂,请你帮助选择较合理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析】 首先识图,弄清图上表示出了哪些内容,从题意中已知所示地区是华北地区,则属东部季风区,其风向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图中给出了等高线,说明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动。其次,对要布置的四个工厂进行一一分析。自来水厂要求建在水质好、无污染的地区,一般选择在河流上游地区。电镀厂是污染水较严重的工厂,布置时应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河流下游地区。面包厂属食品工业,没什么污染且其产品应尽快运往市场,属市场指向型工业。水泥厂属大气污染严重工厂,在布置时应主要考虑盛行风向,这类工厂应布置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远郊区,或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本题意中所示风向是季风风向,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则水泥厂应布置在本城区的东北或西南的远郊,以免污染城区空气。【误点警示】 读图分析能力差及对影响以上四工厂的主要区位因素不了解是出错的主要原因。【答案】 A.面包厂 B.自来水厂 C.电镀厂 D.水泥厂【调研3】右图为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 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请说明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上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解析】电子工业三大条件:知识和技术(人才)、便捷的高速交通、优美洁净的环境。所以很多考生(2)(3)两题一样答法。第(2)题,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暗指德国南部的墨尼黑和斯图加特等地,相对于德国传统工业区鲁尔区而言,它具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有航空港和高速公路网);环境质量高;气候温暖湿润等优势,是德国的硅谷。而第(3)题,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没有说在北京的中关村投资,泛指中国中东部,而且应该是电子元器件的组装为主,芯片仍由美国输入,所以该公司在中国寻求的的优势区位因素应该是市场(图中曲线也能看出,发展中国家在第II阶段时生产才起步,消费远大于生产);劳动力;土地。对同一种工业的区位选择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误点警示】本小题易错答成第Ⅲ阶段,理由是第Ⅲ阶段美国国内生产规模下降,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规模上升,是美国向外投资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对消费规模曲线和生产规模曲线的比较分析时,只比较了同类曲线,只注意表象,忽视了同一阶段不同类曲线的比较,及其带来的区位优劣的变化。如,第II阶段,美国国内生产远大于消费,此时该公司肯定寻求国际市场,其他发达国家消费远大于生产,市场需求大,靠近市场布局工业节省运费。第Ⅲ阶段则相反。【答案】:(1)第Ⅱ阶段;美国生产大于消费;寻求市场;其他发达国家消费大于生产;市场需求大。(2)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有航空港和高速公路网);环境质量高;气候温暖湿润。(3)市场;劳动力;土地。【调研4】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指向型。(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解析】 第(1)题答题不须联系上题的材料,普通家具厂属市场指向型。对A、B、C三地区域异同比较如下:相对地价 工业基础 劳动力 市场 交通A地为高雄 高 高雄,工业基础较好 价格较高 岛内市场小,主要销往美国 便利B地地处珠三角 低 珠三角,工业基础较好,轻工业基地。 价格较低 市场较大 便利C地地处长三角 低 长三角,工业基础较好,老工业基地。 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 市场潜力大,而且腹地广。 便利【误点警示】有了上表异同比较后,就不会把交通等相同的区位条件答到第(2)(3)小题了。得出答案也不难了:(2)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便宜。(3)C地所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求得比较便利的工业联系;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而且其(腹地)联系的范围较广。【答案】:(1)市场(2)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便宜。(3)C地所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求得比较便利的工业联系;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而且其(腹地)联系的范围较广。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分析工业区位分析交通区位分析商业区位分析旅游业区位分析城市区位因素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