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课时 南极洲和北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十五课时 南极洲和北极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十五课时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
[读图识记]
1.南极圈;2.周围海洋、大陆(大洲);3.长城站、中山站;4.南极半岛、乔治王岛;
[识图要求]1.南极点、 南极圈;2.67°W、20°E、147°E;3.地球自转方向。
一、位置:
(一)经纬度位置:
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也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所有经线)。
(二)海陆位置: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围。
评价: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二、面积:
南极洲由南极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
三、居民:
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四、地形:
(一)海岸线:南极洲大陆海岸线长约24 700千米。
边缘海:南极洲边缘海有属于南太平洋的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属于南大西洋的威德尔海等。
主要岛屿:有奥克兰群岛、布韦岛、南设得兰群岛、南奥克尼群岛、阿德莱德岛、亚历山大岛、彼得一世岛、南乔治亚岛、爱德华王子群岛、南桑威奇群岛。
(二)地形:
1.海拔最高: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2 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洲。有“高原大陆”之称。
最高点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 140米。
2.冰层最厚: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最厚达4 000米以上。有“冰雪高原”之称(属于大陆冰川)。全洲仅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被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动植物主要生息之地。“绿洲”上有高峰、悬崖、湖泊和火山。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3.冰山: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有许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是南极洲显著的自然景观。冰山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是可供人类利用的巨大水库(淡水资源);但对海上航行不利。
六、气候:
(一)气候类型:冰原气候。
(二)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1.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为世界最冷的陆地。有“寒极”之称。
2.全洲平均风速17 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有“风极”“风库”之称。
3.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三)气候成因:纬度高、地势高、高压中心、冰层反射阳光。
1. 酷寒的原因:纬度高、地势高、冰层厚、洋流。
(1)根本原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酷寒;
(2)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加剧了气候的寒冷;
(3)冰层厚:巨厚的冰层强烈反射太阳光,削减了地面接受的太阳光,加剧其酷寒;
(4)洋流:南纬40°——60°盛行西风和西风漂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2.干燥的原因:南极洲气温极低,蒸发极弱,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南极洲上盛行极地东风,性质干燥,降水稀少且降水形式为降雪。
3.烈风的原因: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由于温度极低,高压强盛,所以风力强劲。
(四)季节与昼夜: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每年11月~~次年3月是暖季,4月~~10月是寒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连续黑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连续白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
(五)南极大陆比北冰洋冷的原因:1.南极大陆比北冰洋地势要高,空气稀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2.南极大陆周围有盛行西风和西风漂流,阻挡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
七、自然资源:
(一)矿产:煤(如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海)储量最丰富;其次有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铀等,整个西部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均很丰富,乔治五世海岸蕴藏有锡、铅、锑、钼、锌、铜等,南极半岛中央部分有锰和铜矿,沿海的阿斯普兰岛有镍、钴、铬等矿,桑威奇岛和埃里伯斯火山储有硫磺。
(二)生物:企鹅、海豹、鲸、磷虾。是世界上产鲸最多的地区。南极洲植物稀少,仅有苔藓、藻类、地衣和几种显花植物。
(三)水资源: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南极大陆的冰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的众多冰山也是重要的淡水资源。
(四)科研基地: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家们的天然实验室。
八、 南极条约:
1.1959年12月,由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入了《南极条约》。
2.其主要内容是:南极洲的利用仅限于和平目的;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禁止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
3.我国与南极:1984年11月20日,我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
4.南极洲及其周围海域的归属问题:属于全人类的遗产;世界各国须向《南极条约》的协商国提交加入书,准入后才可对其进行考察。
九、南极考察: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一)最好的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
(二)建站国家:目前有18个国家共建有140多个考察站。
(三)中国的考察站:
长城站:1985年建成,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
1. 地理坐标:62°13′S、58°58′W。距北京17501.9千米。
中山站:1989年建成,在南极大陆上,
地理坐标:69°22′S、76°22′E。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
2.我国南极内陆冰盖队已经到达DOME——A
冰穹A(DOME——A)和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并称为南极四大必争之点,在四个点中,极点、冰点、磁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美国占据“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了“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了“冰点”,测到了零下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此前,人类在南极仅剩一个点尚未开展科学探测,那就是冰穹A。
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是东南极中心,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最高点),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科学考察队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冰盖之颠。地理坐标是80°22′00″S,77°21′11″E。
十、北极
1.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2.北极地区的特征——浮冰世界
洋面:常年不化的冰盖(占 2 / 3 )
海面:从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夏季最多),巴伦支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分支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
岛屿:冰川和冰盖遍布。
沿岸:永久冻土带(达数百米)。
3.北极地区的气候
特点:寒风、多风,天气易变,但没有南极那么寒冷。
原因:①纬度高,接受阳光少;②西风飘流阻止了热量交换。
☆北冰洋范围内气温低的原因:
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②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③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④再加上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中国科考的原因:①中国大陆直接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 ②北极地区的公共资源属于全人类,中国有责任、也具备能力;③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选区自然资源有需求;④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
4.北冰洋突出的特征
①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l/4。
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
③大陆架面积辽阔: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
☆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
5.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
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
☆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
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
☆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6. 北极黄河站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北极科考将围绕全球变化及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
7.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的对比
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