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时 中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四课时 中亚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十四课时 中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周围邻国;
2.阿姆河、锡尔河、里海、咸海、天山、帕米尔高原
一.概述
1.自然环境
(1)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今)。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2)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
东南部是与中国接壤的帕米尔高原;
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北部为丘陵,主要为哈萨克丘陵;
西部和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主要为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4)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注意] 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卡拉库姆运河
(5)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
[注意]巴尔喀什湖西边是淡水湖东边是咸水湖
其一,在湖泊西半部,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而西注入该湖。伊犁河源远流长,水量较大,构成巴尔喀什湖主要水源,平均含盐量仅有1.48‰。而湖泊东半部仅有湖东岸的巴尔喀什湖盆地与阿拉湖盆地接壤处;北岸同哈萨克丘陵毗连,是岩石高地,有古代阶地的痕迹;南岸是低凹的沙地,芦苇丛生,中多小湖沼,经常被湖水淹没,日益沙漠化。却没有大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平均含盐量也达到10.42‰。这是造成巴尔喀什湖东西两半部咸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
其二,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从地图上量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这就影响湖水水体的交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很好的相互交流。这是巴尔喀什湖水东西两半部不同的又一个原因。因此,巴尔喀什湖在世界内陆湖泊中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湖泊。
2.居民与经济
(1)民族: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2)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物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3)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
(4)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
(5)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
(6)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二、哈萨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1.主要的邻国
2.重工业基地----卡拉干达
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
首都----阿斯塔纳
三、热点地区和国家背景资料
1.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现今“欧亚大陆桥”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自古以来就是亚欧间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东起我国长安(今西安),西抵欧洲黑海、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现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铁路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兰新铁路衔接,从中国太平洋沿岸,经过中亚,与欧洲大西洋之间架起了一座“欧亚大陆桥”,使中亚在交通上的作用更显重要。
2.东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境外部分“东突厥斯坦”(简称“东突”)势力转向以恐怖暴力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坏活动。自1990年至2001年,境外“东突”恐怖势力在中国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
3.“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元首于2001年6月14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会议。为将“上海五国”这个有效的机制提升到更高水平,六国元首决定在其基础上建立涵盖多领域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各国首脑表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愿积极努力加强全球和地区战略稳定,维护和进一步完善军控和裁军条约体系,指出亚洲当前形势要求亚洲大陆所有国家加强相互信任与合作,确保和平、安全和稳定。支持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谈判进程,制定长期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加强和扩大各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相互协作,首先是在巩固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问题上的相互协作。从保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稳定与安全的需要出发,六国元首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4.中哈石油管道
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千米(中国境内270千米),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工程分三期完工,2003年完成一期工程阿特劳──肯基亚克石油管道,全长448.8千米。2005年完成二期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建设,全长1000千米。三期继续建设肯基亚克──阿塔苏石油管道建设,全长1300余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