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七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断坡度的陡缓①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因为: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同样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小(同样距离内高度差小)坡度缓。②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③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④如果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不一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如下: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2.有关计算(1)悬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Δd:等高距 (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 ①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②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 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3)海拔高度的计算计算某地可能的海拔,应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如下图中所示中A地的海拔HA应为:;B地海拔应为米。(4)坡度大小的计算地形坡度的计算公式为:tanα=h/L,h为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L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间图上距离算出。α为坡度,可由h/L的值从数学用表中查出。(5)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出两地温度的垂直差异,即:T差=0.6℃/100m × H差。(6)建坝时可根据等高线计算坝高及与建坝相关的工程量预算,如库容量、土地淹没量和移民搬迁量计算等。(7)打井深度的计算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线计算至少打多深井才能出水。其计算公式为:,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线值。二、地形图的应用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对流层下部的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2.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区域。如图: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图中阴影部分为库区范围3.与运输线路结合: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建一般往往与等高线平行,即“之字形”(盘山)线路。如果一定要从地表经过山区,往往选择从鞍部位置穿越。引水线路的选择应遵循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的原则。输油管道的选择,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4.与“点”的区位结合: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的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5.与农业生产结合: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坡度≥25° 的山地丘陵宜发展林牧业,不适合修建水平梯田;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发展耕作业。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