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七: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一、命题分析近几年来关于农业的高考命题,主要运用相关知识的对比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对比有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两种方式。纵向对比是指对同一事物(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横向对比是指对同一时期内不同空间的同类事物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二、考点精讲(介绍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结构,明确考点目标,不可少于5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考点几度变化,从2004年高考大纲中将“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替换为“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2006年和2007年的考试大纲中将这一考点又恢复为“农业区位因素”,但一直是近几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备考,我们可以先建立起思维模式图(如图),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可以概括为“光、热、水、土、地形”,和“人”相关的人文因素有市场、政策、劳动力和政策等,人文因素主要与农作物的产量有关。在自然条件中气候因素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在社会经济条件中,一方面,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改造当地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市场和交通条件是经常变化的,其中市场的影响最大,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的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理解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一国一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严格地说,任何农业生产类型都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只有把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考虑周到,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才会具体全面。但是,不同区域的不同农业生产类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学会抓住主导因素(即优势区位或限制性因素)。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2.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⑴水稻种植业:它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是其集中产区,这里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一小一大一高三低”,即:从经营规模上看是小农经营,适应人多地少的特点;大多地处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人多地少,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三低”是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⑵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大牧场归牧场主所有,阿根廷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该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并在培育优良品种、改善交通运输、开辟水源和种植饲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⑶商品谷物农业:它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低于类型,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该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美国是商品谷物农业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上最大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⑷混合农业:它主要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著名的农牧业都发达的国家,其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也是著名的混合农业区。它的显著优点是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类型。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形条件,在低洼地方挖泥成塘,四周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果树、桑树、甘蔗,桑叶养蚕,蚕蛹、蔗叶等用来养鱼,塘泥肥田,形成著名桑基鱼塘,是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3. 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 分布地区九大商品粮基地 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增产潜力的地区——江淮平原 粮食商品率高的地区——松嫩平原、⑨三江平原五大商品棉基地 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海平原、南疆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温带、亚热带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辽东半岛产量大油菜 长江流域最多,有“北移南迁”趋向糖料作物基地 甘蔗 热带、亚热带地区,川、粤、桂、滇、闽、台是主产区甜菜 中温带地区,内蒙古、新、吉、黑四个省区是主产区出口商品基地 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禽畜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 4.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⑴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近13亿人,粮食需求量大;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减少到18亿亩的警戒线;而且自然灾害频繁。所以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⑵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途径: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④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5.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它与周围同类地理事物的联系主要是为了获取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首要因素(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高得利润为目标),它主要由工业产值、生产成本、国家政策等要素构成,即利润=产值-生产成本-税收。工业产值取决于市场销售量和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费用,原料(零部件)、燃料的供应,农业基础,副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及职工的工资支出等。因此,工业区位选择往往指向原料、燃料和消费市场,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且不论哪类工业部门,交通的便捷发达都是区位选择的首选因素,特别是一些高新产业,交通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一般指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工资水平低的区位。另外还要注意环境效益,工业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所以有污染的工厂的布局要遵循以下原则: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布局要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此类考题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常年盛行一种风向的地区,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地带,如新疆哈密常年盛行东风,对大气有污染的新工厂(老工厂有些属于工业惯性除外)多布局在城市的西部;二是季风区,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如东亚季风区,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一般要布局在居民区的东北方或者西南方,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热带季风区,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一般布局在居民区的西北方或者东南方向;三是题目中提供信息直接或间接告诉某地的最小风频,则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要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因为这个风向对城区或者居民区污染的天数最少。对水源有污染的工厂,应位于流经城市(或居民区)的下游,或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对土壤有污染的工厂要远离居民地和农田。以上工厂与居民区相接壤时,其间要设立卫生防护带。社会效益较简单,不作赘述。6、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三部分内容紧密联系、逐步递进。工业地域进一步发展形成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其中工业区按照生产规模等可分为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来掌握其区位因素,理解衰落的原因,了解综合治理的措施;新兴工业区以意大利的毛纺织业和美国“硅谷”为案例其区位优势和特点,对其进行分析、对比、评价,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借鉴。三【典例剖析】【典例1】(2008年全国文综)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解析:第1题:题目中有一条件“当地1月平均气温3℃”→南方地区,图中农作物有油菜,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该地为长江下游平原→太湖平原。第2题:该地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上升较快,具有城郊农业特色,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答案:1.B 2.A【典例2】(2008年上海卷)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完成1-3题8.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8.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A.旅游大客车 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产冷藏车9.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10.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人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解析:第8题: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是这道题的本意。洋山深水港作为上海港的一部分,主要承担上海港的大型运输任务。第9题:杭州湾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涌潮发生处,影响该大桥的主要因素是天文、地质、水文因素等。第10题:从材料中的“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不难得到答案。答案:8C 9C 10D四、强化训练(要求选择填空解答兼有并留有解答空间,便于用户直接应用)(1) 选择题1.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⑴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⑵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2、下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⑴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科技 B.地形 C.气候 D.市场⑵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种植园农业3、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垦殖指数越高,反映种植业比重愈大,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下面两题。亚洲 垦殖指数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1950年 2000年 1950年 2000年亚洲 14.7 17.5 0.31 0.14a 31.3 28.8 0.38 0.27b 12.0 12.4 1.31 0.81c 5.8 6.3 0.87 0.27d 2.0 6.0 1.31 1.64拉丁美洲 4.3 6.8 0.53 0.30亚洲 9.7 11.0 0.51 0.26⑴表中a对应的大洲名称是A.欧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非洲⑵根据表中内容判断,影响垦殖直属主要的因素有①地形 ②机械化程度 ③开发程度 ④社会制度 ⑤气候类型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⑴有关①~④地区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B.②地区气候特征的形成与其沿岸的暖流密切相关C.③地区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有关D.④地区气候由于受海洋的影响大,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小⑵有关①~④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农业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属种植园农业B.②地区机械化水平高,是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水稻种植业C.③地区气候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大力发展乳畜业D.④地区气候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属商品谷物农业5、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⑴—⑵题。⑴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⑵ 该公司决定在中国投资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6、下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⑴~⑵题。⑴该城镇欲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A.建筑材料厂 B.化肥厂 C.冶炼厂 D.电镀厂⑵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一处新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7、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⑴~⑶题。⑴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⑵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云量少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⑶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8、读下图,回答下列题目⑴剑桥科学园位于A.英国的西南、伦敦的西北 B.英国的西南、伦敦的东北C.英国的东南、伦敦的东北 D.英国的东南、伦敦的西北⑵剑桥科学园的工业布局属于A.临空型 B.劳动密集型 C.临海型 D.煤铁复合体型二、解答题1. 下图为某国简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⑵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条件。2. 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列问题。⑴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⑵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农业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3. 下图是“马克·波罗东行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4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⑴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它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⑵请说明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⑶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上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5、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⑴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6、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 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⑴D;⑵C;2、⑴D;⑵B;3、⑴A;⑵D;4、⑴C;⑵D;5、⑴D;⑵ B;6、⑴A;⑵B;7、⑴C;⑵D;⑶D;3.⑴B;⑵A。二、解答题1. ⑴水稻种植业;⑵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如果雨季来得迟、去得早(或降水偏少),形成旱灾。2. ⑴⑵雨热同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3. 光照条件好;热量充足;灌溉便利;地形平坦。4.⑴第Ⅱ阶段 美国生产大于消费;寻求市场,其他发达国家消费大于生产;市场需求量大。⑵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环境质量高;气候温暖湿润。⑶市场、劳动力、土地。5、⑴合理。因为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⑵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6、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和锰丰富,煤和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好。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www.科 技热量光照降水气候地 形土 壤水 源自 然 条 件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市 场交通运输政 策劳 动 力机 械生产习惯食物偏好社 会 经 济 条 件限 制 性 因 素治 理 措 施限 制 性 因 素降水少多风沙土地盐碱化引黄灌溉营造防护林科学排灌治 理 措 施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