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09届高考地理复习精细学案——地图部分高考要求与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并掌握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⑵熟悉常用图例、注记;⑶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2.过程与方法:⑴学会简单的地形剖面图的绘制。⑵认识各种等高线图,熟悉各种不同地形在等高线图上的表示。⑶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Ⅰ.教材整合提炼――掌握牢记(一)地图的三要素1.①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②比例尺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2.方向3.图例和注记:____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____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是将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它常用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态,并具有一定立体感。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表示⑤___坡,密集表示⑥____坡。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⑦___,向低处凸出表示⑧___。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某条剖面线上地势_____和坡度_______。Ⅱ.重难点挖掘探究――发现差距要点1:地图的三要素(重点)1.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大小是值的大小。在地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愈小,要表示内容愈详细,选用比例尺应愈大;反之,选用比例尺愈小。2.方向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指向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典例1】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五十万分之一 B.1∶1500000 C.1∶3500000 D.三百万分之一2.下列选项中属于图例的是( )A.▲ B.1729 C.天堂寨 D.▲和17293.下列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流 B.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C.公路AB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D.公路BC段大致为东西走向4.下面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说法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要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重难点)1.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①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②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2.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整也相同。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④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 1)d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⑨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3.熟练判断等高线圈上的基本地貌类型。【典例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1 一2 题。1.(2007,江苏地理,2分)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2.(2007,江苏地理,2分)d 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读下图,判断3~5题。3.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4.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A.59米 B.99米 C.199米 D.259米5.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6.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______米。(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__________。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要点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重难点)(近几年高考考查突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点。1. 定线:确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如下图所示的AB线。2. 找点: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剖面线与山顶或山谷的交点,这些点均为控制剖面图上相应地点高程的控制点,如图所示1~15个点。3. 取尺: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如图所示的垂直比例尺就为水平比例尺的20倍。4. 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平行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垂直高程(如图所示0米、250米、750米……)引出来的,垂直虚线是从剖面图AB与等高线的每个交点上开始,向矩形底边(如图所示的MN)引出的垂线。5. 定位: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如图所示中的。6. 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从点“1”一直连到点“15”,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7. 注意点: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典例3】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__________米。(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符号“//”标注出。III巩固性练习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l~2题。1.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2.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 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3.如果从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250米 B.300米 C.260米 D.320米4.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丁地在甲地的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读图,回答5~6题。5.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乙河属于外流河6.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无法确定右图为北半球沿海某区域等值线图(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完成7~9题。7.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A.600 m B.1400 m C.400 m D.1000 m8.七月份,当a地气温为20℃时,则 ( )A.b地温度为16.4℃ B.b地温度为23.6℃ C.b地到c地温度变化不大 D.c地温度比a地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区域可能是山谷 B.b区域可能是大陆坡 C.a地是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D.c地一定是海岭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10~12题。10.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 ( )A.46 m B.65 m C.54 m D.62 m11.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8 m B.42 m C.46 m D.33 m12.有关P、Q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地为山峰,Q地为盆地B.P、Q两地都为盆地C.两地的海拔是P≥50 m、Q≤60 mD.P地海拔介于40~50 m之间,Q地海拔介于60~70 m之间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14题。13.下图中的景观示意图与该等高线图相匹配的是 ( )答案:A14.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下图中画出M—N一线的地形剖面图。(2)写出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3)简要说明A地形的成因。(4)写出图中字母所指的板块名称: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Ⅰ.教材整合提炼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数字式、文字式、直线式 图例 注记 陡 缓 山脊 山谷 起伏 大小Ⅱ.重难点挖掘探究【典例1】1.A 2.A 3.D 4.C【典例2】1.C 2.A 3.B 4.D 5.A 6.(1)200 (2)L4 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 (3)a和d【典例3】(1)H位置见第(4)题图,600~649(2)(3)M、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参见上图),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4)见下图Ⅲ.巩固性练习1-5 ABCAB 6-10 ABCBC 11-14 DDAB15.(1)画图略(2)A海沟 B海岭(3)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碰撞(4)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www.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