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知识网络】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2.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3.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考点透视】
1.世界经济全球化
(1)经济活动的扩散
发达国家:即所谓的北方:主要是一些欧美国家和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它们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产品、资本和技术
发展中国家:即所谓南方,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西美洲,主要向发达国家提供原料和燃料从全球看,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西欧、通过对外掠夺和殖民进行扩散,使核心地区扩散到北美、日、澳等地,拉美、非洲和亚洲变成边缘地区
(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加强国际经济联系,进入世界大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一种手段
科技进步缩短世界距离,加强了全球联系
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发达国家具有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科学技术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等优势,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需要引进资金和技术。加上政局动荡,南北差距扩大
拉美地区发展较快;东亚、东南亚吸引外资较多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南亚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纺织品的供应地;撒哈拉以南非洲基础薄弱、吸引外资条件差、北非和西亚困难较多,发展中国家差距将扩大
3.区域经济一体化
(1)世界经济区域化
特点: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和外向的竞争性,在集团内部实行关税互惠,实现互补合作
地理位置靠近,经济联系密切,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形成原因 大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的
发展中国家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对抗发达国家
(2)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欧盟:1948年“荷比卢经济联盟”;1952年“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33年“欧洲联盟”,是世界最早的区域化集团,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经济货币联盟、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共同的司法和警务合作是欧洲联盟的三大支柱,目前有15个成员国,2004年5月1日又有10个国家加入
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开始运转,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成为以欧盟抗衡的共同市场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我国在1991加入,是一个比较松散的非正式集团,开始向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迈进
【典例精析】
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
全世界 高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年 2003700 1413280 163040 698900 317570 91290
所占% 100 70.53 8.14 34.88 15.85 4.56
1993年 23112566 18247536 990262 6259899 6279762 4214204
所占% 100 78.95 4.28 27.08 27.17 18.23
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
(1)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
(2)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有何影响?
(3)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解析:本题有很强的时代感与现实性。解答本题需通过对图表、数据的仔细分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使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1)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都在发展。(2)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差距在扩大,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3)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90年代已相对衰弱;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使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例2:根据你对WTO的了解,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WTO是____________组织的英文缩写,其宗旨是确保国与国之间_______________往来尽可能顺畅、自由,该组织总部设于______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_____(城市)。
(2)1999年11月15日,中国与_______________(国家)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边协议,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
(3)有关中国加入WTO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宏观经济影响方面,加入WTO可以促进我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提高
B.加入WTO,可以提高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的竞争力,导致这些产品出口的扩大
C.我国加入WTO后,粮食和棉花生产将受到较大冲击,而油料、蔬菜等生产将更具有竞争优势,养殖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D.加入WTO,我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成为主要的受益者,而对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抵消贸易自由化对这些产业的不利冲击
解析:该题由两部分构成:第(1)、(2)两小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我国加入WTO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了解情况,难度较小。第(3)小题要求我们分析加入WTO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不同产业部门可能产生的影响,既有较强的现实性,又有较大的思考性,难度较大。从学科能力考查目标看,该小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现实问题的预测评价能力。解题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WTO这一世界最大贸易组织在国与国贸易往来上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两相对照,才能判断题中的叙述正确与否。特别要注意,加入WTO获得的巨大收益并不在各产业部门间平均分配。由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原因,纺织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成为加入WTO的主要受益者。而我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原本在国际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加入WTO将使这些产业受到更大的冲击,但这种冲击也能促进相关产业升级。此外,加入WTO,国外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大量涌入,无疑会使我国的农业在一定时间内受到严峻挑战,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农业部门间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我国目前的粮棉生产成本高,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且质量较差,处于不利竞争地位;但油料、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无论产量还是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都具较强优势;我国还是世界肉类生产大国,出口市场广大,现在又已成为世界第一渔业生产大国,因此加入WTO将对这些农业部门产生较大的有利影响。
答案:(1)世界贸易 贸易 瑞士 日内瓦 (2)美国 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 (3)ABC
【常见误区】
本单元常见误区主要体现在考生不能很好地联系地理环境因素,分析世界热点问题,导致高考得分不高。如中东、东南亚、南亚、中美洲、非洲等世界热点地区,大多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地理区位优越 。 例如:中东是“两洋、五海、三洲之地”,东南亚是“东方的十字路口”,中美洲是西半球的“十字路口”,南非是西方的“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这些地区最富有政治、经济价值,是国际势力这争夺的重点,是形成热点的基本前提。
第二,自然资源丰富。例如:波斯湾是“世界石油资源的宝库”。南非是矿产资源 “波斯湾”,中亚是“当今世界最后一片尚未开发的油气丰富蕴藏地”。这些地区对某些发达国家来说,是廉价的原料、燃料仓库,维系着经济命脉,必须取得对于它们的控制权和支配权。
第三 ,自然环境分隔。例如:中东和中亚高原山地和沙漠广布,东南亚和中美洲峰谷相间、山高林密或海岛孤立。这些破碎的复杂的环境,一方面不利于居民的交往融合,使其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分裂势力和外来势力的渗透。
第四,人文地理复杂。例如:种族隔离政策曾使南非长期动荡;近年发生在非洲之角及西非的“第一次非洲大战”也重要包含了种族、民族仇恨的因素;巴尔干半岛多民族聚居和杂居,历来就是欧洲的“火药桶”;中东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并分化出许多派系,矛盾错综复杂,战乱丛生;南亚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印度和巴基斯坦、朝鲜韩国之间在大约半个 多世纪内关系紧张并摩擦不断;而现在,民族和宗教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即价值观问题正成为霸权主义挑起地区纷争、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第五,地缘战略位置重要。例如:在冷战时期,东南亚被北约、华约两大集团长期统管对抗;中东是前苏联南下路线与西方集团维持东西联路线的战略冲突区;中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它坚决地排斥了前苏联的渗透并与古巴敌对至今。现在,东南亚、东亚、等地的战略地位正在上升,已成为国际上来争夺的重点。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即将加入欧盟的国家中,全部属于原苏联的是 ( )
A.波兰、捷克 B.立陶宛、斯洛伐克
C.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D.匈牙利、斯洛文尼亚
2.下列地区中,民族复杂、国家数目最多的是 ( )
A.巴尔干半岛 B.亚平宁半岛 C.中南半岛 D.索马里半岛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地图变化最大的是 ( )
A.南、北美洲 B. 欧洲与非洲 C. 亚洲与非洲 D. 欧洲与亚洲
4.有关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居世界首位,因此其综合国力也居世界首位
B.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强国
C.日本国土狭小,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其综合国力较弱
D.巴西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在拉美地区也不能算是一个大国
5.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 ( )
A.西亚、中亚地区 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
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D.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
二、综合题:
6.阅读下面的图,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国家主要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
(1)为什么种植园经济大多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2)写出下列国家种植园产品商品率较高的产品,印度尼西亚 ,斯里兰卡 ,巴西 。
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
区是(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中) ( )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3)说明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右图是2001年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流量示意图(单位:百万吨)。读图完成1—2题。
1.2001年,从西亚进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A.西欧 B.美国
C.东亚和东南亚 D.大洋洲
2.2001年向美国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A.西亚 B.欧洲
C.拉丁美洲 D.非洲
3.起源于西亚地区的世界性宗教包括( )
A.基督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佛教 D.印度教、伊斯兰教
4.2002年5月20日宣布独立的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位于 ( )
A.琉球群岛 B.马来群岛 C.西印度群岛 D.阿留申群岛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趋复杂。回答5-7题。
5.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能是 ( )
A.环境污染在国际蔓延 B.重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密集型产品 D.引起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6.加入WTO后,短期内国际环保标准可能不利于我国 ( )
A.出口更多的产品 B.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
C.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D.提高环保意识
7.下列四组产品中,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具有优势的是 ( )
A.纺织品、汽车 B.纺织品、玩具 C.化妆品、手机 D.汽车、手机
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答8—11题:
8.欧洲联盟是 ( )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9.在欧盟国家中,实行共和制的有 ( )
A.意大利、德国、芬兰 B.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C.法国、德国、瑞典 D.法国、荷兰、比利时
10.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没有用欧元替代本国货币的欧盟国家是 ( )
A.瑞典 B.德国 C.丹麦 D.波兰
11.欧盟中央银行所在地法兰克福是德国 ( )
A.人口最多的城市 B.最大的港口城市
C.最大的航空枢纽城市 D.最大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
12.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 )
A.东京(东经139.5°) B.香港(东经114°)
C.伦敦 D.纽约(西经74°)
13.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 ( )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
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
C.伦敦、东京、纽约
D.东京、洛杉矾、纽约
14.欧元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之一,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主要用于 ( )
①平衡国际收支 ②稳定汇率 ③偿还对外债务 ④提供消费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是 ( )
A.欧洲联盟(UN) B. 世界贸易组织(WTO)
C.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D.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二、综合题:
16.读世界部分著名钢铁厂(钢铁中心)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钢铁工业按分布格局可分为B两大类型。根据图中信息,将①-⑧著名钢铁厂(钢铁中心)按分布格局分类填表。
按分布格局分类 A B
类型名称
钢铁厂(钢铁中心)(填图上数字代号)
(2)分析A、B两种工业类型的布局特色:A ,
B .
(3)图中我国著名钢铁厂(钢铁中心)中,其分布格局与③相同的是 ,名称是 其生产布局体现了近几十年来世界钢铁企业的联合化和 ,生产布局重心转向 区的特点。
17.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
(1)甲图是 海峡,其东端有世界
著名海港 。乙图是
海峡,其最狭处建有世界著名的
隧道。
(2)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
位于 带(气压带风带全
称); 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
因为该海峡位于 带(气压带风带全称)。
(3)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甲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都属于 国家;乙所示海峡沿岸国家均属 国家。
(4)在图中海峡范围内用箭头方向线标出:①甲图标出来自世界最大石油产地的原油运输方向;②乙图标出来自附近著名油田的原油运输方向。
(5)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年消费量的1/3。
①在甲、乙两图所示海峡中,对我国进口石油有重大影响的是 海峡。
②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多项选择)
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 B.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
C.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 D.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③除了石油进口外,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 (多项选择)
A.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海上运输要道
B.我国远洋航线中最繁忙的东行航线的枢纽
C.通往南亚、东非、北非、南欧、西欧最短航程的必经之地
D.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的重要海运通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A 3.D 4.B 5.D
二、综合题:
6.(1)种植园经济主要是大规模地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咖啡、可可、甘蔗、天然橡胶等经
济作物都需要充足的热量和降水;低纬度地区全年太阳高度角大,热量充足;沿海地带
多为平原,土层深厚,有利于机械化;沿海地带受海洋影响大,年降水量丰富。(2)天
然橡胶、金鸡纳霜;茶叶;咖啡。
7.(1)玉米 小麦 (2)B (3)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C 3.B 4.B 5.D 6.A 7.B 8.B 9.A 10.C 11.C 12.D 13.B 14.D 15.A
二、综合题:
16.(1)
按分布格局分类 A B
类型名称 煤铁复合体型 临海型
钢铁厂(钢铁中心)(填图上数字代号) ①④⑤⑥⑦ ②③⑧
(2)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或在大型铁矿、煤矿附近 充分利用水运,在沿海港口建造钢铁企业,有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3)⑾ 上海宝山钢铁厂 大型 消费
17.(1)马六甲 新加坡 英吉利(或英吉利海峡)(2)甲 赤道低气压 乙 西风
(3)发展中 发达 (4)甲图:西北向东南 乙图:西南向东北 (5)①马六甲 ②ABD ③AC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