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地理复习指导学案-常见的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届高三地理复习指导学案-常见的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届高三地理复习指导学案——常见的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锋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和特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了解防御变暖的对策
本讲重点:
1.锋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本讲难点:
各类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考点点拨:
一、锋与天气: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
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概 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主要区别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
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
锋面力度 较大 较小 小
雨区位置 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主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雨区范围 小 中 大
图示 锋图
简图
天气图
雨区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二、低压、高压与天气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流方 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天气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对我国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示意图(北半球) HYPERLINK "http:///gb/earth/weather/vary/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HYPERLINK "http:///gb/earth/weather/vary/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3b_pic.html"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gb/earth/weather/vary/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HYPERLINK "http:///gb/earth/weather/vary/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 ( http: / / / gb / earth / weather / vary / var40104b_pic.html" \t "_blank )
[经典例题1]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图7-1),完成1--3题。
1.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 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
2.在图中②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甲------寒潮
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
C.丙------台风
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通过对气压变化规律的分析来把握各类天气系统的特征。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的动态气压变化。从图中①、②、③三阶段的日期内的气压特征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甲是低压(气旋)系统过境的气压变化过程,而乙、丙、丁则依次为高压(反气旋)、冷锋、暖锋系统。
【答案】1.C 2.B 3.B
[经典例题2]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A城市目前是12时,回答下列问题:
(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 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
(3)这种锋面夏季在我国北方可能位于下列气压场中的 (代号)位置。
(4)该锋面将于 (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
(5)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解析】本题由生活中的一次锋面过境说起,要求学生根据方向、速度和季节判断锋面的类型,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等,相对综合性强。这要求学生能熟悉锋面的类型和特征,而且能判断不同气压形势下不同位置的风向,还要求学生能关注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发生的季节和条件。本题中的计算相对简单。一般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如下表:
冷锋天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天气变化 气温相对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好 出现较大的风,云层渐厚,可能有雨雪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答案】(1)冷 (2)寒潮 (3)a (4)次日上午8时 (5)前20小时,锋面逐渐向该城市移动,出现较大的风,云层逐渐增厚,并可能出现雨雪天气;以后锋面继续向东前进,冷空气占据城市上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三、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是冷暖气流交锋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锋面活动非常活跃。而且由于锋面在我国东部有规律的南北移动,使降水有规律的南北变动。某些年份的异常会导致东部的旱涝灾害,因此是我国季风区的重要大气系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锋面的移动:
2.锋面雨带移动的结果
(1)正常年份,锋面雨带的移动是北进慢、南撤快,所以造成:
①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
②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
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因锋面雨带的徘徊停留出现梅雨;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又因雨带北进出现伏旱。
(2)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北旱。
[经典例题3]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7-4),回答(1)~(2)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解析】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是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而形成。由5月份开始,由于夏季风势力的增强,该锋面雨带在南部沿海登陆并北进,雨带也随之北移,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并把降水也带到那儿。
第(1)题就可依此规律判断雨带在长江中下游的时间即是5月份之后,7、8月份之前,一般应是6~7月份,即是该地区的梅雨时期。
第(2)题雨带是从南向北推进的,7月后未进入华北地区,即长时期徘徊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可能产生涝灾,而北方地区受单一大陆气团控制,可能发生旱灾。
【答案】(1)B (2)C
四、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对比:
时期 含 义 气候(气温)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 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时期 冷(寒冷期)暖(温暖期)交替
历史时期 距今——万年以来的时期 气温波动上升
近代 最近—二百年的时期 气温升高
2.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后果及表现 成 因
海 面 上 升 改变海岸线 海水升温,海水热膨胀,
沿海低地被淹 极地增温,冰川融化
农 业 变 化 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 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干旱加重,供水不足
高纬国家农作物增产 温度升高,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 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 蒸发加大,改变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异常事件增加
径流减少 蒸发增强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经典例题5]读下图,回答下面(1)、(2)题。
(1)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
A.1880~1900 B.1920~1940 C.1958 ~1978 D.1978~1998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读取数据的能力。1978~1998年气温差值约0。7℃,远大于其他几个时段的变化幅度。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答案】 (1)D (2)B
www.
① ② ③ 日期
气压(hpa)




图7-1
图7-2
干冷 冬季风
湿热 夏季风
年降水量递减
4、5月 华南地区
6、7月 江淮地区
7、8月 北方地区
雨带位置
图7-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