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09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学案——区域差异的比较考点考情对接我国及世界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区位发展条件与措施,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年份 考查情况2006 全国文综卷I第40题铁路建设、青藏高原地形剖面图和气候;重庆第36题云贵高原的自然、人文要素特点,第39题黄淮海平原的水利、作物、农业障碍、商品棉基地;天津第36题川江流域和渭河流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四川地第36题黄淮海平原的春旱和河流2007 全国文综卷I第37题不同区域的降水特征及成因;广东第32题云贵高原人口分布、水土流失、经济发展条件;北京卷36题西北地区降水分布、河流特征、铁路、城市化与荒漠化;天津卷第36题黄河流域的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第39题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发展条件;重庆卷第36题江苏省和青海省两省的区域特征差异2008 广东卷第34题外商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投资情况,分析三大地带的自然、人文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江苏卷第28题比较印度半岛和我国江南丘陵气候的异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途径;全国文综卷II第36题区域定位、降水特征、气候特征、气象灾害及防治;天津文综卷第36题对比青藏高原和巴西高原的自然条件、城镇分布、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上海文综卷第21至24题尼罗河及刚果河流域的自然及经济活动知识梳理迁移1.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比较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地形 海拔较低,平原广阔 海拔较高,多山地、高原、盆地 海拔最高,高原为主气候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终年降水少 高原气候,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成因 受季风影响 深居大陆内部 海拔高水文 多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夏秋为汛期,冬春为枯水期 多内流河,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夏季汛期,冬季断流(季节性河流) 西北部为内流区,东南部为外流区,多大江大河发源地农业 北方旱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南方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灌溉农业,草原牧业,山地牧业 高原畜牧业,河谷牧业成因 南方水热充足,北方热量少,水分少,多为干旱半干旱气候 海拔高,气候严寒,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人口城市 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集中于山麓绿洲地带和河流沿岸,呈点状、带状分布 集中于河谷地带附中国三大自然区图2.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思路(1)分析各个区域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水文、土地及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区域的人口、工业、农业、商业、城市、旅游活动、交通运输状况等。(2)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包括区域发展条件、优势、限制因素等。(3)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的原因。3.适合比较的地理区域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事物的异同,通过逐项比较的方法,可以准确掌握不同区域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因此,比较法是复习区域差异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具体列举如下:(1)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①60°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可从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②印度河和恒河入海口都位于23°26′N附近,可从气候类型、农产品、城市、宗教等方面比较。③位于30°N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比较,可从河流注入的海洋、地形成因、气候类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发展农业的条件与主要的农产品、农业带等进行。④马达加斯加岛与台湾岛都有回归线穿过,可比较两者的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异同。⑤回归线附近的圣保罗与加尔各答,可从气候类型、矿产、主要农产品、人口与工业、经济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⑥直布罗陀海峡与曼德海峡的密度流及其成因的比较。⑦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极地地区,可从气候特征及成因、科学考察、特有动物等进行比较。(2)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①秦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②喜马拉雅山南坡与阿尔卑斯山南坡冬夏季雪线变化及其成因比较。③中亚与同纬度的西欧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差异比较。④比较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南亚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⑤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气候、自然景观差异及成因的比较。⑥澳大利亚和巴西自然环境的异同(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3)经济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地区①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工业分布和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②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在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整改措施等方面的异同。③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特点等差异比较。④比较俄罗斯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及工业城市的分布。⑤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科技等比较。⑥世界棉花主要产区如中国、美国、印度、中亚地区、埃及等共同的优势条件比较。⑦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差异。4.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在分析区域差异问题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分析比较其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在这些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并能对这些地区的国土开发和国土整治工作进行恰当的评价,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经典考题重温【例1】(2008年 广东文综卷第34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资料一:见图1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资料二:见图2图2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图资料三:见图3资料四:见表1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东部地区 93.86 87.69 87.77 87.83中部地区 3.87 9.25 9.38 9.17西部地区 2.27 3.06 2.85 3.00(1)图2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A、自然条件优越 B、市场潜力大C、矿产资源丰富 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2)图3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表1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解析】(1) 从图中看出外商在东中西部投资变化的三条曲线,从变化幅度、升降、快慢三方面作出描述,第二个空根据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作出判断。(2)依据图表所示的内容作出合理的描述即可。(3)读图1,把东部地区和中西部进行比较,并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回答。(4)吸引投资即是吸引产业转移,一般要从内部交易成本、劳动力价格,市场等方面思考,,劳动力和市场是潜在的因素,有时不是人调控的,而内部交易成本却能人为改变,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为了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例2】(2008年 天津文综第36题)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 ;易发生滑坡的地质条件是 。(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 业、 业地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 、 等新能源。(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归纳出三点。(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 、 、 。(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解析】(1) 从图中看出,甲区域为青藏高原,其东南部为横断山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活动断层,属于地震多发区,且山高坡陡,极易发生滑坡.(2)a城为拉萨,青藏铁路的修建,有利于旅游业、商(服务、手工)业的发展。拉萨地处雅鲁藏布江谷地,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3)青藏高原的城镇分布受地形、交通等因素影响,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河谷分布。(4)耕地和淡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气候又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关。(5)水电站的建设不仅要水能丰富,更重要的是看市场需求。(6)乙区域北部代表性植被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专题综合训练一、选择题下表是我国北纬35°~40°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1~3题地点 ① ② ③ ④年降水量(㎜) 15.6 466.6 777.4 205.41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7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2. 下列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地区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地区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约有5万平方千米。据统计,这些沙漠化土地有85%是由于滥垦、滥牧与滥伐森林所造成的;10%是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中破坏林草所造成的;5%是由于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回答4~6题4.我国沙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A.华南、华北和西北地区B.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C.华北、西北和中南地区D.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5.十年来,我国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由于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B.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气候变异C.人类工农业生产及其他生产活动D.由于大面积的污染所致6.针对土地的沙漠化,下列行为错误的是A.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兴修防护林B.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草场轮牧制度C.草原地区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D.在沙漠化地区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生产,向沙漠进军西安交大霍有光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陈昌礼教授等专家设想:西调渤海之水,利用沙漠中次一级断陷盆地储存数百亿立方米的海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可以有效治理我国北方七大沙漠,据此完成7~8题。7.选择西调渤海之水的理由是①渤海离沙漠地区近 ②渤海储水量为我国四个近海中最大 ③渤海污染程度最低 ④利用地势自流 ⑤渤海中盐度较低 ⑥渤海是我国的内海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①②③④8.通过海水西调至内陆断陷盆地改善西部沙漠环境,这主要利用的水循环环节中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B.水汽输送-降水C.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降水沃尔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出平均值0.5℃以上称为“拉尼娜”现象。读沃尔环流示意图回答9~10题。9.在沃尔环流中A.甲地为高压 B.乙地为低压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10.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①秘鲁沿海 ②我国南方 ③北美南部④印度尼西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下图回答11~12题11.关于图中两个半岛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B.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C.a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D.b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逐渐减弱12.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A.太阳能资源 B.水力资源C.劳动力资源 D.石油资源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表1、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的结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可耕地面积 水资源总量 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 森林面积 CO2排放中国 15.3 11.6 17.0 13.9 4.9 25.0十国均值 16.8 21.4 17.5 7.3 10.1 17.0表2、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分类及安全系数指标 国家(安全系数值)高安全度国家(>5) 俄罗斯(23.98)、A国(13.97)、巴西(11.38)低安全度国家(<5)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5-3) 孟加拉(3.87)、尼日利亚(3.19)、次低安全度国家(3-1) 印尼(2.17)、巴基斯坦(1.78)、B国(1.74)、中国(1.73)完全低安全度国家(<1) 日本(0.9)(1)说出A、B两国的名称。(2)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状态优于其他5个人口大国。说出两国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3)巴基斯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B国也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有何特点?(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14.读“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相关地区气候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数据,分析A、B两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说明形成原因。(2)目前A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如何防治?(3)B地区地形有何特征?怎样形成的?(4)流经A地区的著名河流与亚马孙河相比较,在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方面有哪些主要不同点?为什么?区域差异的比较经典考题重温【例1】(1)共同特征:①外商在中国投资增长速度变化大(波动性强);②1990-1992年增长(1上升);③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减小(下降);④1992-1994年增长速度最快;⑤1998-1999年增长速度最慢。BDE(2)产业结构特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地区分布特征: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或集中程度高;②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3)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地势低平,气候温和多雨(气候条件优越);④经济发达,城市密集;⑤基础设施完善;⑥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文化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⑧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⑨经济腹地广;⑩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优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较高效)。(4)对策:①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改善生态环境;④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⑤扩大税收等优惠政策;⑥调整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例2】(1)多活动断层(近板块交界处);山高坡陡;(2)旅游;商(服务、手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4)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四方面即可)(5)南部水电站靠近大城市、工业区。(或靠近能源消费地)(6)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生物多样性专题综合训练1.B 2.C 3.A 4.D 5.C 6.D 7.A 8.D 9.C 10.D 11.C 12.B13.(1)美国 印度(2)孟加拉国的可耕地和水资源,尼日利亚的可耕地和矿产资源均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3)森林覆盖面积过低,水资源总量少,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过快与本国有限资源环境基础的矛盾。(4)严重依赖于国际资源环境市场。(5)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态环境。14.(1)A地区各月均温都在20℃以上,年降水量约1800㎜,且各月分配比较均匀,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地区各月均温在15℃~20℃之间,年降水量约800多㎜,且6~10月份少,11~次年5月份多,属于全年气温较高、分明显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2)对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以及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猎,导致该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大量珍稀物种濒临灭绝。一方面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禁止过度砍伐和乱捕滥猎;另一方面要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3)B地区是地势较高的东非高原,中部纵贯着世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所以地表多火山和构造湖泊。(4)A地区的著名河流是刚果河,与亚马孙河相比较,主要不同点有:在水文特征方面:刚果河多急流瀑布,水流湍急;亚马孙河除上游外,大部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 在开发利用方面:刚果河水能资源蕴藏丰富,但有待开发;亚马孙河航运价值比较大。www.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