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遂昌三中科学导学案 九年级上 编号010101 主备人:范春明1.1 物质的变化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了解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有观察、实验等; 3、会应用物质变化的规律。【学习重点】掌握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基础部分】请你自主学习课本第2~4页的相关内容,需划出重点知识,并完成下列问题: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中有些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有些变化 ,属于化学变化。学以致用:根据你对两类变化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1)阅读课本第2页的“思考与讨论”,说说下列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下雨:________变化;煤矿自燃:________变化;植物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变化。(2)下列现象,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电灯发光 B. 玻璃破碎 C. 呼吸作用 D. 自行车车胎爆裂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化: 1、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尽管现象各不相同,但许多变化都伴随有一个或几个现象。有些物质混合时会产生________,有些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________的变化,有些物质变化时伴有________产生,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体发生的变化仅仅是________的变化。2、我们如果想知道一种物质的性质,以及它在什么状况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物质变化的规律造福人类。3、硫酸铜晶体俗称_________,化学名称为___ ___,化学式__ _______,白色硫酸铜固体化学式 ,遇水会变 色,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 的存在。【要点部分】 1、思考与讨论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2、思考与讨论2:你是怎样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 3、活动1:——参考课本第4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述“活动”。 (1)取2支试管,在其中1支中加入5毫升的澄清石灰水,在另1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2)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5毫升碳酸钠溶液。 (3)观察2支试管中发生的现象:蒸馏水试管- ;澄清石灰水试管- 。结论:说明 试管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 。 4、活动2:——参考课本第4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述“活动”。往10mL 色的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 色的硫氰化钾溶液。(1)现象: 。 (2)应用: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 的存在。 【拓展部分】 A级1、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花香四溢 B. 海市蜃楼 C. 百炼成钢 D. 木已成舟2、下列各组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蜡烛燃烧、牛奶变酸 B. 干冰升华、煤气燃烧 C. 电灯发光、形成酸雨 D. 汽油挥发、滴水成冰 3、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白玉为床,金做马 B.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烛照明 B. 水力发电 C. 太阳能供热 D. 电暖器取暖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瓦斯爆炸 B. 牛奶变酸 C. 碱式碳酸铜受热变黑 D. 水结成冰 6、以下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破 B. 燃烧 C. 发光发热 D. 固体受热变成气体 7、在下列被媒体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 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C. 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 D. 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B级8、将“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物理变化,D. 化学变化”的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酒精易挥发 。酒精易燃烧 ,可以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9、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金属。他对该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该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生嘶嘶的声音放出热量,之后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请归纳该金属的物理性质:(1) ;(2) ;(3) ;(4) 。化学性质: 。由上述可知该金属的保存应隔绝 。PAGE 2遂昌三中科学导学案 九年级上 编号010201 主备人:范春明1.2.1 物质的酸碱性(一):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学习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知道酸、碱的定义和酸碱的电离产物;3、了解电离的过程,认识常见的一些酸根。【学习重点】酸、碱的概念形成。【基础部分】请你自主学习课本第5~7页的相关内容,需划出重点知识,并完成下列问题:一、酸性物质和酸:1、酸性物质:具有 性的物质。食醋是一种 ,它有 。 、 和 等都是酸。还有橘子汁、 、 、柠檬汁等,也都含有某些酸。以上物质都属于酸性物质,都具有一定的 性。2、酸:在电离时生成的 全部是 的化合物。如:HNO3= + ;HCl= + ;H2SO4= + 。3、酸根:某种酸电离时产生的 叫做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如SO42-是 的酸根。4、常见的酸有 (盐酸)、 (硫酸)、 (硝酸)、CH3COOH(醋酸)等;食醋里含有 酸,人的胃液里含有 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 酸。二、碱性物质和碱: 1、碱性物质:一般具有涩味和滑腻感,如石灰水、氨水、氢氧化钠、肥皂等。 2、碱:电离时生成的 全部是 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 + 。3、常见的碱有NaOH( )、 (氢氧化钙)、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2)、氨水(NH3·H2O)等。三、电离:物质 或 而形成 的过程。【要点部分】1、活动:将少量食醋倒入烧杯中,如课本第5页图1-8所示,用手扇动气流,闻一闻,它的气味是 的。2、练习:阅读课本第6页图1-11中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方程式,完成下列填空。(1)模仿写出下面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酸:HF=______ _________ H3PO4=______________ ___ __碱:KOH=_____________ __ __ Ca(OH)2=____________ ____ __盐:Al2(SO4)3=___________ ___ NH4Cl=___________ _____ ___(2)根据上面的电离方程式,归纳出酸、碱、盐的电离通式:酸:酸= +酸根阴离子; 碱: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 ;盐: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阴离子。【拓展部分】 A级1、各种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B.组成中都含有酸 C.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水溶液都有酸味2、胃液中含有少量帮助消化的酸是( )A.稀硫酸 B.稀硝酸 C.碳酸 D.稀盐酸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这三种物质都属于碱类物质,这是因为它们( )A.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水溶液都呈碱性C.电离产生唯一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 D.都能溶于水 4、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 )A.HNO3 B.NaHSO4 C.H2S D.HCl 5、醋酸、柠檬酸等都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酸,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生成( )A.H+ B.OH- C.Cl- D.SO42-B级6、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KClO3=K++Cl-+3O2- B.H2SO4=H2++SO42-C.Al2(SO4)3=2Al 3++3SO42- D.CaCl2=Ca2+十Cl-7、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溶质全部是碱的是( )A.Na+、OH-、SO42- B.Ca2+、K+、OH- C.H+、SO42-、Cl- D.NH4+、Cl- 、CO32-PAGE 1遂昌三中科学导学案 九年级上 编号010202 主备人:范春明1.2.2 物质的酸碱性(二):溶液酸碱性强弱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学习目标】 1、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使用方法; 2、会正确使用pH试纸; 3、会应用pH与酸碱性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学习重点】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基础部分】请你自主学习课本第7~10页的相关内容,需划出重点知识,并完成下列问题:一、酸碱指示剂:1、判断物质酸碱性的方法:用 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在 或 溶液里能显示出 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 。3、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指示剂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石蕊试液(紫色) 酚酞试液(无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石蕊试纸 归纳: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 和 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还可以用蓝色石蕊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蓝色石蕊试纸遇到 性溶液能变红,红色石蕊试纸遇到 性溶液变蓝色。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溶液的酸碱度:(1)pH是反映物质 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 之间,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常温下,pH 7时,溶液呈酸性,pH越 ,酸性越强;pH 7时,溶液呈中性;pH 7时,溶液呈碱性,pH越 ,碱性越强。 (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试纸。①这种试纸在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里会显示出 。②用该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的 蘸取少量被测试的溶液,滴在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 ③用该试纸测试的方法比较粗略,精确的测试可以使用一种称为 的仪器。2、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意义:(1)通过测定pH,可以了解空气污染情况、人体健康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等。 (2)正常雨水pH 7,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酸雨是指pH小于 的酸性降水。(3)人体血液的pH为 。当血液中的pH降到7.0以下或升到7.8以上时,人就有生命危险。【要点部分】1、活动1: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在4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并记录石蕊试液在4种溶液中呈现的颜色。 (1)在稀硫酸中: 。 (2)在稀盐酸中: 。 (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 (4)在氢氧化钙溶液中: 。2、读后填空:许多植物的花中含有色素,这些色素有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作酸碱指示剂。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三个研钵中研磨,再依次加入酒精,搅拌,静置后得到花汁的酒精溶液。分别取少量上述所得的花汁的酒精溶液,用稀酸和稀碱液逐一检验,现象如下: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玫瑰 粉色 粉色 绿色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大红花 粉色 橙色 绿色请回答:(1)以上所举的花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2)经查资料得知,柑橘的近似pH为3.0~4.0。将大红花汁的酒精溶液滴入柑橘汁中,呈现的颜色应为 。 3、活动2:结合右图,完成下述实验,如实填写现象,并由现象推导结论。(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水、柠檬汁、白醋、盐酸、肥皂水、洗涤剂、4%氢氧化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2)在各支小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上述样品,再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并将上述实验结果都填入下表中。实验过程中物质的颜色变化试液 pH试纸 紫色石蕊试液水 柠檬汁 白醋 盐酸 肥皂水 洗涤剂 4%氢氧化钠溶液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拓展部分】 A级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选项 A B C D物质 玉米粥 橙汁 牛奶 肥皂水pH 6.8 3.5 6.5 10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正确操作是( )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 B.将pH试纸浸在待测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颜色变化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与比色卡对比D.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3分钟后将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比3、有A、B、C三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遇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无变化,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C>B B.C>B>A C.B>A>C D.B>C>AB级 4、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他的操作如下:在玻璃片上放好pH试纸,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后,将被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得出溶液的pH。(1)该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 。(2)他测得的溶液pH与实际值相比,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PAGE 2遂昌三中科学导学案 九年级上 编号010301 主备人:范春明1.3.1 常见的酸(一):盐酸的性质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学习目标】 1、掌握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典型反应的实验现象,准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由性质推导其用途;2、知道浓盐酸的性质和Cl-的检验方法; 3、学会正确使用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的实验。【学习重点】盐酸的性质及使用重要事项。【基础部分】请你自主学习课本第11~13页的相关内容,需划出重点知识,并完成下列问题:一、盐酸:1、盐酸是工业上常用的酸,它的化学式是 。其实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 和浓硝酸均具有 性,用后要及时把试剂瓶盖好。3、AgCl是不溶于水或酸的 色沉淀,所以硝酸银溶液可以用于检验 或 的存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它能与盐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碳酸钙固体 ,并产生 气体,这些现象都是物质变化的证据。5、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氧化铁”和“氧化铜”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 6、盐酸还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与某些金属反应(如Fe+2HCl=FeCl2+H2↑),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要点部分】一、活动1:盐酸的个性1、查阅盐酸试剂瓶的标签(右图)上写了哪些内容。你能看懂那些内容吗?结论1:纯净的盐酸是 的液体,其化学式是 , 挥发(选填“易”或“不易”),有 气味。 常用的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密度为 克/厘米3。这瓶盐酸的质量是 克,其中含溶质-氯化氢气体 克。现要配制5%的稀盐酸100克,需量取该盐酸 毫升、水 毫升进行配制。2、观察试剂瓶中盐酸的颜色和状态。结论2:盐酸的颜色 ,状态 。 说明:工业盐酸因含杂质Fe3+,呈黄色。3、打开浓盐酸试剂瓶(脸不要正对瓶口上方),观察到瓶口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 性,其 敞口放置(选填“能”或“不能”)。 用手轻轻扇动,小心地闻一下盐酸的气味,盐酸具有 气味。 结论3:浓盐酸具有 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挥发出有 气味的气体,在瓶口有 形成。4、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里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二、活动2:稀盐酸的化学性质1、取2支试管,各加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在2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并记录呈现的颜色。化性1: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2、把鸡蛋壳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火柴伸入试管口,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性2:盐酸能与盐反应生成 和 。3、(1)取一枚生锈的铁铁(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颜色: 色),小心的沿着试管壁滑入试管底部,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振荡,过一会儿取出铁钉,用水冲洗干净。观察到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化学方程式为: 。 (2)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颜色: 色)的试管中加入2毫升盐酸,微微加热,观察到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性3: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和 。4、探究:在盐酸除锈的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参考课本第12-13页完成本个活动。(1)建立假设: 。(2)设计实验:(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性4: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 和 。【拓展部分】 A级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①盛的是紫色石蕊试液,②盛的是浓盐酸。片刻后,可以观察到烧杯①中液体的颜色是( )A.紫色 B.红色 C.无色 D.蓝色2、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A.盐酸学名氢氯酸;B.盐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C.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D.盐酸易挥发;E.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F.盐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G.常用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1)用序号回答:短文中叙述物理性质的有 ,叙述化学性质的有 。(2)根据盐酸的性质推测,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盐酸? 。3、用化学方法鉴别两种黑色粉末——氧化铜和木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分别放入水中并加热 C.看颜色 D.分别放入盐酸中并加热4、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不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HCl B.NaCl C.NaNO3 D.BaCl25、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生活用水如果硬度过高,煮水的壶中或暖瓶中常积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为了清洗水垢,通常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 B.稀盐酸 C.水 D.酒精B级6、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程度的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0%盐酸反应 10%盐酸产生气体快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PAGE 2遂昌三中科学导学案 九年级上 编号010302 主备人:范春明1.3.2 常见的酸(二):硫酸的性质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学习目标】 1、掌握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典型反应的实验现象,准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由性质推导其用途;2、掌握酸的通性,能用电离的观点解释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3、了解硫酸、浓硫酸的特性及用途; 4、初步了解硝酸的特性。【学习重点】硫酸的性质及使用重要事项。【基础部分】请你自主学习课本第13~14页的相关内容,需划出重点知识,并完成下列问题:二、硫酸:1、硫酸也是一种常见的酸,它的化学式是 。2、盐酸、稀硫酸具有与某些 、 、 、某些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3、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所以它们具有 的化学性质,这就是酸的 。4、浓硫酸具有很强的 性,做实验时必须小心操作。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 拭去,然后用大量 冲洗,最后用 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5、浓硫酸还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 ,还具有 性。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 ,用来干燥 、 、 等气体。三、硝酸:1、硝酸也是一种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用途的强酸,它的化学式是 。2、浓硝酸具有 性,也有很强的 性。【要点部分】一、活动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取2支试管,各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在2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发现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2、参考课本第13页的图1-21“稀硫酸酸性的实验”,将稀硫酸分别滴入盛有锌粒(Zn)、Fe2O3粉末、CuO粉末、Cu(OH)2、BaCl2溶液的试管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稀硫酸与锌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4)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5)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2)酸+某些金属-→__________________;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4)酸+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某些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一下,酸具有共性的原因: 。二、活动2:硫酸的个性 1、取一瓶浓硫酸,观察浓硫酸的颜色、状态和黏度。 。 2、取一只盛有50毫升水的烧杯,把约10毫升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有何感觉?_________ (1)结论:浓硫酸 溶于水,并 大量的热。 (2)延伸:浓硫酸的稀释A.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玻璃棒或烧杯内壁倒入 中,并用 不断地搅拌。B.切 把水倒入浓硫酸中稀释,知道这是为什么吗?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上,过一会儿观察有何现象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结论:浓硫酸具有 性,植物纤维(如棉花、麻、造纸的木纤维)、人的皮肤等含有 3种元素,浓硫酸能把其中的 “脱出”结合成 。 (2)判断:脱水性是浓硫酸的 性质,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 变化过程;而吸水性是浓硫酸的 性质。(选填“化学”或“物理”)三、活动3:阅读课本第14页的表1-4“盐酸与硫酸的用途比较”,说说盐酸和硫酸的主要用途。【拓展部分】 A级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它们都电离出了氢离子 B.它们都含有与氢元素 C.它们都含有酸根离子 D.它们都是溶液2、盐酸与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石蕊试液反应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 )A.H2O B.NaOH C.CO2 D.MgO4、如图所示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1)写出右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b ________。(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选填“水”或“浓硫酸”)。(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_____________。(4)在稀释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级5、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A.溶质质量都减少 B.溶剂质量都增大 C.溶液质量都增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6、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忽略水分蒸发),质量会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稀硫酸 D.食盐水7、有一种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能跟硝酸钡溶液作用产生白色沉淀,这种溶液可能是( )A.盐酸 B.稀硫酸 C.食盐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8、在盛有少量稀盐酸或可溶性氯化物的试管中,滴入几滴 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能观察到 沉淀,这是用于检验盐酸或其他电离时能产生Cl-的化合物的主要方法。而在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入几滴 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能观察到 沉淀,这是用于检验硫酸和其他电离时能产生SO42-的化合物的主要方法。某溶液中含有H+、Na+、Cl-、SO42-,欲证明两种阴离子确实存在,选用的最佳方案是: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至沉淀完全,再取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即可得出结论。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物质的变化.doc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1: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doc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2:溶液酸碱性强弱.doc 第3节常见的酸1:盐酸的性质.doc 第3节常见的酸2:硫酸的性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