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图表的阅读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图表的阅读六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六、地理图表的综合阅读
1.地图叠置阅读
例如,在阅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时,可以对照阅读“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两幅图叠加分析,就较容易掌握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再如,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时,可以叠加“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图”,从而分析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密切关系。
2.地理图表组合阅读
地理图表的组合阅读,对加深认识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对照阅读我国1957年、1990年人口数量柱状图和我国1957年、1990年耕地面积柱状图,可以获取两幅统计图表中没有直接显示出来的人均耕地面积资料,得出在这几十年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的结论。
再如,阅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与粮食人均产量图”可知,1955年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总产量略高,相差0.15亿吨;1991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已超过发达国家,差值达2.39亿吨,说明这几十年中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增长幅度比发达国家大。再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粮食人均产量情况:1955年,发展中国家低于发达国家达280千克;1991年,发展中国家低于发达国家达474千克。可见这几十年中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人均产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综合上述情况可以发现,期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在不断上升,但其粮食人均产量变化不大,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长过快。
【解题思路】
例题: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和四幅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分配图,读图回答:
(1)图中A地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一般是 。
(2)①②③④四幅气候类型图中,与B地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图;与C地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应的气候类型是 图。
(3)B、D两地分属不同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其主要粮食作物是:B地 ,D地
(4)分析C、D两地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不同特点:C地 ;D地
【分析】
解答该题须具备以下基础知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气候特点、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对应关系、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知识可判断出四地的气候类型:A地为温带季风气候、B地为地中海气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应用地理统计图表知识,分析气候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得出B地气候类型与①图所示气候类型相对应,C地气候类型与②图所示气候类型相对应。再根据四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各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从而判断出四地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参考答案】
(1)传统旱作农业
(2)① ②
(3)小麦、大麦水稻
(4)C地:专业生产少数热带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高;D地: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机械化程度较低。
练习
一.读右图分析回答:
1.A是1992年我国开放的沿边城市_________,它位于__________草原上,这一带以产_________、_________等名蓄而闻名,属我国____________“指省或区”。
2.B山脉叫________,以产________(林种)而在我国木材业中占重要地位。
3.AC铁路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4.C的名称叫________,是在______年中俄签订的_________(条约)中被俄国割走的中国领土。
5.概述AB一带曾被帝国主义侵略的情况。
【参考答案】
1.满洲里 呼伦贝尔 三河马 三河牛 内蒙古
2.大兴安岭 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或红松、落叶松等针叶树和白桦、紫椴等落叶阔叶树)
3.它东端通过符拉迪沃斯托克与太平洋联系,向西,从满洲里通过俄国西伯利亚与欧洲铁路网联系,从而成为第一座欧亚大陆桥。为亚欧经济的发展和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1860 《北京条约》
5.19世纪末俄帝国主义把我国东北变成其势力范围。1904—1905年,通过日俄战争,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得东北南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进而占领了热河和察哈尔两省。

二.读中国东经89°附近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 ;B ;C ;D 。
2.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可达 米。
3.图中B他所属的干湿区为 ;当地最典型的农业特色是
4.该地的 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加入的15个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5.据考证,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曾经经过图中的 地区,《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描述的也是该地。
6.我国唯—一处不受季风影响的地区位于图中字母所示的 地,地名为 。
7.图中D区域有世界上储量最多的 (类型)冰川,而另一类型的冰川以 地区最丰。
8.举例说出源于D地形区的流入印度洋的国际河流两条: 和 。
9.该地区周围的邻国中,与我国有国际铁路联系的国家是 。
10.分析在C地形区的西部边缘成为我国最大商品棉产区的原因:
; ;
11.在A地区发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反映出该地在地质历史(如古、中生代)时期的环境面貌是 。
12.说出位于C地区的历史上兴盛一时的古城名 。
13.举例说出该地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三个 、 、 。
【参考答案】
西部开发是最近几年的热点,所以,也是综合测试的重点之一,可以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历史、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与理解,有助于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本题有关地理和历史的综合。
1.准噶尔盆地 天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2.9003.13
3.半湿润区天山垂直畜牧业
4.博格达峰
5.吐鲁番
6.D 藏北高原
7.山岳 南极洲
8.印度河 雅鲁藏布江
9.哈萨克斯坦
10.光照充分,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多盐碱地;水分要求不高
11.湿润的森林茂密环境
12.楼兰
13.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答其中三个皆可得分)
三.读图,仔细分析右图中等高线、比例尺等要素,回答:
1.这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
2.图示范围内在历史上三国时期属于 国范围。
3.历史上诸葛亮在该地区治理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成效如何?
4.该地主要粮食作物是 ,油料作物是 ,糖料作物是 。
【参考答案】
本题关键是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图中分析:① 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是个盆地地形;② 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是我国一个面积很大的盆地,即四大盆地之一;③ 西部高而东部较低有峡谷;④ 从经纬度可知在北纬30 东经105 。综上所述可判断是四川盆地。第二个问题结合历史知识即可解。
1.四川盆地
2.蜀国
3.① 注意奖励农耕,减轻赋税,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② 重视发展丝织业,蜀国很多人都养蚕织锦,丝织业比较发达。蜀锦驰名各地,行销魏、吴,成为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③ 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4.水稻、油菜、甘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