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09届高三地理小专题复习基础知识+测试——地理图表一 基本点(一)地图三要素1 方向:图上有经纬网,用经纬网定向(最精确);无经纬网有指向标,用指向标定向法;若二者皆无,用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一般为水平距离),注意单位要一致。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精确度越低)。3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二者均是地图信息的重要载体。(二)等值线1 等值线一般规律:①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②任一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定高于或低于其另一侧的数值(不可能在同一数值范围内);③相邻两等值线的数值差为0或相差一个等值距;④若等值线向高(低)值方向弯曲,则弯曲区域中心值比两侧低(高),即“高向低处凸,低向高处凸”;⑤位于高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等值线闭合中心,若其数值与低(高)值同,则为一低(高)值中心,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⑥等值线递变方向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等值线越密集,递变速率越大;⑦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也不能在图中中断(除等高线可以在陡崖处重叠,悬崖处相交外)。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为平原和低丘,200m-500m为丘陵或高平原;>500m为山地或高原,其中1000m以下为低山,3500米以下为中山,3500m以上为高山。地形名称 特 征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处转折呈V字形盆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降低高原 海拔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2)等深线表示水下地形,数值越大越深。海底等深线小于200m一般为浅海大陆架,大于6000m且呈条带状狭长延伸的一般为海沟。海底地形:潮间带、大陆架、大陆坡(坡度大)、海沟、海盆(大洋底部,较平坦)、海岭(又称大洋中脊,海底的巨大山脉)等3)熟悉各种微观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山岭(峰)、盆地、山脊、山谷(谷地)、鞍部、陡崖;某些地貌类型或人文景观有特殊的等高线形态,如沙丘、峰林、火山口、冲积扇、冰蚀地貌、梯田等。熟练掌握剖面图的绘法,对地形图的判读有很大帮助。4)高差的计算:若两点间相隔n条递变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n-1)×d≤高差<(n+1)×d;坡度的计算:tga=高差/水平距离(a为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5)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一般山脊与山岭为分水线(岭),山谷与盆地为集水处。河流发育于山谷之中,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 “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工程量小)。6)我国第三级阶梯一般低于500m,个别山地高于1000m,其中台湾玉山最高(3952m);第二级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之间,其中四川盆地500m左右,吐鲁番盆地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陆上最低的地方。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m以上。(三)地理图表判读1 类型:分布图(政区图、人文/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区域图);示意图(原理或过程示意图);统计图表(直角或斜角坐标图、雷达图、玫瑰图、金字塔图、扇形图、饼状图、表格等);景观图和漫画。2 判读要领:①首先看清图表名称,明确图表主题内容,其次看清图例、标记、表头,审清图表表达的确切含义;②分析图表时先看全局与大势(基本特征),再看局部与细节(反常或特殊之处)。要提取与问题有关的关键信息,不要被无关信息所迷惑;③读统计图表时,要确定好对应关系,注意地理事物数值的属性、单位、大小、极值、特征值、转折点、随时空变化规律等,要特别注意不能仅凭感觉,一定要根据读取的准确数值来判断;④根据不同地理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关性;⑤必要时辅助作图,图图转换,化繁复抽象为简单直观。如画剖面图、把局部图添补完整、作模式图等。二 实际应用:1 准确获取、分析地理图表中的有效信息,是地理高考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平时多读图、绘图,经常进行地理知识的图文转换,使地理知识“图式化”,知识联系“结构化”,是提高读图能力的不二法门。2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地理高考有无图不成题的趋势。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审题一样,都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关键,一定要认真、细心。三 典型例题:1、右图表示全球及南、北半球月均气温变化与冰雪覆盖面积的对应值,回答。1)图中a点表示A.南半球的7月份 B.北半球的1月份C.全球平均状况的1月份D.全球平均状况的7月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小于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B.由于冰雪的反射,大气温度明显上升C.据估算,全球冰雪融化后,世界海平面将上升20一30米D.从全球平均状况来看,全球平均气温1月较7月低2、下图表示某地地形剖面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米处。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3)海拔2000米的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毫米和 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北坡有来自 的水汽补给。3、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开拓性的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 材料二 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面示意图材料三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材料四 青藏高原对气流的影响1)甲处高压的成因为 ,风带乙的名称为 。2)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材料三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① ,② ,③ .④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廊 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3)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4)青藏高原隆起后,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4、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5、据下表回答。(双选)1)上表是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分布比例表,下列关于1998~2008年美国就业人口岗位的描述及预测,正确的是A.白领增多,蓝领减少B.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下降,说明美国第一产业发达C.服务业从业人口增加,说明美国第二产业不发达D.生产、手工艺及维修从业人口减少,说明美国第三产业不发达2)上表说明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A.工业的蓬勃兴起 B.知识和技术的发展C.第三产业的持续走强 D.农业和采矿业强势发展6、读某高纬度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1)图中三个湖泊的成因属于A.断层湖 B.火山口湖C.阻塞湖 D.冰蚀湖2)图中N山峰顶部地貌形态呈A.浑圆状 B.尖角状C.平顶状 D.阶梯状参考答案:1、1)B 2)D 2、1)4500 2)北 3)550 大西洋和北冰洋 3、1)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东北信风; 2)C D A B 3)使冬夏季风加强(高原季风使亚洲高压和亚洲低压都得到加强);增加了东部地区降水(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湿润的西风气流向南绕过高原,在我国东部与南下的冬季风带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从而增加了东部地区降水。)4)气候变干旱,由于青藏高原隆起,阻挡了湿热的西南季风深入西北内陆地区。4、1)等值线在B位置基本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说明纬度位置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等值线在A位置明显向北突出,主要是地形(大兴安岭,山区河流湍急、背风坡气温较高)的影响。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河流的凌汛。5、1)AB 2)BC 6、1)D 2)B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分布比例(%)岗位 1988年 1998年 2008年(预计)经理及管理 10.3 10.5 10.7专业 12.5 14.1 15.6技术 3.2 3.5 3.8市场销售 10.4 10.9 11.0行政 18.5 17.4 16.6服务 15.5 16.O 16.4农业 3.5 3.2 2.8生产、手工艺及维修 11.9 11.1 10.5操作、装修等 14.2 13.2 12.7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