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复习专题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等值线复习专题学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等值线专题复习
【等值线地图做题判读要素】
1、读图名,读出什么类型的等值线图。
2、读数值,最大值、最小值及递变规律、形成原因。
3、读等值线的递变、弯曲方向。
4、读等值线的疏密程度。
5、读地图的背景材料。
【辅助线法】对于等值线明显凹凸处的地理特征,要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共性,加深理解。如右边等值线图中,a>b>c,若该图为等高线,则l应为山谷;若为等压线,则l应为低压槽;若为海洋上因洋流影响引起的等温线,则l应为寒流。在l线上作一垂直的辅助线进行分析,将该线上中心点o与两侧的m,n点数值比较,显然,o点值要比两侧m、n小,理解较容易了。
一、等高线
1、有关知识点
(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即为等高距。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在图内闭合小圈表示盆地或山地。
(4)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6)等高线向高值处弯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值处弯为山脊。
(7)相对高度:若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为d,
①任意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为n,这两点相对高度:(n-1)d<△H<(n+1)d
②陡崖处若有n条等高线重叠,则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
2、等高线地形的综合应用
(1)与气候的结合
①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山区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③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
(2)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①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②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3)铁路、公路选线
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4)建港口、海滨浴场
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
(5)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有林木覆盖,空气清新的地方。
【例1】读右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2.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13.5℃,12.5℃ B.22.5℃,13.5℃
C.22.5℃,14.5℃ D.13.5℃,14.5℃
3.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二、等温线
1、有关知识点
(1)等温线的疏密,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疏者,气温差异小, 密者,气温差异大。
(2)等温线的走向:
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3)等温线的弯曲: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高。
影响因素:海陆、季节,洋流经过,地势高低等。
2、等温线分布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
(3)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①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②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例2】读某大洲南部部分等温线示意图(图1),回答:
 1、右图所示为 洲南端,当前该大陆应处于 季节,理由是 ;
2、图中大陆西侧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与图中右侧相比,左侧等
温线还有 特征;
3、图中大陆东侧洋面上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同理,图中12℃、
16℃等温线向西侧洋面延伸应向 方向凸出,因受 影响;
  
【例3】图2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
1、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到达       D、太阳辐射少  
2、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这说明: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三、等压线
1、有关知识点
(1)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3)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4)气压系统
①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高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
②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脊的最高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槽的最低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
③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2、等压线的判读
(1)根据风向可判读
①等压线值大小的确定: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
②南北半球的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南半球。
③近地面和高空位置的确定:近地面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中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④高气压和低气压位置的确定: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是高压;南半球→背风而立,左后方是高压。
(2)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处→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越强。
(3)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①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有低气压。
②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有高气压。
(4)根据闭合等压线判断天气状况
①低气压中心附近→阴雨天气。
②高气压中心附近→晴朗天气。
(5)锋面气旋
①确定锋面位置:在低气压区(气旋),锋面多形成在低压槽处,如左图中AB和CD线处。
②确定锋面附近风向:根据南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E、H、K点为偏北风,M、F、N为偏南风。
③判断冷暖空气(气团):图中E、H、K点都在锋面北侧,气温比南面的气流低,因为E、H、K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地区,M、N、F相反,故E、H、K为冷气团,M、N、F为暖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根据图中空气的移动方向和冷暖扭转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由此又可确定,锋面都应随着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例4】下图为极地俯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南极冬季的是
A.a B.b C.c D.d
2.关于图中小图a、b中字母M、K的正确叙述是
A.M为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B.M为北半球的西风带
C.K常年盛行西北风 D.K常年盛行东南风
3.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被喻为“世界的风极”的原因是南极地区
a.海拔高,冰雪表面摩擦力大 b.相对高差大
c.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 d.比热大,空气上升运动强烈
A.a、b B.b、c C.c、d D.a、d
闭合等值线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相等(为一个等值距)或差为零。
在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之间出现局部闭合等值线时,表示其中的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等于大的”或“小于等于小的”,其中“大的”指标注的两个不同数值中较大的数值;“小的”指标注的两个不同数值中较小的数值。
【例5】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1~3题
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
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
A.200<P<300,300<P<400 B.300<P<400,100<Q<200
C.100<Q<200,200<P<300 D.200<Q<300,300<P<400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
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B.只能是洼地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a
c
l
b
m
n
o
风 向
海洋
▲1150
▲1320
乙山
甲山
0
400
800
E
F
D
C
G
H
A
B
图1
图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