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城市与城市化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地理城市与城市化学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城市与城市化学案
【考纲及课标要求】
考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课标: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课标解读: 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考点剖析】
【知识要点梳理】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 相切的服务范围 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1)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2)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3)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4)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 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9、地域文化与城市化
(1)定义: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 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所创造的人类活动的产物。
(2)特点
内容: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两方面
范围:可以是单要素的、多要素的
形成: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综合作用
状态: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
(3)城市建筑与地域文化
各种建筑特点比较:

中美园林比较:①内向性、封闭性 →含蓄隐蔽、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②外向性、开放性 →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线条简洁,直率开朗,和盘托出。
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耕地 农作物 役畜 民居 饮食 运动项目 交通工具
北方 旱地 小麦玉米、甜菜 黄牛 旧式民居以土坯做材料注意防寒 面食 冬季溜冰 马
南方 水田 水稻、油菜、甘蔗 水牛 旧民居以砖瓦竹木为材料注意通风散热 大米 游泳龙舟竞赛 船
我国各地民居景观图:附课件
【典型例题】
例1.读下图完成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形成较早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A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促进和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D市位于___________( 地形)上,该市对海洋的空间利用可能有___________等领域。
(4)B市适合发展 __________工业,发展该工业容易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有_____________。
(5)E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图中哪一地点最有可能兴起一座城市,请用“H”在图上表示出来。
例2.(14分)下图为城市由t1~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分析回答:(城市与城市化)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变化的特征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其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过程中,如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就会给社会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过程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6)此过程的速度在发展中国家目前表现较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8分)如下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城市功能区分布及工业区位选择)
(1)用连线将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商业区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绿 地 D
(2)用连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连接。
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 厂 ①
污水处理厂 ②
重型机器厂 ③
印 刷 厂 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___________区。
例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4为我国南北方景观示意图。
图14
材料二:图15为2008年2月初我国全国降水量预报图。
图15
材料三: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提供的最新数据,2008年1月10日至2月初,已有湖北等9个省份降水量超过20年一遇,其中四川超过50年一遇,陕西超过70年一遇,而甘肃、青海则超过了百年一遇。从降雪持续时间来看,1月10日至2月初,已有江西、湖南等11个省份降雪日数超过20年一遇,其中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山西等5省超过了百年一遇,安徽省降雪则是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
(1)材料一中甲图反映的是 地区的景观,乙图反映的是 地区景观。
(2)结合材料一信息,完成下表。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一月平均气温
河流结冰情况
降水
耕地类型
(3)根据材料二和三中的信息可知,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其原因是 。
(4)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雨雪天气,对该区域的 作物和 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有不同规模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之间的组合
(等级体系)
城市化的概念
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个体)
(城市群体)
城市化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1) 每一个高等级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次一级的城市在高一级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六个顶点上)
(2) 每一个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低的城市服务范围
(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建筑高度向郊区递减
欧洲城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等,高层建筑在中心以外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
西方国家建筑绝少围墙
东方建筑突出皇权地位
西方建筑突出教堂地位
发展历史
中西地域文化差异
中西方统治权力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