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要点·疑点·考点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我们这个星球被称“水的星球”,水体总积占全球总面积的71%,从这一点上,水,似乎是“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事实上是不是这样?( 。)2、水资源的概念:①广义:②狭义:③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 水、 水和 水。)3、思考:①我们平常可以用这些水吗?请举例说明。②这些“容易利用”的水由什么补给?( )③在我们高淳缺水这个问题上。从我们平常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来自大气降水来看,目前这种缺水的状况是不是经常出现? 如果不是,那又出现在何时?④拿亚马孙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水资源状况对比一下,两地的差别是不是很明显?( )根据你对水资源的理解又得出一个什么规律?( 。)⑤差异表现在哪里?(1)判断正误: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 )(4)水资源的分布按大洲说,( 洲)最多,( 洲)次之,( 洲)最少。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洲、 洲、 洲、 洲、 洲、 洲)(5)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是( )多,( )少;( )多,( )水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是:( )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 )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4、总结水资源的分布:(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D、总之,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3)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我们高淳的水资源状况怎样?总的来说,高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均匀: 季多, 季少;山区 ,圩区 。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大,因此我县人口和农田集中的地方,在旱季比较紧张。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水资源的 量和 量)2、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结论:水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3、水资源的 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吗?请举例说明。4、根据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填写下表。5、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人类在利用水资源上的进步:①第一阶段是在2000多年前,罗马人利用 水发展农业生产;②第二阶段是在1870年,美国太平洋的移民利用 水,灌溉农田,发展种植业;③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 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也就是说,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所示:④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是指把一个流域的水通过输水工程送到另一流域的过程,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黄河流域。⑤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先进的工具把海水加热蒸发,取出其中的淡水。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日产量已经达到2700万吨,并且还在以10%~30%的速度攀升,但基本为发达国家所操控,且成本较高。6、思考:(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7、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可总结出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在:(1)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人们主要开发利用 水。(2)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可以开发利用 水体和采取措施来缓解水资源 分布不均匀的矛盾。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思考:尽管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水资源的危机却越来越大。为什么?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 。一是从数量上看,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需水量的 ;二是从质量上看,人类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质增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大,导致水体 严重,我国上海市缺水就是 性缺水的一个典型例子。2、咸海的面积在不断减少的原因是:(1)人们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 河和 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 ,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气候干燥,蒸发强烈。(2)咸海面积减少产生一系列问题:①湖泊中动物物种大部分灭绝;②湖泊边的城市处于沙漠之中,饮用水缺乏;③传统的渔业衰落导致失业;④丧失调节气候的功能,湖区环境恶化;⑤滩地上空盐尘飞舞,对人体健康和农田危害很大。3、从咸海的案例中看到,水资源在不断地变化,并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具体表现在:(水资源的减少导致环境的 、水资源数量供应 、水体 等)4、由此可见,我们不仅仅要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迫切的是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能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措施是:主要是通过 和 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5、列举开源的措施。小结:开源“五水”歌:开发地下水、蓄积洪水,跨流域调水,淡水海水,人增雨水。6、请列举节流的措施。8、水资源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尽管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知识,但关键还是要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1)思考: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以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的利用为例,说一说如何解决水资源的矛盾:(2)如何解决我国的缺水问题:能力·思维·方法【例1】由于许多地方出现淡水资源的紧缺,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决定抽调部分资金用于帮助严重缺水且缺乏资金的国家解决水资源。(1)下面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源的是( )A、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 B、苏丹、伊朗、阿富汗C、中国、印度、埃及 D、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2)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 )A、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 B、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C、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 D、水资源的浪费(3)下图是部分城市生活用水价格,从中可知( )A、北京、新德里人均水资源都很丰富 B、伦敦、纽约位于海边,水资源丰富C、发达国家通过价格手段控制用水量 D、东京人均水资源最少延伸·拓展【例2】读黄河断流统计资料表,回答:(1)自1991年以来,黄河断流次数呈 趋势,天数呈 趋势, 年的断流长度约为黄河全长的1/20。( )A、上升 增加 1993 B、下降 增加 1995C、上升 减少 1996 D、上升 增加 1997(2)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 )A、黄河流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B、流域引用水量超过黄河供水能力;C、缺乏同意管理,普遍存在用水浪费现象;D、不合理的用水方式导致流域内蒸发与下渗的数量增大,地表径流减少。(3)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大水漫灌,解决灌溉区农业用水 B、提高水费计收标准,推广水稻种植C、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D、严禁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一律用地下水反馈练习:1.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资源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所有的淡水资源C.广义地说,水资源是指除海水外的水资源D.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不属于水资源2.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B.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和城市的空间分布不均C.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为贫乏D.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为丰富3.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B.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体现了水资源质量对该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影响C.将饮料厂建在水质良好的地方可以降低成本,体现了水资源数量对一个地区经济活动效益的影响D.人类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4.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利用正确的是 ( )A.虽然人口持续增长,但人们的节水技术和节水意识将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会有所下降B.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将导致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C.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节水技术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将会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低D.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5.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 ( )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咸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海洋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6.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节水意识的增强,人类消费的水资源正逐渐减少B.人类生活和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得不到处理而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C.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D.制定科学的用水战略,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8.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多,南部少B.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少,南部多C.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秋多,冬季少D.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夏多,秋冬少9.有关世界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B.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最少C.在世界七大洲中,亚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最多D.我国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均居世界第六位,巴西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均居世界首位10.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蒸发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等于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蒸发量之和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等于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蒸发量之差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与多年降水量之和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与多年降水量之差11.以下选项能体现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是 ( )①我国南方水量充足,气候湿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种植区②我国北方降水不足,限制了工农业的发展③我国北方水量不足,河流较少,内河运输业不发达④饮料厂建在水质优良的地方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⑤我国南方河流流程长,支流众多,内河运输十分发达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资源的数量能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B.水资源的质量更能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C.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效益的大小 D.水资源的质量能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在成本投入就不同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虽不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但是已经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B.在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虽不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但是已经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C.在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不仅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而且已经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D.在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节水技术相当发达,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目前人类的消费水资源数量已呈下降趋势14.有关人类水利工程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矛盾B.美国的东水西调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其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矛盾C.大型蓄水工程不仅能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而且往往还能起防洪、发电、养殖等作用D.无论是中国的南水北调还是美国的东水西调都属于对水循环中水气输送环节的改造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B.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很多污染物得不到处理而进入水体,导致水污染严重,可用的水资源减少C.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的节水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使水资源的使用量不断减少D.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特别是城市,需水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供水量的增长速度,导致水资源短缺15.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我国水资源和世界比较表”,回答:我国水资源与世界比较表水资源数量 世界 中国 美国总量(亿立方米) 470000 27000 29700人均量(立方米/人) 10000 2500 14000(1)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是__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目前水资源问题严重的是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地区,我国为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正在实施__________________工程。16.读“各大洲年径流总量及人均径流量的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1)大洋洲年径流总量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洋洲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A为________洲,B为________洲,C为________洲(3)年径流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洲,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决亚洲人均径流量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材料二:200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朱镕基总理在听取汇报后,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试对东线与中线调水方案进行评价东线调水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线调水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材料: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1)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降水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坎儿井汇集的是________(地表水、地下水),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坎儿井在保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坎儿井号称中国古代三大人工建筑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