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学案知识摘要1.认识自然灾害2.洪灾的成因3.洪灾的防洪措施知识结构概念自然灾害 种类影响洪水概念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灾的概念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洪水形成洪水致灾的基本环节对人类造成损害洪水的形成洪灾的形成原因 洪水成因对人类造成的损害流域内植被破坏人类活动对洪灾的影响 大规模围湖造田建筑物占据河道占用分洪区监测和预报手段——利用气象卫星洪灾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防治措施非工程措施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2.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3. 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B.短时间的大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干旱是造成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4. 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5.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一定与地震有关B.一种原发性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C.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D.某地土地荒漠化,可能与降雨有关6. 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7. 主要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和滑坡 B.火山和泥石流 C.火山和滑坡 D.滑坡和泥石流8. 下列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 )A.修建分洪区 B.洪泛区土地管理 C.实行防洪保险 D.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9. 人们通过植树造林可以预防或减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爆发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10. 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主要的监测手段是(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二、综合题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期来临时蓄水以保证下游河堤的安全。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式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_____流域,C是______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__________地区。(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与人类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