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汽化与液化---沸腾与液化〖要点整理〗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说明: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一般气压越高,沸点也随着增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2.蒸发和沸腾的比较汽化的方式 蒸发 沸腾不同点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 发生部位 液体的表面 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相同点 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都是吸热的过程。影响因素 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液体表面气压大小会影响沸点的高低3.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①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只要温度降低到足够低)。②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的好处是可以使气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4.电冰箱工作的原理是:主要用到了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在冰箱内冷冻室里是利用液体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而在冰箱外通过压缩机把气体压缩液化放热使之液化变成液体又流到冰箱内,再又汽化吸热变成气体。如此反复循环,从而达到制冷效果。〖例题解析〗例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杯内的水不断的沸腾,则插在烧杯中试管里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以沸腾分析与解答:烧杯中的水可以不断地从酒精灯吸热,所以烧杯中的水可以沸腾,但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通过热传递也能达到沸点,但由于试管和烧杯中的水温度都等于沸点,试管中的水就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能沸腾,故答案为B。〖巩固基础〗1.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在饲料中添加冰块降温 2.如图所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凝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3.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4.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5.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6.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①“汗”出在玻璃窗靠室内的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靠室外的一面;③“汗”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天津“狗不理”包子全国闻名,蒸包子的笼一般都有好多层,通常都是最上层的包子先熟,对于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上面的包子个头小 B.水蒸气上升过程中温度变高C.上面的蒸笼保温效果好 D.水蒸气到达最上面蒸笼后会液化放热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白玉是一种体积较小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沙漠中能自动“生”水 9.牙科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杀灭病菌 B.使原来附在小镜子上的水分汽化C.防止口腔内水蒸气遇冷液化 D.防止口腔内水分的汽化10.在敞口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11.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12.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3.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是100℃,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酒精后再将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内,对烧杯进行加热,则( )A.酒精和水同时沸腾 B.酒精先沸腾 C.水先沸腾 D.水沸腾而酒精不沸腾1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剥开冰棍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15.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16.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17.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 B.水管是与空气接触,所以是空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C.水管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D.水蒸发形成的18.[2011威海]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 ,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热量。19.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向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又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 。20.[2011滇西]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_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需要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提高能力〗1.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杯内的水保持沸腾,则插在烧杯中的试管里的水( )A.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B.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D.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2.制取合金常用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表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金属 钠 镁 铝 铜 铁熔点/℃ 97.5 649 660 1083 1535沸点/℃ 883 1090 2467 2567 2750A.铁铜合金 B.镁铝合金 C.钠铝合金 D.铁钠合金3.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有些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C.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蒸发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5.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双选A.冬天,打开暖风 B.冬天,打开冷风 C.夏天,打开暖风 D.夏天,打开冷风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和100℃。把它们分别装在两只试管内,悬挂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加热,则一会儿后( )A.试管中的酒精和水都不会沸腾 B.试管中的酒精和水均达到100℃C.试管中的酒精沸腾,水不会沸腾 D.试管中的水沸腾,酒精不会沸腾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经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 房间壶嘴的上方 较多,判断出 房间的气温较高。 第7题 第8题8.[2010鸡西]将一瓶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拿出后会出现两个现象。现象一:瓶内的水结冰并且“多”了;现象二:过了一会儿,瓶的外壁出现一层小水珠。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9.[2013杭州]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10.[2008常州]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1.阅读下面的短文--热管如图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汽和______。液。。。。⑵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⑥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___③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___①(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 ②开始“制冷”; ③热量; ④温度; ⑤高于; ⑥低于。12.陈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水的汽化和液化现象。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对烧瓶里的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玻璃管通入烧杯中(烧杯中盛有15℃的冷水),温度计甲用于测量沸水的温度,温度计乙用于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1)烧瓶内的水沸腾后,陈明观察到甲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说明水的沸点为___ 1℃,此时烧瓶内液面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 高;整个加热过程中,甲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规律是 。先上升后不。(2)一段时间后乙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说明烧杯中水的温度 升了,这是因为 。水蒸。。。。。。。。。。(3)随着实验的进行,右侧烧杯内水的质量将_____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小红、小明两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⑴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⑵图丙中,??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由图象可看出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⑶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⑷同组的小明同学认为图丁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小明陈述其中的奥秘:?????。⑸小明又创新了实验,他组装了如图E所示的装置,左右两个盛装水的试管中间用一个玻璃导管相连通。请对比甲图所示实验,说出图E所示实验的优势与不足。??????。(6)如下图F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填“会”或“不会”)沸腾。参考答案〖巩固基础〗1.C 2.B 3.A 4.A 5.A 6.A 7.D 8.A 9.C 10.B 11.B 12.C 13.B 14.B 15.C 16.D 17.C 18.试管中产生液态水、放出19.汽化、压缩体积、降低温度20.液化、汽化、吸收〖提高能力〗1.B 2.D 3.D 4.A 5.AC 6.C 7.甲、白气、乙8.水结冰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瓶外产生水珠。9.方法一:1.室温下,取一瓶与研究对象相同的矿泉水,称量质量m1;2.将矿泉水拧紧瓶盖,放入冰箱较长时间,取出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待矿泉水完全恢复至室温后,将矿泉水外壁完全擦干,称量质量m2;3.比较m1、m2的大小,如果m1>m2,则小张是正确的;如果m1=m2,则小吴是正确的。方法二:瓶子里装满沙子,放进冰箱一段时间,然后拿出来观察是否出现水珠。10.B11.⑴液化、汽化。液。。。。⑵⑥、、、、③、、①①12.⑴102,大高;先上升后不变。先上升后不。⑵升高,水蒸气液化放热。水蒸。。。。。。。。。。⑶变大。13.⑴92。⑵BC、晶体。⑶98,低于。⑷水沸腾时温度不变。⑸水量少节省时间,但是由于橡胶塞密封试管,可能会导致橡胶塞冲出或者试管炸裂。(6)后、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